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热参数是进行冻土温度场评估和强度稳定性计算的先决条件,但其数值由于组成材料的多相性和水物态变化的持续性而难以确定。为揭示四相系冻土材料的比热与其干密度、饱和度和温度的关系,研究了压力、温度、物态变化对土比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自然冻土和人工冻土的存在温度、干密度和含水量,配制了多种黏土试样。通过低温恒温循环槽和比热容测试仪等仪器设备,实测了试样的比热容。研究表明,当干密度一定时,冻土的比热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在于孔隙水比热对土比热的贡献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饱和度一定时,比热随干密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其趋势在高饱和度和低饱和度阶段呈现不同的规律,这可能源于土颗粒与水的质量占比和水土比热的差异都对比热有重要影响但影响权重不同。另外,论文还研究了误差的原因在于热平衡持续阶段的热量损失难以评价,并提出了提高绝热效率的改进方向。

期刊论文 2019-09-23 DOI: 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19.1070

文章首先介绍了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并且利用DSC法测量冻土的比热容。取冻土矿物颗粒进行试验,将所得结果与既有文献结果[1]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DSC法测量冻土比热是可行的。然后取粘土配制相同干密度,不同含水率试样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较高(>6%)的冻土样在融化这一相变区间过程中,比热容会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直至到达一个峰值,在相变过程完成后,比热容恢复到正常状态。进一步分析,在干密度一定的情况,冻土比热容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论文 2019-05-30

为提升冻土温度场预测精度和减少热参数测试工作量,根据饱和冻土的土、水、冰三相组成,对基于导热系数的冻土未冻水含量反演公式进行了推导。根依据干土和饱和土体的二相构成,推导了适用于土体矿物导热系数预估的计算公式。实测了粉质黏土在不同负温下的比热和导热系数值,分别结合比热确定未冻水含量的递推方法和基于导热系数建立的冻土未冻水含量反演公式,计算得到了粉质黏土在不同负温下的未冻水含量。基于实测和反演获取的未冻水含量,确定了随不同负温变化的冻土导热系数、比热和潜热。将基于冻土未冻水含量确定的热参数代入数值计算软件ABAQUS,获取不同计算热参数下的冻土瞬态温度场计算值。分别将各温度场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未冻水含量角度出发对冻土温度场计算用热参数的测试工作量进行缩减是可行的;基于Johansen法反演获取未冻水含量,进而确定的热参数能够较好地预测冻土温度场。

期刊论文 2018-03-19 DOI: 10.16285/j.rsm.2017.S2.009

土的比热容是冻结法施工中的重要参数,但既有混合量热法得到比热容是某一负温到平衡正温这一阶段的平均比热容而不是该负温点的比热容。根据黏土在冻结过程中孔隙水的相变随负温增加逐渐发生的客观事实,基于传统混合量热法建立了冻土比热容的递推算法。首先,待测试冻土试样分别由某一负温的左右两个微小增量开始,经混合量热法各个步骤后到达热平衡状态。则由负温开始至热平衡状态,试样吸收的热量Q,必然等于负温至0℃和0℃至平衡温度这两个阶段热量交换Q1和Q2的代数和。由于不存在相变,试样从0℃至热交换平衡温度需要的热量可以由常规的混合量热法获得。因此,试样由负温开始至0℃的热量可以通过两者相减得到,并可进一步得到试样由该负温左侧增量升温至该负温右侧增量需要的热量。最终,试样在该负温点的比热容可以根据比热容的定义得到。本文建立的冻土比热容递推算法能得到某温度点的比热容而非某温度段的平均比热容,且包含了潜热的贡献,因而更为合理有效。

期刊论文 2017-10-15

对土在冻结过程中孔隙水的相态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研究显热、潜热物理本质的基础上,将冻土进一步划分为冻结土和冻实土。根据潜热的物理意义指出,随土温从一般地温逐渐降低至较大负温,土的比热应该分段计算,即分为融土阶段、冻结阶段和冻实阶段。在融土阶段,孔隙水始终为液态;在冻结阶段,存在可以进一步冻结为冰的液态水;在冻实阶段,不再存在进一步可能冻结为冰的液态水。因此,冻结土的进一步降温将同时伴有显热释放和潜热释放。而在冻实土中,进一步的降温只伴有显热释放。在此基础上,基于混合物比热容的加权叠加法则,研究了冻土的比热构成,给出了涵盖潜热的冻土比热计算方法。

期刊论文 2017-05-08 DOI: 10.16285/j.rsm.2017.04.007

本文介绍了冻土体积热容各参量测试的基本原理和仪器设备。通过对采自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带的4种典型计94个样品的测试,总结出了-10℃条件下的冻土体积热容与总含水量和干容重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式。同时依据大量测试数据,给出了估计7种冻土骨架比热的经验数据和估计4种土在任一负温下未冻水含量的经验公式,从而使按经验估计任一负温下冻土体积热容成为可能。

期刊论文 2011-10-24

对取自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内中俄石油管道沿线钻孔的99个冻土样品采用量热法进行了冻土骨架比热测试,简要介绍了量热法原理、计算公式、仪器设备和操作步骤,把试验所得数据按土类进行统计,给出了各种典型土类的骨架比热经验值,并分析归纳出骨架比热随颗粒变细和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增大的规律。

期刊论文 2009-09-1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