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54

文章以喀拉喀什河为例,解析1956—2023年天然径流及降水序列的演变特征,揭示径流突变与降水周期性规律。运用累计距平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Morlet小波,对相关序列数据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径流量呈现阶段性变化,2008年前后发生突变,Morlet小波分析降水序列在1988年前后存在4-6年显著周期;降水丰枯交替明显,但90年代后呈现整体偏湿趋势,1993年后丰水期频次增加。揭示了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明确了降水周期的作用。通过多尺度方法集成与长序列数据挖掘,深化了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文过程复杂性的认识,为同类区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路径与决策依据。

期刊论文 2025-07-04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期刊论文 2025-06-30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期刊论文 2025-06-30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期刊论文 2025-06-30

2025年3月初,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62次全会审议通过并发布第七次评估周期第二工作组(WGII)报告大纲,为下一步编写第七次评估报告(AR7)提供了科学基础和行动指南。报告包括概要、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四部分内容共20章,此外,还计划对《IPCC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评估技术指南(1994年)》进行更新并新增关于适应工具、模块和推动因素的内容,旨在通过系统性风险分析、包容性框架设计及方法论创新,更加全面科学地评估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全球气候政策和行动提供科学依据。文中简述了AR7 WGII关注的全球评估、区域评估和领域评估的内容和要点。与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相比,AR7 WGII在整体架构上呈现了3个新特点:(1)将全球评估置于区域和领域专题评估之前,强化对跨尺度风险的整合分析;(2)突出适应措施的有效性评估;(3)新增应对损失损害和资金章节。基于AR7 WGII报告大纲,文中在全球和区域范围、水资源管理、农业发展、公共健康与生计保障等多个领域提出了研究关键点和重要启示,为未来气候变化影响、适应与脆弱性评估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框架,对推...

期刊论文 2025-06-30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以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对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是多年冻土区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受全球变暖持续影响,多年冻土区下垫面条件已发生剧烈变化并显著影响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例,梳理了多年冻土区土壤入渗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要土壤入渗方程和模型并探讨其在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了针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描述方程构建需要关注的方面,探究了全球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变化趋势,指出未来仍需要开展广泛的现场观测与深入的实验研究,充分考虑土壤冻融状态变化对入渗界面的影响,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同提升多年冻土区水文模拟和预测能力。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分析,可为变化环境下多年冻土区水循环研究提供支撑。

期刊论文 2025-06-10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240357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以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对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是多年冻土区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受全球变暖持续影响,多年冻土区下垫面条件已发生剧烈变化并显著影响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例,梳理了多年冻土区土壤入渗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要土壤入渗方程和模型并探讨其在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了针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描述方程构建需要关注的方面,探究了全球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变化趋势,指出未来仍需要开展广泛的现场观测与深入的实验研究,充分考虑土壤冻融状态变化对入渗界面的影响,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同提升多年冻土区水文模拟和预测能力。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分析,可为变化环境下多年冻土区水循环研究提供支撑。

期刊论文 2025-06-10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240357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以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对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是多年冻土区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受全球变暖持续影响,多年冻土区下垫面条件已发生剧烈变化并显著影响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例,梳理了多年冻土区土壤入渗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要土壤入渗方程和模型并探讨其在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了针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描述方程构建需要关注的方面,探究了全球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变化趋势,指出未来仍需要开展广泛的现场观测与深入的实验研究,充分考虑土壤冻融状态变化对入渗界面的影响,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同提升多年冻土区水文模拟和预测能力。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分析,可为变化环境下多年冻土区水循环研究提供支撑。

期刊论文 2025-06-10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240357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以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对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是多年冻土区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受全球变暖持续影响,多年冻土区下垫面条件已发生剧烈变化并显著影响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例,梳理了多年冻土区土壤入渗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要土壤入渗方程和模型并探讨其在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了针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描述方程构建需要关注的方面,探究了全球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变化趋势,指出未来仍需要开展广泛的现场观测与深入的实验研究,充分考虑土壤冻融状态变化对入渗界面的影响,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同提升多年冻土区水文模拟和预测能力。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分析,可为变化环境下多年冻土区水循环研究提供支撑。

期刊论文 2025-06-10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240357

多年冻土是冰冻圈以及水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对全球水循环和能量循环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是多年冻土区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受全球变暖持续影响,多年冻土区下垫面条件已发生剧烈变化并显著影响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本文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为例,梳理了多年冻土区土壤入渗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主要土壤入渗方程和模型并探讨其在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分析了针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描述方程构建需要关注的方面,探究了全球气候变化下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变化趋势,指出未来仍需要开展广泛的现场观测与深入的实验研究,充分考虑土壤冻融状态变化对入渗界面的影响,加强对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研究,并通过多学科交叉协同提升多年冻土区水文模拟和预测能力。对多年冻土区入渗过程的分析,可为变化环境下多年冻土区水循环研究提供支撑。

期刊论文 2025-06-10 DOI: 10.19797/j.cnki.1000-0852.20240357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754条,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