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2

青藏高原超常的气候变暖引起亚洲水塔失衡。亚洲水塔失衡伴随着冰川普遍退缩、冰崩以及冰湖溃决等冰冻圈灾害频发,进而冲毁公路、桥梁和村庄,对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通过实地考察、遥感监测和台站观测等手段,对亚洲水塔冰湖和冰湖溃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2020年时亚洲水塔共发育冰湖14 310个,面积1 148.3 km2,其中西藏自治区冰湖7 312个,面积642.6 km2。1990年以来,亚洲水塔冰湖数量和面积增长均超过20%。评估发现,亚洲水塔有1 256个极高危险和高危险冰湖,其中182个冰湖存在溃决的极高风险或高风险。喜马拉雅山东段和藏东南地区是当前亚洲水塔冰湖最为集中、扩张幅度最大、溃决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溃决风险极高冰湖分布最多的区域,为冰湖研究和灾害防控的重点区域。在未来的冰湖研究和预警防控工作中,需要提高对冰湖溃决风险的精准识别,加强冰湖溃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布局冰湖溃决洪水的次生灾害和跨境威胁的应对等。

期刊论文 2025-05-26

青藏高原超常的气候变暖引起亚洲水塔失衡。亚洲水塔失衡伴随着冰川普遍退缩、冰崩以及冰湖溃决等冰冻圈灾害频发,进而冲毁公路、桥梁和村庄,对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通过实地考察、遥感监测和台站观测等手段,对亚洲水塔冰湖和冰湖溃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2020年时亚洲水塔共发育冰湖14 310个,面积1 148.3 km2,其中西藏自治区冰湖7 312个,面积642.6 km2。1990年以来,亚洲水塔冰湖数量和面积增长均超过20%。评估发现,亚洲水塔有1 256个极高危险和高危险冰湖,其中182个冰湖存在溃决的极高风险或高风险。喜马拉雅山东段和藏东南地区是当前亚洲水塔冰湖最为集中、扩张幅度最大、溃决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溃决风险极高冰湖分布最多的区域,为冰湖研究和灾害防控的重点区域。在未来的冰湖研究和预警防控工作中,需要提高对冰湖溃决风险的精准识别,加强冰湖溃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布局冰湖溃决洪水的次生灾害和跨境威胁的应对等。

期刊论文 2025-05-26

青藏高原超常的气候变暖引起亚洲水塔失衡。亚洲水塔失衡伴随着冰川普遍退缩、冰崩以及冰湖溃决等冰冻圈灾害频发,进而冲毁公路、桥梁和村庄,对下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通过实地考察、遥感监测和台站观测等手段,对亚洲水塔冰湖和冰湖溃决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发现2020年时亚洲水塔共发育冰湖14 310个,面积1 148.3 km2,其中西藏自治区冰湖7 312个,面积642.6 km2。1990年以来,亚洲水塔冰湖数量和面积增长均超过20%。评估发现,亚洲水塔有1 256个极高危险和高危险冰湖,其中182个冰湖存在溃决的极高风险或高风险。喜马拉雅山东段和藏东南地区是当前亚洲水塔冰湖最为集中、扩张幅度最大、溃决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溃决风险极高冰湖分布最多的区域,为冰湖研究和灾害防控的重点区域。在未来的冰湖研究和预警防控工作中,需要提高对冰湖溃决风险的精准识别,加强冰湖溃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布局冰湖溃决洪水的次生灾害和跨境威胁的应对等。

期刊论文 2025-05-26

冰湖溃决洪水对水库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ZY-3卫星10 m分辨率DEM数据,对拟建的四工河水库工程上游河源冰湖开展调查分析。在“2016·08·02洪水”反演分析基础上,基于DEM和DSM数据,利用HEC-RAS对未来溃决洪水进行演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4号冰湖调蓄后,洪水经过4号冰湖未发现溃决迹象,与实际接近,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1号、2号冰湖整体在逐步溃决模式下,使到达下游四工河拟建水库坝址处时的流量对水库水工建筑物布置及造价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5-20 DOI: 10.14124/j.cnki.dbslsd22-1097.2025.05.015

冰湖溃决洪水对水库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ZY-3卫星10 m分辨率DEM数据,对拟建的四工河水库工程上游河源冰湖开展调查分析。在“2016·08·02洪水”反演分析基础上,基于DEM和DSM数据,利用HEC-RAS对未来溃决洪水进行演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4号冰湖调蓄后,洪水经过4号冰湖未发现溃决迹象,与实际接近,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1号、2号冰湖整体在逐步溃决模式下,使到达下游四工河拟建水库坝址处时的流量对水库水工建筑物布置及造价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5-20 DOI: 10.14124/j.cnki.dbslsd22-1097.2025.05.015

冰湖溃决洪水对水库工程建设和后期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基于ZY-3卫星10 m分辨率DEM数据,对拟建的四工河水库工程上游河源冰湖开展调查分析。在“2016·08·02洪水”反演分析基础上,基于DEM和DSM数据,利用HEC-RAS对未来溃决洪水进行演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4号冰湖调蓄后,洪水经过4号冰湖未发现溃决迹象,与实际接近,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1号、2号冰湖整体在逐步溃决模式下,使到达下游四工河拟建水库坝址处时的流量对水库水工建筑物布置及造价影响较小。此研究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水库建设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5-20 DOI: 10.14124/j.cnki.dbslsd22-1097.2025.05.015

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G219)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线,沿线途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等众多山脉,这些区域冰湖广泛发育,公路易受潜在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 GLOFs)威胁。本文基于Landsat ETM+和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采用NDWI方法与人工目视修订相结合方式提取2000年和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冰湖边界数据,并对该区域冰湖时空演变特征、GLOF危险性及潜在受影响路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共有冰湖1412个,总面积141.13 km2;2000—2022年期间,研究区内面积≥0.01 km2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均呈增长趋势,分别增加了98个(7.46%)和2.16km2(1.56%);海拔4500m以下的冰湖数量和面积相对稳定,而海拔5000 m以上地区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增加相对迅速。(2)对研究区内面积>0.1 km2的70个冰碛湖进行GLOF危险性...

期刊论文 2025-04-14

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G219)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线,沿线途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等众多山脉,这些区域冰湖广泛发育,公路易受潜在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 GLOFs)威胁。本文基于Landsat ETM+和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采用NDWI方法与人工目视修订相结合方式提取2000年和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冰湖边界数据,并对该区域冰湖时空演变特征、GLOF危险性及潜在受影响路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共有冰湖1412个,总面积141.13 km2;2000—2022年期间,研究区内面积≥0.01 km2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均呈增长趋势,分别增加了98个(7.46%)和2.16km2(1.56%);海拔4500m以下的冰湖数量和面积相对稳定,而海拔5000 m以上地区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增加相对迅速。(2)对研究区内面积>0.1 km2的70个冰碛湖进行GLOF危险性...

期刊论文 2025-04-14

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新藏公路(G219)是连接新疆和西藏的重要交通线,沿线途经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和西昆仑山等众多山脉,这些区域冰湖广泛发育,公路易受潜在冰湖溃决洪水(Glacial Lake Outburst Floods, GLOFs)威胁。本文基于Landsat ETM+和Sentinel-2 MSI遥感影像,采用NDWI方法与人工目视修订相结合方式提取2000年和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冰湖边界数据,并对该区域冰湖时空演变特征、GLOF危险性及潜在受影响路段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1)2022年新藏公路沿线流域共有冰湖1412个,总面积141.13 km2;2000—2022年期间,研究区内面积≥0.01 km2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均呈增长趋势,分别增加了98个(7.46%)和2.16km2(1.56%);海拔4500m以下的冰湖数量和面积相对稳定,而海拔5000 m以上地区的冰湖数量和面积增加相对迅速。(2)对研究区内面积>0.1 km2的70个冰碛湖进行GLOF危险性...

期刊论文 2025-04-14

高寒山区冰碛湖溃决洪水灾害链影响范围大、规模大、流量大,在灾害链下游(冰碛湖以下流域)开展防治工程困难且不经济。在灾害链的最上游源头,冰崩位置往往位于海拔5 000 m及以上区域,不仅难以到达,即使到达了也难以开展防治工程施工。为解决高寒山区冰碛湖溃决防控问题,通过野外调查及分析统计提出了在冰碛堤溢流口开展防治的理念,研发铠甲层“刚柔并济片状一体”防护体系,构建通用和标准化的冰碛堤溢流口铠甲层防护新工艺,并通过室内物理模拟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随着防护加强,冰碛堤溢流口铠甲层块石的起动流速显著提升,在本试验验证的各项方案中,相较于无防护状态,单行刚性连接防护下起动流速提升较小,两行刚性连接防护下起动流速提升约2%,三行刚性连接起动流速提升约5%,刚柔结合综合防护起动流速提升约8%,防护效果随着防护区域面积的扩大而提升。防护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冰碛湖溃决灾害链断链减灾,可为高寒山区的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期刊论文 2025-04-07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12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