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IS-2A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对冰盖及洋流变化的研究,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的演化过程,讨论了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与周边主要冰盖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IS-2A岩芯沉积物以陆源输入为主。其中,末次盛冰期研究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冰盖、不列颠-爱尔兰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而在末次冰消期初期,陆源碎屑物质整体增加,它们主要来自近源冰岛冰盖、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不列颠-爱尔兰冰盖以及远端劳伦德冰盖。末次冰消期中后期,由于搬运条件的减弱,劳伦德冰盖的陆源输入有所减少,反映了冰盖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制约。进入全新世后,现代洋流体系形成,在冰岛-苏格兰溢流水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和欧洲西部,拉布拉多半岛的碎屑物质也有...

期刊论文 2025-01-17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1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IS-2A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对冰盖及洋流变化的研究,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的演化过程,讨论了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与周边主要冰盖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IS-2A岩芯沉积物以陆源输入为主。其中,末次盛冰期研究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冰盖、不列颠-爱尔兰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而在末次冰消期初期,陆源碎屑物质整体增加,它们主要来自近源冰岛冰盖、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不列颠-爱尔兰冰盖以及远端劳伦德冰盖。末次冰消期中后期,由于搬运条件的减弱,劳伦德冰盖的陆源输入有所减少,反映了冰盖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制约。进入全新世后,现代洋流体系形成,在冰岛-苏格兰溢流水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和欧洲西部,拉布拉多半岛的碎屑物质也有...

期刊论文 2025-01-17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1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IS-2A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对冰盖及洋流变化的研究,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的演化过程,讨论了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与周边主要冰盖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IS-2A岩芯沉积物以陆源输入为主。其中,末次盛冰期研究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冰盖、不列颠-爱尔兰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而在末次冰消期初期,陆源碎屑物质整体增加,它们主要来自近源冰岛冰盖、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不列颠-爱尔兰冰盖以及远端劳伦德冰盖。末次冰消期中后期,由于搬运条件的减弱,劳伦德冰盖的陆源输入有所减少,反映了冰盖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制约。进入全新世后,现代洋流体系形成,在冰岛-苏格兰溢流水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和欧洲西部,拉布拉多半岛的碎屑物质也有...

期刊论文 2025-01-17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1

【中文摘要】兴凯湖是东北亚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中俄界湖。在国内,本课题首次对兴凯湖钻孔沉积岩芯进行了多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研究,通过对沉积岩芯中的孢粉、粒度、有机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色度、磁化率等进行分析测试,揭示了兴凯湖地区28kaBP以来古气候环境演变。结果表明:27.7 ~25.5cal.ka B.P., 发育少量寒温性针叶林,呈现稀树草原景观,气候冷干;25.5~23.7cal.ka B.P.,为生长针叶树与阔叶树的草原植被,气候冷湿;23.7~19. 9cal. ka B.P.,为藜科、蒿属和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景观,气候转寒冷干燥,处于末次盛冰期;19. 9~14. 5cal. ka B.P., 流域植被藜科减少,蒿属增加, 盘星藻大量出现,处于阔叶稀树草原环境,气候向冷湿过渡;14.5~10. 8cal. ka B.P., 前期桦属和狐尾藻大量增加,中后期蒿属迅速增多, 由暖湿转为冷干;10. 8~1.0cal. ka B.P.为桦占优势的阔叶林景观,气候由温湿向暖干转化,进入全新世暖期;1. 0 ka B. P.以后, 为针阔叶混交林,气候转为凉干,也出现了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2009-01

近年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北缘众多的湖泊,在18000aB.P.前后均有明显的上升扩张现象,水位高出今日湖面10—40m不等,湖侵开始与结束的时间,西部稍早于东部。盛冰期湖侵与冰雪融水的增加、湖面蒸发量的减少、西风带的移动以及土壤水分收支的节余等因素有关,该湖侵层的发现对认识和评估青藏高原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论文

近年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北缘众多的湖泊,在18000aB.P.前后均有明显的上升扩张现象,水位高出今日湖面10—40m不等,湖侵开始与结束的时间,西部稍早于东部。盛冰期湖侵与冰雪融水的增加、湖面蒸发量的减少、西风带的移动以及土壤水分收支的节余等因素有关,该湖侵层的发现对认识和评估青藏高原在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论文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