共检索到 50

利用长春站2013—2024年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积雪深度等资料,对长春地区滑雪旅游气候资源的2个维度,即冰冻资源、雪资源进行气候资源评价。结果表明:长春滑雪旅游冰冻资源最佳时期大致为11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雪资源最佳时期大致为11月下旬—次年2月下旬。近11年(2013—2023年)长春地区平均冰冻期126 d,最适宜造雪和滑雪的二级、三级冰冻期平均为87 d,最不适宜滑雪的严寒四级冰冻期平均为15 d。近11年降雪日数平均为21 d,降雪量54 mm,积雪日数90 d,最佳积雪日数21 d,降雪、积雪条件能满足S级雪场标准。由于滑雪旅游气候资源年际变化较大、极端雨雪冰冻事件增多、阶段性缺雪多,可开展冰冻期分级预报,雪场气温、固态降水的梯度观测和预报,造雪等级、雨雪冰冻天气预报服务,以提升滑雪气象服务质量,打造长春滑雪旅游品牌。

期刊论文 2025-03-27

利用长春站2013—2024年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积雪深度等资料,对长春地区滑雪旅游气候资源的2个维度,即冰冻资源、雪资源进行气候资源评价。结果表明:长春滑雪旅游冰冻资源最佳时期大致为11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雪资源最佳时期大致为11月下旬—次年2月下旬。近11年(2013—2023年)长春地区平均冰冻期126 d,最适宜造雪和滑雪的二级、三级冰冻期平均为87 d,最不适宜滑雪的严寒四级冰冻期平均为15 d。近11年降雪日数平均为21 d,降雪量54 mm,积雪日数90 d,最佳积雪日数21 d,降雪、积雪条件能满足S级雪场标准。由于滑雪旅游气候资源年际变化较大、极端雨雪冰冻事件增多、阶段性缺雪多,可开展冰冻期分级预报,雪场气温、固态降水的梯度观测和预报,造雪等级、雨雪冰冻天气预报服务,以提升滑雪气象服务质量,打造长春滑雪旅游品牌。

期刊论文 2025-03-27

利用长春站2013—2024年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积雪深度等资料,对长春地区滑雪旅游气候资源的2个维度,即冰冻资源、雪资源进行气候资源评价。结果表明:长春滑雪旅游冰冻资源最佳时期大致为11月中旬—次年3月中旬,雪资源最佳时期大致为11月下旬—次年2月下旬。近11年(2013—2023年)长春地区平均冰冻期126 d,最适宜造雪和滑雪的二级、三级冰冻期平均为87 d,最不适宜滑雪的严寒四级冰冻期平均为15 d。近11年降雪日数平均为21 d,降雪量54 mm,积雪日数90 d,最佳积雪日数21 d,降雪、积雪条件能满足S级雪场标准。由于滑雪旅游气候资源年际变化较大、极端雨雪冰冻事件增多、阶段性缺雪多,可开展冰冻期分级预报,雪场气温、固态降水的梯度观测和预报,造雪等级、雨雪冰冻天气预报服务,以提升滑雪气象服务质量,打造长春滑雪旅游品牌。

期刊论文 2025-03-27

青藏铁路火车旅行是备受青睐且具有特殊意义的旅行方式和重要的进藏流动形式。这种旅行体验因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作为目的地的特殊性及青藏铁路和列车的显著特征而区别于一般的火车旅行体验。然而,学界鲜见针对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研究。文章针对搭乘青藏铁路火车作进藏旅行的游客展开资料收集,包括网络文本、深度访谈,以及在青藏铁路列车上、拉萨火车站和拉萨市内景点开展的两阶段问卷调查(阶段1,n=210;阶段2,n=553),并借用Packer和Ballantyne提出的旅游体验多面模型(旅游体验属性维度模型),识别了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基本维度。文章发现:1)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可分为非情感体验属性和情感体验属性。2)非情感体验属性包括人文景观体验、社会交往体验、自然景观体验、精神体验、逃离体验、舒适物体验、服务体验7个维度;情感体验属性则包括积极性、多样性、异质性等特征。3)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上述8个维度对应旅游体验多面模型中的感官体验、物理体验、关系体验、精神体验、恢复体验、情感体验等6个切面(facets)。文章不仅识别了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结构维度,深化了学界和业界...

期刊论文 2024-11-18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0.030

青藏铁路火车旅行是备受青睐且具有特殊意义的旅行方式和重要的进藏流动形式。这种旅行体验因西藏乃至整个青藏高原作为目的地的特殊性及青藏铁路和列车的显著特征而区别于一般的火车旅行体验。然而,学界鲜见针对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研究。文章针对搭乘青藏铁路火车作进藏旅行的游客展开资料收集,包括网络文本、深度访谈,以及在青藏铁路列车上、拉萨火车站和拉萨市内景点开展的两阶段问卷调查(阶段1,n=210;阶段2,n=553),并借用Packer和Ballantyne提出的旅游体验多面模型(旅游体验属性维度模型),识别了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基本维度。文章发现:1)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可分为非情感体验属性和情感体验属性。2)非情感体验属性包括人文景观体验、社会交往体验、自然景观体验、精神体验、逃离体验、舒适物体验、服务体验7个维度;情感体验属性则包括积极性、多样性、异质性等特征。3)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上述8个维度对应旅游体验多面模型中的感官体验、物理体验、关系体验、精神体验、恢复体验、情感体验等6个切面(facets)。文章不仅识别了青藏铁路火车旅行体验属性的结构维度,深化了学界和业界...

期刊论文 2024-11-18 DOI: 10.19765/j.cnki.1002-5006.2024.00.030

基于对稻城县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和对前期调查成果的梳理,按照调查规范将稻城县的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8类、17亚类,主要类型为冰川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1)受控于地层、构造的影响,以各类地貌景观为特点,呈“线状”、“集聚性”分布;(2)受“南北高中间低”地貌格局的影响,地质遗迹的分布受海拔控制十分明显,各类峡谷形态和冰川地貌均有分布。根据地质遗迹不同属性及组合特征,提出了加强地质文化多元融合、合理规划地质旅游产品、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和注重各类品牌申创的保护利用思路,从而为稻城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发展提供引导。

期刊论文 2024-07-25 DOI: 10.16509/j.georeview.2024.05.042

基于对稻城县地质遗迹调查的最新数据和对前期调查成果的梳理,按照调查规范将稻城县的地质遗迹划分为3大类、8类、17亚类,主要类型为冰川地貌、水体地貌、岩土体地貌和构造剖面。研究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1)受控于地层、构造的影响,以各类地貌景观为特点,呈“线状”、“集聚性”分布;(2)受“南北高中间低”地貌格局的影响,地质遗迹的分布受海拔控制十分明显,各类峡谷形态和冰川地貌均有分布。根据地质遗迹不同属性及组合特征,提出了加强地质文化多元融合、合理规划地质旅游产品、创新科普宣传方式和注重各类品牌申创的保护利用思路,从而为稻城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发展提供引导。

期刊论文 2024-07-25 DOI: 10.16509/j.georeview.2024.05.042

文章利用内蒙古兴安盟近30年的气象数据,对兴安盟冬季冰雪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兴安盟开展冰雪旅游活动的适宜性。兴安盟冰雪资源丰富,1月和12月更适宜开展冰雪旅游活动。从空间上看,兴安盟西北部雪资源丰富但气温偏低;南部冰期较长,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弥补降雪的不足;中部地区更适宜开展冰雪活动。从发展趋势上看,兴安盟雪资源有减少的倾向,应注意雪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期刊论文 2024-04-01

文章利用内蒙古兴安盟近30年的气象数据,对兴安盟冬季冰雪旅游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兴安盟开展冰雪旅游活动的适宜性。兴安盟冰雪资源丰富,1月和12月更适宜开展冰雪旅游活动。从空间上看,兴安盟西北部雪资源丰富但气温偏低;南部冰期较长,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弥补降雪的不足;中部地区更适宜开展冰雪活动。从发展趋势上看,兴安盟雪资源有减少的倾向,应注意雪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期刊论文 2024-04-01

中国西部五省(区)旅游生态效率的提升,既关乎旅游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又关乎西部生态保护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冰冻圈旅游分析为背景,基于碳排放约束视角,从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三个环节构建西部五省(区)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超效率SBM(slack-based measure)模型对2013—2021年西部五省(区)旅游生态效率展开测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五省(区)整体旅游生态效率水平不高,其中,甘肃旅游生态效率较高,高于西部五省(区)整体平均水平。(2)2013—2021年期间,西部五省(区)整体旅游生态效率呈增长态势,其中,西藏增速最为显著。(3)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碳排放结构、冰冻圈禀赋与环境规制是旅游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冰冻圈环境对其他因素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随着冰冻圈工程服役的提升,西部地区旅游流、物流、资金流将显著提升,冰冻圈禀赋将从以往的限制因素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通过提升冰冻圈旅游效率,将有力助推和提升冬春季西部五省(区)的旅游生态效率。

期刊论文 2024-03-09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50条,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