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5

文章利用茫崖、冷湖、大柴旦、德令哈、天峻和茶卡气象监测站1961—2019年冻土观测资料和气温以及0、5、10、15、20cm地温资料,采用JuLian日换算方法、累积距平法、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法系统分析研究了青海省海西地区冻土初日和终日时空变化特征、初日和终日突变特征、初日和终日与地温和气温相关性以及冻土初日和终日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西地区冻土初日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且与冻结当月的平均气温和地温相关性显著;冻土终日与春季平均气温、春季0~20cm平均地温呈负相关。分析结果可为当地农业、水利、交通、建筑等项目的安全生产和建设施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2025-03-31

文章利用茫崖、冷湖、大柴旦、德令哈、天峻和茶卡气象监测站1961—2019年冻土观测资料和气温以及0、5、10、15、20cm地温资料,采用JuLian日换算方法、累积距平法、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法系统分析研究了青海省海西地区冻土初日和终日时空变化特征、初日和终日突变特征、初日和终日与地温和气温相关性以及冻土初日和终日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西地区冻土初日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且与冻结当月的平均气温和地温相关性显著;冻土终日与春季平均气温、春季0~20cm平均地温呈负相关。分析结果可为当地农业、水利、交通、建筑等项目的安全生产和建设施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2025-03-31

文章利用茫崖、冷湖、大柴旦、德令哈、天峻和茶卡气象监测站1961—2019年冻土观测资料和气温以及0、5、10、15、20cm地温资料,采用JuLian日换算方法、累积距平法、现代气候诊断分析法系统分析研究了青海省海西地区冻土初日和终日时空变化特征、初日和终日突变特征、初日和终日与地温和气温相关性以及冻土初日和终日的周期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海西地区冻土初日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且与冻结当月的平均气温和地温相关性显著;冻土终日与春季平均气温、春季0~20cm平均地温呈负相关。分析结果可为当地农业、水利、交通、建筑等项目的安全生产和建设施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2025-03-31

利用青海海西地区13个气象站降水量、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日数等气象资料以及雪灾灾情资料,分析了海西地区雪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9年海西地区雪灾总频次呈弱减少趋势,减少趋势为0.0115次/a;后冬雪灾发生次数最多,占比达75.9%,初春发生次数最少仅为2%;雪灾发生频次最高的地区位于海西中东部,占雪灾发生总次数的68.2%,西北部地区为18.2%,西南部地区为10.6%,柴达木盆地最少为3%;不同程度雪灾均有发生,轻度雪灾发生次数最多,特重最少;柴达木盆地是全区雪灾风险较低至最低的地区,海西东北、西南地区是较高至高风险地区,其余地区属于中等风险区。

期刊论文 2022-07-20

利用青海海西地区13个气象站降水量、最大积雪深度、积雪日数等气象资料以及雪灾灾情资料,分析了海西地区雪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9年海西地区雪灾总频次呈弱减少趋势,减少趋势为0.0115次/a;后冬雪灾发生次数最多,占比达75.9%,初春发生次数最少仅为2%;雪灾发生频次最高的地区位于海西中东部,占雪灾发生总次数的68.2%,西北部地区为18.2%,西南部地区为10.6%,柴达木盆地最少为3%;不同程度雪灾均有发生,轻度雪灾发生次数最多,特重最少;柴达木盆地是全区雪灾风险较低至最低的地区,海西东北、西南地区是较高至高风险地区,其余地区属于中等风险区。

期刊论文 2022-07-20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5条  共5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