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3

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麓新建成的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伊吾—木垒段项目,跨越了北温带大陆干旱区、寒温带亚干旱区、亚寒带亚干旱区等气候区,经过山前冲洪积平原、剥蚀—堆积微丘区、台地、山间盆地低中山以及湖相沉积平原等地形地貌区域,通过对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对雪害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风吹雪灾害。本文通过风速风向远程监测、卫星遥感以及冬季现场雪情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发现该公路沿线雪密度小、风向多变、风速大小和降雪量分布不均匀等易造成风吹雪灾害的特征,指出了风力强和降雪量大的路段范围。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适合于本条高速公路的风吹雪危险度评价模型,模型中考虑并选取自然和工程方面的8项影响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与危险度评价指标形成隶属函数矩阵,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对风吹雪危险度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京新高速(G7)新疆伊吾—木垒段的风吹雪路段危险度,模糊评价结果与现场雪情调研吻合较好,最后结合风吹雪最危险地段的路基形式,给出调整或增设防雪设施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段采取防风雪措施提供理论指导,为交安设施的动态调整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持,这对保...

期刊论文 2023-10-07

位于新疆东天山北麓新建成的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伊吾—木垒段项目,跨越了北温带大陆干旱区、寒温带亚干旱区、亚寒带亚干旱区等气候区,经过山前冲洪积平原、剥蚀—堆积微丘区、台地、山间盆地低中山以及湖相沉积平原等地形地貌区域,通过对复杂的气象条件和多样的地形地貌以及对雪害的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风吹雪灾害。本文通过风速风向远程监测、卫星遥感以及冬季现场雪情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发现该公路沿线雪密度小、风向多变、风速大小和降雪量分布不均匀等易造成风吹雪灾害的特征,指出了风力强和降雪量大的路段范围。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适合于本条高速公路的风吹雪危险度评价模型,模型中考虑并选取自然和工程方面的8项影响因素,将这些影响因素与危险度评价指标形成隶属函数矩阵,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对风吹雪危险度进行了评价,划分了京新高速(G7)新疆伊吾—木垒段的风吹雪路段危险度,模糊评价结果与现场雪情调研吻合较好,最后结合风吹雪最危险地段的路基形式,给出调整或增设防雪设施的建议。研究成果可为京新高速公路(G7)新疆段采取防风雪措施提供理论指导,为交安设施的动态调整和完善提供技术支持,这对保...

期刊论文 2023-10-07

为保障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安全运营,从众多影响因素中选择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和工程措施等建立评价集,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大兴安岭地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路段监测数据,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道路路基病害一致性较高,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冻土路基热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期刊论文 2023-03-30

为保障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安全运营,从众多影响因素中选择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和工程措施等建立评价集,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大兴安岭地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路段监测数据,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道路路基病害一致性较高,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冻土路基热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期刊论文 2023-03-30

为保障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安全运营,从众多影响因素中选择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和工程措施等建立评价集,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大兴安岭地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路段监测数据,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道路路基病害一致性较高,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冻土路基热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期刊论文 2023-03-30

为保障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安全运营,从众多影响因素中选择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和工程措施等建立评价集,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大兴安岭地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路段监测数据,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道路路基病害一致性较高,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冻土路基热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期刊论文 2023-03-30

为保障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安全运营,从众多影响因素中选择冻土环境、自然环境和工程措施等建立评价集,确定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建立多年冻土区路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依据大兴安岭地区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路段监测数据,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道路路基病害一致性较高,该评价方法可应用于冻土路基热稳定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期刊论文 2023-03-30

以大香格里拉地区5个冰川旅游景区(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稻城亚丁风景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和玉龙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采用社会调查方式,运用频数统计、感知强度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居民感知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采用IPA象限测评各指标重要性和感知度并提出相关策略.研究表明:不同景区居民感知度存在差异,感知结果呈现旅游地生命周期律,冰川旅游未能突破客观生命周期的局限,玉龙雪山景区建设程度最高,但居民支持程度、欢迎程度、受益程度、景区发展效果的感知度均最低,与公众传统认识不符;居民参与途径单一,主要为住宿餐饮业,冰川旅游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小,居民受益程度低;居民对景区知名度的提高认可度最高,生态文明、知识文化推广是冰川旅游景区亟待改进之处.

期刊论文 2021-10-25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10.010

以大香格里拉地区5个冰川旅游景区(达古冰川风景名胜区、梅里雪山国家公园、稻城亚丁风景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和玉龙雪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为例,采用社会调查方式,运用频数统计、感知强度模型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居民感知度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采用IPA象限测评各指标重要性和感知度并提出相关策略.研究表明:不同景区居民感知度存在差异,感知结果呈现旅游地生命周期律,冰川旅游未能突破客观生命周期的局限,玉龙雪山景区建设程度最高,但居民支持程度、欢迎程度、受益程度、景区发展效果的感知度均最低,与公众传统认识不符;居民参与途径单一,主要为住宿餐饮业,冰川旅游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小,居民受益程度低;居民对景区知名度的提高认可度最高,生态文明、知识文化推广是冰川旅游景区亟待改进之处.

期刊论文 2021-10-25 DOI: 10.13718/j.cnki.xsxb.2021.10.010

风沙灾害是威胁沙漠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的防沙工程可减小风沙危害和保护生态环境,但目前关于铁路防沙工程的评价方法还不多见。为了对防沙工程方案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在分析铁路防沙工程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工程设计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利用提取的主影响因子建立铁路防沙工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指数标度法与区间标度法结合,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子的权重。方案评价时先确定单个评判对象对评语集的隶属程度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矩阵计算评价值来实现方案评价。以敦格铁路某段的防沙工程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适用于铁路防沙工程的方案评价,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工程应用价值。

期刊论文 2021-01-20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3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