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3

每年消融期,冰前河网在格陵兰北部发育并汇流大量冰面融水进入海洋,是连接冰盖与海洋的重要通道。然而,目前格陵兰北部冰前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尚不明晰。研究综合10 m空间分辨率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Copernicus DEM等数据,采用汇流过程约束的水体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精细化提取了2020年消融期格陵兰北部(~100132 km2)冰前水体遥感信息,进一步顾及水体形态特征区分了冰前河网与孤立湖泊,再利用DEM排水网络连通冰前河网,生成了一套10 m空间分辨率的连通冰前河网与孤立湖泊CPRNs&ILs (Continuous Proglacial River Networks and Isolated Lakes)遥感数据集。随后,选择5个验证区对比分析了CPRNs&ILs与4种水体遥感数据集(Dynamic World V1,CALC-2020,Esri Land Cover和ESA WorldCover)的河网提取精度,最后量化分析了冰前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顾及水体形态特征的划分方法准确提取并划分了冰前河网与...

期刊论文 2025-05-29

每年消融期,冰前河网在格陵兰北部发育并汇流大量冰面融水进入海洋,是连接冰盖与海洋的重要通道。然而,目前格陵兰北部冰前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尚不明晰。研究综合10 m空间分辨率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Copernicus DEM等数据,采用汇流过程约束的水体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精细化提取了2020年消融期格陵兰北部(~100132 km2)冰前水体遥感信息,进一步顾及水体形态特征区分了冰前河网与孤立湖泊,再利用DEM排水网络连通冰前河网,生成了一套10 m空间分辨率的连通冰前河网与孤立湖泊CPRNs&ILs (Continuous Proglacial River Networks and Isolated Lakes)遥感数据集。随后,选择5个验证区对比分析了CPRNs&ILs与4种水体遥感数据集(Dynamic World V1,CALC-2020,Esri Land Cover和ESA WorldCover)的河网提取精度,最后量化分析了冰前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顾及水体形态特征的划分方法准确提取并划分了冰前河网与...

期刊论文 2025-05-29

每年消融期,冰前河网在格陵兰北部发育并汇流大量冰面融水进入海洋,是连接冰盖与海洋的重要通道。然而,目前格陵兰北部冰前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尚不明晰。研究综合10 m空间分辨率Sentinel-2卫星遥感影像和Copernicus DEM等数据,采用汇流过程约束的水体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精细化提取了2020年消融期格陵兰北部(~100132 km2)冰前水体遥感信息,进一步顾及水体形态特征区分了冰前河网与孤立湖泊,再利用DEM排水网络连通冰前河网,生成了一套10 m空间分辨率的连通冰前河网与孤立湖泊CPRNs&ILs (Continuous Proglacial River Networks and Isolated Lakes)遥感数据集。随后,选择5个验证区对比分析了CPRNs&ILs与4种水体遥感数据集(Dynamic World V1,CALC-2020,Esri Land Cover和ESA WorldCover)的河网提取精度,最后量化分析了冰前河网的空间分布与形态特征。结果表明:(1)顾及水体形态特征的划分方法准确提取并划分了冰前河网与...

期刊论文 2025-05-29

为探究格陵兰冰盖的长期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系统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400航次在巴芬湾海域毗邻格陵兰冰盖西北部的陆坡/架区钻取了一系列深海沉积岩芯样品。利用航次期间完成古地磁测试后的少量样品剩余(每个约6~10 g),初步测试了其中的长链烯酮和和正构烷烃组分,并结合船上获得的古地磁和生物地层学证据约束的初步年代框架,尝试分析了上述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水体温度信号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个别样品中长链烯酮含量偏低,但温度信号基本可靠。据此推测增加(如:约20 g)全岩样品基本可以实现常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实验室分析,为后续申请该航次岩芯的高分辨率样品以深入探究格陵兰冰盖演化与海洋关键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论文 2025-01-27

为探究格陵兰冰盖的长期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系统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400航次在巴芬湾海域毗邻格陵兰冰盖西北部的陆坡/架区钻取了一系列深海沉积岩芯样品。利用航次期间完成古地磁测试后的少量样品剩余(每个约6~10 g),初步测试了其中的长链烯酮和和正构烷烃组分,并结合船上获得的古地磁和生物地层学证据约束的初步年代框架,尝试分析了上述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水体温度信号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个别样品中长链烯酮含量偏低,但温度信号基本可靠。据此推测增加(如:约20 g)全岩样品基本可以实现常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实验室分析,为后续申请该航次岩芯的高分辨率样品以深入探究格陵兰冰盖演化与海洋关键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论文 2025-01-27

为探究格陵兰冰盖的长期演化历史及其与气候系统之间的耦合联动关系,国际大洋发现计划400航次在巴芬湾海域毗邻格陵兰冰盖西北部的陆坡/架区钻取了一系列深海沉积岩芯样品。利用航次期间完成古地磁测试后的少量样品剩余(每个约6~10 g),初步测试了其中的长链烯酮和和正构烷烃组分,并结合船上获得的古地磁和生物地层学证据约束的初步年代框架,尝试分析了上述有机地球化学指标重建北大西洋高纬度海区水体温度信号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个别样品中长链烯酮含量偏低,但温度信号基本可靠。据此推测增加(如:约20 g)全岩样品基本可以实现常规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的实验室分析,为后续申请该航次岩芯的高分辨率样品以深入探究格陵兰冰盖演化与海洋关键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期刊论文 2025-01-27

格陵兰冰盖底部蕴藏着气候变化的关键信息,对理解未来地球气候系统演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回顾了中国团队参加格陵兰深冰芯考察计划的过程和历史,讨论了深冰芯、冰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并展望了未来在冰盖和气候不稳定性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24-12-25

格陵兰冰盖底部蕴藏着气候变化的关键信息,对理解未来地球气候系统演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回顾了中国团队参加格陵兰深冰芯考察计划的过程和历史,讨论了深冰芯、冰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并展望了未来在冰盖和气候不稳定性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24-12-25

格陵兰冰盖底部蕴藏着气候变化的关键信息,对理解未来地球气候系统演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回顾了中国团队参加格陵兰深冰芯考察计划的过程和历史,讨论了深冰芯、冰盖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并展望了未来在冰盖和气候不稳定性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论文 2024-12-25

格陵兰冰盖全部融化将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7m,因此准确估计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过程对理解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和反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GRACE)卫星及后继卫星GRACE-FollowOn(GRACE-FO)提供的近20年的月时变重力场数据,以及EuropeanRemote Sensing(ERS-2)、Envisat和CryoSat-2等卫星测高数据,本文对比分析了2002年4月—2020年12月格陵兰冰盖质量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卫星重力点质量模型与卫星测高产品估计的质量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较为一致,均表明格陵兰冰盖边缘低海拔区域质量亏损严重而内部高原存在质量累积。(2) 2002—2020年格陵兰质量损失对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贡献为0.73±0.01mm·a-1。(3)格陵兰冰盖西南部和西北部对海平面变化的贡献占格陵兰总贡献量的43.69%,为主要的海平面上升贡献区。(4)格陵兰冰盖流域尺度的分析表明,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GSFC)点质量模型与...

期刊论文 2024-07-23 DOI: 10.13679/j.jdyj.20230026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63条,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