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42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IS-2A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对冰盖及洋流变化的研究,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的演化过程,讨论了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与周边主要冰盖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IS-2A岩芯沉积物以陆源输入为主。其中,末次盛冰期研究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冰盖、不列颠-爱尔兰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而在末次冰消期初期,陆源碎屑物质整体增加,它们主要来自近源冰岛冰盖、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不列颠-爱尔兰冰盖以及远端劳伦德冰盖。末次冰消期中后期,由于搬运条件的减弱,劳伦德冰盖的陆源输入有所减少,反映了冰盖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制约。进入全新世后,现代洋流体系形成,在冰岛-苏格兰溢流水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和欧洲西部,拉布拉多半岛的碎屑物质也有...

期刊论文 2025-01-17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1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IS-2A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对冰盖及洋流变化的研究,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的演化过程,讨论了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与周边主要冰盖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IS-2A岩芯沉积物以陆源输入为主。其中,末次盛冰期研究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冰盖、不列颠-爱尔兰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而在末次冰消期初期,陆源碎屑物质整体增加,它们主要来自近源冰岛冰盖、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不列颠-爱尔兰冰盖以及远端劳伦德冰盖。末次冰消期中后期,由于搬运条件的减弱,劳伦德冰盖的陆源输入有所减少,反映了冰盖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制约。进入全新世后,现代洋流体系形成,在冰岛-苏格兰溢流水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和欧洲西部,拉布拉多半岛的碎屑物质也有...

期刊论文 2025-01-17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1

冰岛南部陆坡岩芯沉积物记录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海洋沉积物来源可以反映千年尺度的冰盖及洋流变化。本文利用冰岛南部陆坡ARC05/IS-2A岩芯沉积物浮游有孔虫AMS14C测年数据构建年代框架,并进行了粒度、颜色反射率以及高分辨率X射线荧光光谱仪元素地球化学测试。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结果,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IS-2A岩芯沉积物的主要物质来源;结合前人对冰盖及洋流变化的研究,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冰岛南部陆坡沉积物来源的演化过程,讨论了沉积物来源变化及其与周边主要冰盖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末次盛冰期以来IS-2A岩芯沉积物以陆源输入为主。其中,末次盛冰期研究区碎屑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冰盖、不列颠-爱尔兰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而在末次冰消期初期,陆源碎屑物质整体增加,它们主要来自近源冰岛冰盖、斯堪的纳维亚冰盖和不列颠-爱尔兰冰盖以及远端劳伦德冰盖。末次冰消期中后期,由于搬运条件的减弱,劳伦德冰盖的陆源输入有所减少,反映了冰盖活动对研究区沉积物来源的制约。进入全新世后,现代洋流体系形成,在冰岛-苏格兰溢流水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主要来自冰岛和欧洲西部,拉布拉多半岛的碎屑物质也有...

期刊论文 2025-01-17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31801

厘清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开展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必要基础.而同位素技术是调查区域水资源组成及补给机制的有效方法.通过对长白山北坡冬季不同水体进行系统采样,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不同水体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水力联系,并应用端元混合模型,量化河水的补给来源.结果显示:长白山地区冬季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降水贫化重同位素,而地下水和积雪融水相对富集重同位素.河水、地下水和积雪融水同位素点均位于大气降水线的下方,且蒸发线的斜率和截距较小,说明这些水体均受蒸发作用的影响.河水同位素的高值点响应降水同位素高值点的变化,表明河水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在观测后期,长白山西坡小黄泥河河水同位素值一直稳定在高值水平,指示了小黄泥河在观测后期可能有积雪融水的明显补给.端元混合结果显示,降水、地下水和天池水对长白山北坡碱水河的贡献率分别为70.9%、20.9%和8.2%,对二道白河的贡献率分别为45.7%、48.4%和5.9%;降水、地下水和积雪融水补给小黄泥河的比例分别为45.4%、33.5%和21.1%.不同流域和不同时段河水补给来源的差异与气温变化、下垫面特征和人为活动有关.研究结果可...

期刊论文 2025-01-14

厘清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开展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必要基础.而同位素技术是调查区域水资源组成及补给机制的有效方法.通过对长白山北坡冬季不同水体进行系统采样,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不同水体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水力联系,并应用端元混合模型,量化河水的补给来源.结果显示:长白山地区冬季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降水贫化重同位素,而地下水和积雪融水相对富集重同位素.河水、地下水和积雪融水同位素点均位于大气降水线的下方,且蒸发线的斜率和截距较小,说明这些水体均受蒸发作用的影响.河水同位素的高值点响应降水同位素高值点的变化,表明河水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在观测后期,长白山西坡小黄泥河河水同位素值一直稳定在高值水平,指示了小黄泥河在观测后期可能有积雪融水的明显补给.端元混合结果显示,降水、地下水和天池水对长白山北坡碱水河的贡献率分别为70.9%、20.9%和8.2%,对二道白河的贡献率分别为45.7%、48.4%和5.9%;降水、地下水和积雪融水补给小黄泥河的比例分别为45.4%、33.5%和21.1%.不同流域和不同时段河水补给来源的差异与气温变化、下垫面特征和人为活动有关.研究结果可...

期刊论文 2025-01-14

厘清不同水体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开展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必要基础.而同位素技术是调查区域水资源组成及补给机制的有效方法.通过对长白山北坡冬季不同水体进行系统采样,结合气象资料,分析不同水体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水力联系,并应用端元混合模型,量化河水的补给来源.结果显示:长白山地区冬季不同水体稳定同位素组成存在一定差异,降水贫化重同位素,而地下水和积雪融水相对富集重同位素.河水、地下水和积雪融水同位素点均位于大气降水线的下方,且蒸发线的斜率和截距较小,说明这些水体均受蒸发作用的影响.河水同位素的高值点响应降水同位素高值点的变化,表明河水接受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在观测后期,长白山西坡小黄泥河河水同位素值一直稳定在高值水平,指示了小黄泥河在观测后期可能有积雪融水的明显补给.端元混合结果显示,降水、地下水和天池水对长白山北坡碱水河的贡献率分别为70.9%、20.9%和8.2%,对二道白河的贡献率分别为45.7%、48.4%和5.9%;降水、地下水和积雪融水补给小黄泥河的比例分别为45.4%、33.5%和21.1%.不同流域和不同时段河水补给来源的差异与气温变化、下垫面特征和人为活动有关.研究结果可...

期刊论文 2025-01-14

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2H)作为水循环过程的有效示踪剂,可以揭示水汽来源和水汽传输路径。为了认识季风和西风水汽来源对拉萨河源廓琼岗日冰川流域降水δ18O的影响,利用2020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在廓琼岗日3个采样点收集的347个事件降水样品,研究了该区降水δ18O的变化特征、大气降水线及其与气象要素和对流活动的关系。结果发现,研究区内冰川末端(海拔5 544.5 m)、流域源头(海拔5 374.0 m)和流域出口(海拔4 941.3 m)3个采样点2020年7月—2023年7月期间的温湿度、降水量差异较小;并且在2020年7—8月期间,3个采样点降水δ18O和降水线均相近,反映了廓琼岗日冰川流域内部气候差异较小。分析流域出口处2020年7月—2023年7月期间降水δ18O显示,日尺度降水δ18O以6月中旬为界,前一阶段较高,后一阶段较低;月尺度降水δ18O极高值在6月,极低值在9月。流域内季风期降水...

期刊论文 2024-12-31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42条,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