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0

周期性形成的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然排水导致的洪水灾害对下游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开展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的监测预警研究尤为必要。本文基于1990—2023年的多源光学遥感数据,分析了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面积变化以及突然排水情况,利用面积-体积经验公式和历史洪水数据,以最小排水体积为临界值,推算出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的警戒湖面面积。同时,通过建立排水体积与净洪峰流量的关系,验证了警戒面积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在过去的34 a间共发生了20次突然排水事件,其中17次形成突发洪水,1996—2009年和2015—2019年是反复蓄水和排水的两个不稳定期。冰湖警戒面积为1.046 km2,其突然排水产生的净洪峰流量为418 m3·s-1。尽管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其引发的洪水灾害风险并未降低,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与基本径流叠加仍可能对下游构成威胁。当冰湖面积接近警戒面积时,应密切监测冰湖的变化,同时结合水文站基本径流情况进行早期预警。本研究提出的警戒面积指标及其确定方法为克亚吉...

期刊论文 2025-03-05 DOI: 10.13866/j.azr.2025.04.05

周期性形成的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然排水导致的洪水灾害对下游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开展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的监测预警研究尤为必要。本文基于1990—2023年的多源光学遥感数据,分析了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面积变化以及突然排水情况,利用面积-体积经验公式和历史洪水数据,以最小排水体积为临界值,推算出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的警戒湖面面积。同时,通过建立排水体积与净洪峰流量的关系,验证了警戒面积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在过去的34 a间共发生了20次突然排水事件,其中17次形成突发洪水,1996—2009年和2015—2019年是反复蓄水和排水的两个不稳定期。冰湖警戒面积为1.046 km2,其突然排水产生的净洪峰流量为418 m3·s-1。尽管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其引发的洪水灾害风险并未降低,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与基本径流叠加仍可能对下游构成威胁。当冰湖面积接近警戒面积时,应密切监测冰湖的变化,同时结合水文站基本径流情况进行早期预警。本研究提出的警戒面积指标及其确定方法为克亚吉...

期刊论文 2025-03-05 DOI: 10.13866/j.azr.2025.04.05

周期性形成的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然排水导致的洪水灾害对下游构成严重威胁。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开展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的监测预警研究尤为必要。本文基于1990—2023年的多源光学遥感数据,分析了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面积变化以及突然排水情况,利用面积-体积经验公式和历史洪水数据,以最小排水体积为临界值,推算出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的警戒湖面面积。同时,通过建立排水体积与净洪峰流量的关系,验证了警戒面积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在过去的34 a间共发生了20次突然排水事件,其中17次形成突发洪水,1996—2009年和2015—2019年是反复蓄水和排水的两个不稳定期。冰湖警戒面积为1.046 km2,其突然排水产生的净洪峰流量为418 m3·s-1。尽管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面积呈下降趋势,但其引发的洪水灾害风险并未降低,克亚吉尔冰川阻塞湖突发洪水与基本径流叠加仍可能对下游构成威胁。当冰湖面积接近警戒面积时,应密切监测冰湖的变化,同时结合水文站基本径流情况进行早期预警。本研究提出的警戒面积指标及其确定方法为克亚吉...

期刊论文 2025-03-05 DOI: 10.13866/j.azr.2025.04.05

探究昆仑山北坡冰川湖时空变化及冰川湖溃决洪水(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GLOF)风险评估对区域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计算平台分析昆仑山北坡冰川湖近30 a的变化特征和GLOF风险评估模型对当前的冰碛湖进行灾害与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1990—2023年昆仑山北坡冰川湖呈显著增长趋势,冰川湖的数量从1990年的248个增加到2023年的925个(增加了2.73倍),面积从1990年的14.99 km2增加到2023年的54.83 km2(增加了2.66倍),冰川湖在昆仑山北坡西部高海拔山区增加显著。(2)通过对2023年GLOF风险评估分析得出,灾害水平在叶尔羌河流域最高(约占47.2%),其次是和田河流域(约占15.7%)。风险水平较高是叶尔羌河流域(约占50.8%),叶尔羌河流域高风险冰川湖占整个昆仑山北坡高风险冰川湖的60.7%。(3)1990—2023年冰川湖的增长趋势与区域气候变化相关,山区降水增加和冰川积雪消融是冰川湖扩张的主要原因。开展冰川湖溃决洪水...

期刊论文 2024-09-24

探究昆仑山北坡冰川湖时空变化及冰川湖溃决洪水(Glacier lake outburst flood,GLOF)风险评估对区域水资源安全和生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计算平台分析昆仑山北坡冰川湖近30 a的变化特征和GLOF风险评估模型对当前的冰碛湖进行灾害与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1990—2023年昆仑山北坡冰川湖呈显著增长趋势,冰川湖的数量从1990年的248个增加到2023年的925个(增加了2.73倍),面积从1990年的14.99 km2增加到2023年的54.83 km2(增加了2.66倍),冰川湖在昆仑山北坡西部高海拔山区增加显著。(2)通过对2023年GLOF风险评估分析得出,灾害水平在叶尔羌河流域最高(约占47.2%),其次是和田河流域(约占15.7%)。风险水平较高是叶尔羌河流域(约占50.8%),叶尔羌河流域高风险冰川湖占整个昆仑山北坡高风险冰川湖的60.7%。(3)1990—2023年冰川湖的增长趋势与区域气候变化相关,山区降水增加和冰川积雪消融是冰川湖扩张的主要原因。开展冰川湖溃决洪水...

期刊论文 2024-09-24

积雪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积雪的积累消融对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昆仑山北坡积雪面积、积雪日数(SCD)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分析积雪的海拔效应及气候对积雪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昆仑山北坡积雪面积呈减少趋势(-152.4 km2·a-1),2010年以前积雪面积距平偏正,2010年后偏负。(2)月尺度上,积雪覆盖率(SCF)从8月到翌年7月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冬、春季高于夏、秋季。(3) SC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SCD的变化影响该地的年总SCD。(4) 2000—2020年的年均SCD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6.0 km为331.6 d,说明高海拔地区存在常年性积雪。(5)气温与积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P0.05),气温对积雪的影响高于降水。

期刊论文 2024-07-17

积雪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积雪的积累消融对下游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采用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昆仑山北坡积雪面积、积雪日数(SCD)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分析积雪的海拔效应及气候对积雪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20年昆仑山北坡积雪面积呈减少趋势(-152.4 km2·a-1),2010年以前积雪面积距平偏正,2010年后偏负。(2)月尺度上,积雪覆盖率(SCF)从8月到翌年7月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冬、春季高于夏、秋季。(3) SC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中部地区SCD的变化影响该地的年总SCD。(4) 2000—2020年的年均SCD随海拔升高而增加,海拔>6.0 km为331.6 d,说明高海拔地区存在常年性积雪。(5)气温与积雪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8,P0.05),气温对积雪的影响高于降水。

期刊论文 2024-07-17

2021年10月首批启动了第三次新疆科学考察——“昆仑山北坡水资源开发潜力及利用途径科学考察”。结合多源遥感信息和2022—2023年野外科考工作,对昆仑山北坡的水文水资源变化和水资源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昆仑山北坡山区的气温、降水分别以0.14℃·(10a)-1和6.53 mm·(10a)-1幅度增加。(2)冰川变化相对稳定,积雪面积和积雪深度表现为略微增加。(3)永久性水体和季节性水体面积分别显著增加79.89%和144.49%。(4)东昆仑-库木库里盆地的阿牙克库木湖和阿其克库勒湖两大湖泊的水域面积分别增加了68.91%和58.22%,盆地内多条河流具备水资源开发潜力。(5)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表现为从西向东增加趋势越加显著。(6)昆仑山北坡的主要河流和田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年均径流量2010—2023年较1957—2023年分别增加了20.24%、27.85%和45.17%。(7)基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模拟预测至21世纪中后叶,主要河流径流量将保持上升态势,区域水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昆仑山北坡的水资源禀赋可为区域绿色高质量发...

期刊论文 2024-05-08

2021年10月首批启动了第三次新疆科学考察——“昆仑山北坡水资源开发潜力及利用途径科学考察”。结合多源遥感信息和2022—2023年野外科考工作,对昆仑山北坡的水文水资源变化和水资源利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昆仑山北坡山区的气温、降水分别以0.14℃·(10a)-1和6.53 mm·(10a)-1幅度增加。(2)冰川变化相对稳定,积雪面积和积雪深度表现为略微增加。(3)永久性水体和季节性水体面积分别显著增加79.89%和144.49%。(4)东昆仑-库木库里盆地的阿牙克库木湖和阿其克库勒湖两大湖泊的水域面积分别增加了68.91%和58.22%,盆地内多条河流具备水资源开发潜力。(5)昆仑山北坡陆地水储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表现为从西向东增加趋势越加显著。(6)昆仑山北坡的主要河流和田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年均径流量2010—2023年较1957—2023年分别增加了20.24%、27.85%和45.17%。(7)基于不同气候变化情景模拟预测至21世纪中后叶,主要河流径流量将保持上升态势,区域水资源量总体呈增加趋势。昆仑山北坡的水资源禀赋可为区域绿色高质量发...

期刊论文 2024-05-08

近年来,西昆仑山冰川物质平衡异常现象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该地区冰川末端却同时存在前进(常态)、后退、稳定及跃动多种状态。冰川末端进退不仅与气候变化引起的物质平衡变化有关,还与冰川的运动速度变化密切相关。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前者,而对后者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ITS_LIVE v01速度产品,结合西昆仑山冰川表面高程变化及冰川厚度资料,分析西昆仑山地区具有不同变化状态的冰川在2000—2018年的表面运动速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昆仑山冰川在研究时段内的多年平均运动速度为6.35 m·a-1,年均速度波动上升,这主要是由该区域冰川表面高程整体上呈增加趋势[(0.15±0.02) m·a-1]即冰川物质增加所造成;末端前进冰川的多年平均运动速度为4.07 m·a-1,年平均运动速度在研究时段内呈增加趋势,这主要与该类冰川在研究时段内物质略微增加有关;末端后退冰川多年平均速度约为4.86 m·a-1,年平均运动速度在研究时段内呈减小趋势,这主要与该类冰川物质亏损、减薄有关;末端稳定冰川多年平均速度约为3.04...

期刊论文 2024-01-30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50条,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