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6

6

6
共检索到 6

在人类活动强烈干扰自然过程中,重金属污染因其显著的生态危害性已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评价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情境下重金属污染过程,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选择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的艾比湖和南坡的博斯腾湖沉积物中不同赋存状态下重金属含量及相关环境指标为对象,结合文献记载的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事件等资料,研究影响天山地区典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富集及赋存形态的各种因素。通过化学质量平衡法等受体模型、数理统计学方法和同位素示踪等源解析手段的耦合,并结合流域地表分析数据进行验证,构建适用于天山地区湖泊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区域源区解析模型,并对沉积物中重金属各污染源贡献量进行定量评估。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对比,分析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相互作用下天山不同地区重金属污染的响应特征,揭示当前发展状态下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历史,为预测未来社会发展情境下流域环境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2016-01

【中文摘要】依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的纳木错综合观测站,应用多参数,首先确定湖相沉积物的物性特征,并进一步研究湖相岩芯沉积物环境代用指标序列的时空差异,最终构建纳木错湖相沉积物全新世以来标准的气候记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青藏高原地区普莫雍错湖芯及宁金岗桑冰芯的磁性特征,讨论青藏高原全新世以来气候的演化特征,以及与全球气候演化的关系。尤其是和南北冰芯气候记录对比,为青藏高原的演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提供新的约束。

2009-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