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2.5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2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多年冻土区泥炭地是全球重要的有机碳库。多年冻土解冻导致的泥炭活动层不断加深,对有机碳循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但目前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多年冻土解冻的响应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新疆阿尔泰山3处典型多年冻土区泥炭冻胀丘(palsa)剖面(黑湖、哈拉萨孜和三道海子,剖面深度分别为2.0 m、 2.5 m和1.2 m;活动层厚度分别为60~95 cm、 40~125 cm和80 cm)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多年冻胀丘泥炭永冻层-泥炭与冰混合层-完全解冻层-干燥泥炭层的不同冻土解冻状态下泥炭性状(容重、含水率、灰分、有机碳(TOC)和有机碳密度等)以及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并结合不同局地环境特征,探讨阿尔泰山多年冻胀丘泥炭有机碳储量变化对冻土解冻过程的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年冻胀丘完全解冻后,泥炭容重和灰分含量不断增加,但TOC变化对冻土解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阿尔泰山黑湖泥炭丘2.0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827.49 t/hm2,哈拉萨孜泥炭丘2.5 m深1 hm2单位面积碳储量为1950.30 t/hm...

期刊论文 2025-04-09

泥炭丘(palsa)是在多年冻土区泥炭沼泽地形成的冻胀泥炭丘体,它的形成和发育受区域水文条件、植被群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新疆阿尔泰山区特殊的地形特征、丰富的水资源及寒冷的气候特点,使得山区泥炭沼泽资源较丰富;同时,为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于2014年8月,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山区泥炭资源的调查,对山区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分布、形态特征以及发育现状做较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新疆阿尔泰山泥炭丘分布在2500 m a.s.l.左右的亚高山草甸带多年冻土区,位于黑湖和三道海子的泥炭丘受人类干扰较小,保存较完整,而位于哈拉萨孜的泥炭丘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处于退化阶段。此外,选取黑湖泥炭丘剖面(93 cm)和哈拉萨孜泥炭丘剖面(180 cm)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AMS14C测年数据建立了年代-深度关系,探讨阿尔泰山区泥炭丘的剖面特征、形成年代、发育过程及泥炭的累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阿尔泰山区泥炭丘泥炭累积的平均速率为0.015~0.035 cm/a;在约10000 a B.P.的早全新世时期,阿尔泰山区气候温暖干旱,是泥炭丘形成的萌...

期刊论文 2024-04-15

泥炭丘(palsa)是在多年冻土区泥炭沼泽地形成的冻胀泥炭丘体,它的形成和发育受区域水文条件、植被群落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新疆阿尔泰山区特殊的地形特征、丰富的水资源及寒冷的气候特点,使得山区泥炭沼泽资源较丰富;同时,为高海拔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形成和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本研究于2014年8月,通过对新疆阿尔泰山区泥炭资源的调查,对山区多年冻土区泥炭丘的分布、形态特征以及发育现状做较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新疆阿尔泰山泥炭丘分布在2500 m a.s.l.左右的亚高山草甸带多年冻土区,位于黑湖和三道海子的泥炭丘受人类干扰较小,保存较完整,而位于哈拉萨孜的泥炭丘受人类活动干扰严重,处于退化阶段。此外,选取黑湖泥炭丘剖面(93 cm)和哈拉萨孜泥炭丘剖面(180 cm)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AMS14C测年数据建立了年代-深度关系,探讨阿尔泰山区泥炭丘的剖面特征、形成年代、发育过程及泥炭的累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阿尔泰山区泥炭丘泥炭累积的平均速率为0.015~0.035 cm/a;在约10000 a B.P.的早全新世时期,阿尔泰山区气候温暖干旱,是泥炭丘形成的萌...

期刊论文 2024-04-1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