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冻融循环对大坝混凝土造成的损伤、降低其性能的衰减,结合抗冻机理分析给予高寒地区大坝建设所用混凝土配比的优化,通过在常规配比中增加高活性纳米掺合料的方式优化混凝土分子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的损失率,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负荷强度以及力学性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抗冻效果。另外,采用气泡参数试验分析与实例相对比的形式对该研究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对比验证。最终验证结果显示,该研究中所优化的混凝土可减少6 kg/m3的用水量,在模拟冻融循环环境下其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氯离子扩散性能分别最高可提升8%、19.30%、59%,气泡间距系数F400,表明采用纳米掺合料的混凝土在高寒地区的冻融循环中具有更优异的工作性、微结构性能和抗冻性能。
为有效解决冻融循环对大坝混凝土造成的损伤、降低其性能的衰减,结合抗冻机理分析给予高寒地区大坝建设所用混凝土配比的优化,通过在常规配比中增加高活性纳米掺合料的方式优化混凝土分子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以及相对动弹性模量与质量的损失率,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负荷强度以及力学性能,从而形成良好的抗冻效果。另外,采用气泡参数试验分析与实例相对比的形式对该研究中提出的观点进行对比验证。最终验证结果显示,该研究中所优化的混凝土可减少6 kg/m3的用水量,在模拟冻融循环环境下其抗压强度、劈拉强度、氯离子扩散性能分别最高可提升8%、19.30%、59%,气泡间距系数F400,表明采用纳米掺合料的混凝土在高寒地区的冻融循环中具有更优异的工作性、微结构性能和抗冻性能。
为研究多年冻土地区某公路面层不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优劣,文章对该工程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碳纤维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相对较好,其抗压强度为49.61 MPa、抗拉强度为3.61 MPa;(2)通过荷载应变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分析材料的韧性,得出碳纤维混凝土的韧性很强,定性分析三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碳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水泥混凝土偏小,说明碳纤维混凝土具有可以产生较大形变而不破坏的能力,而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太小,导致其强度等不足,材料缺陷较为明显;(3)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对比三种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能,碳纤维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混凝土。
为研究多年冻土地区某公路面层不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优劣,文章对该工程混凝土材料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碳纤维混凝土的强度性能相对较好,其抗压强度为49.61 MPa、抗拉强度为3.61 MPa;(2)通过荷载应变曲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分析材料的韧性,得出碳纤维混凝土的韧性很强,定性分析三种材料的弹性模量,碳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水泥混凝土偏小,说明碳纤维混凝土具有可以产生较大形变而不破坏的能力,而沥青混凝土弹性模量太小,导致其强度等不足,材料缺陷较为明显;(3)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对比三种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能,碳纤维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能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