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区扩底桩锚固特性,采用决定系数对水-热-力耦合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单向冻结条件下扩底桩和直桩的冻拔变形、切向冻胀力、锚固力和锚固因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得到的冻拔量及冻结深度规律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冻结过程中,扩大头所产生的最大锚固力较直桩相同部位所产生的最大摩阻力提升140%.为衡量扩底桩锚固性能,将扩大头的锚固力与切向冻胀力的比值定义为抗冻拔锚固因子,扩底桩锚固因子随冻结深度的变化规律近似于指数分布,直桩锚固因子呈线性变化.

期刊论文 2025-07-02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5.03.001

为研究季节性冻土区扩底桩锚固特性,采用决定系数对水-热-力耦合模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单向冻结条件下扩底桩和直桩的冻拔变形、切向冻胀力、锚固力和锚固因子.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得到的冻拔量及冻结深度规律与试验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冻结过程中,扩大头所产生的最大锚固力较直桩相同部位所产生的最大摩阻力提升140%.为衡量扩底桩锚固性能,将扩大头的锚固力与切向冻胀力的比值定义为抗冻拔锚固因子,扩底桩锚固因子随冻结深度的变化规律近似于指数分布,直桩锚固因子呈线性变化.

期刊论文 2025-07-02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5.03.001

为了快速和直观地掌握新型框架锚杆支护下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规律,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考虑多年冻土边坡冻结和融化规律,在考虑风速影响下建立了新型通风锚杆支护边坡冻胀、融化固结耦合控制方程,并通过伽辽金法和有限差分法对这些控制方程进行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离散,进而编制了有限元软件,从而建立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水-热-力耦合模型,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下,坡面及锚杆周围的温度明显低于坡体内部,且锚杆周围的温度分布呈现波浪线形态;在融化期间,坡面温度相对升高,然而锚杆周围的温度仍然低于坡体内部.(2)经过长期的冻融循环,边坡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形,且变形逐年累加.(3)在冻融循环周期内,锚杆轴力表现为逐渐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其受到的冻胀力超过融土土压力.该计算模型可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22 DOI: 10.16058/j.issn.1005-0930.2025.02.012

为了快速和直观地掌握新型框架锚杆支护下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规律,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考虑多年冻土边坡冻结和融化规律,在考虑风速影响下建立了新型通风锚杆支护边坡冻胀、融化固结耦合控制方程,并通过伽辽金法和有限差分法对这些控制方程进行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离散,进而编制了有限元软件,从而建立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水-热-力耦合模型,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下,坡面及锚杆周围的温度明显低于坡体内部,且锚杆周围的温度分布呈现波浪线形态;在融化期间,坡面温度相对升高,然而锚杆周围的温度仍然低于坡体内部.(2)经过长期的冻融循环,边坡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形,且变形逐年累加.(3)在冻融循环周期内,锚杆轴力表现为逐渐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其受到的冻胀力超过融土土压力.该计算模型可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22 DOI: 10.16058/j.issn.1005-0930.2025.02.012

为了快速和直观地掌握新型框架锚杆支护下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规律,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考虑多年冻土边坡冻结和融化规律,在考虑风速影响下建立了新型通风锚杆支护边坡冻胀、融化固结耦合控制方程,并通过伽辽金法和有限差分法对这些控制方程进行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离散,进而编制了有限元软件,从而建立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水-热-力耦合模型,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下,坡面及锚杆周围的温度明显低于坡体内部,且锚杆周围的温度分布呈现波浪线形态;在融化期间,坡面温度相对升高,然而锚杆周围的温度仍然低于坡体内部.(2)经过长期的冻融循环,边坡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形,且变形逐年累加.(3)在冻融循环周期内,锚杆轴力表现为逐渐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其受到的冻胀力超过融土土压力.该计算模型可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22 DOI: 10.16058/j.issn.1005-0930.2025.02.012

为了快速和直观地掌握新型框架锚杆支护下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规律,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考虑多年冻土边坡冻结和融化规律,在考虑风速影响下建立了新型通风锚杆支护边坡冻胀、融化固结耦合控制方程,并通过伽辽金法和有限差分法对这些控制方程进行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离散,进而编制了有限元软件,从而建立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水-热-力耦合模型,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下,坡面及锚杆周围的温度明显低于坡体内部,且锚杆周围的温度分布呈现波浪线形态;在融化期间,坡面温度相对升高,然而锚杆周围的温度仍然低于坡体内部.(2)经过长期的冻融循环,边坡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形,且变形逐年累加.(3)在冻融循环周期内,锚杆轴力表现为逐渐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其受到的冻胀力超过融土土压力.该计算模型可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22 DOI: 10.16058/j.issn.1005-0930.2025.02.012

为了快速和直观地掌握新型框架锚杆支护下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规律,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考虑多年冻土边坡冻结和融化规律,在考虑风速影响下建立了新型通风锚杆支护边坡冻胀、融化固结耦合控制方程,并通过伽辽金法和有限差分法对这些控制方程进行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离散,进而编制了有限元软件,从而建立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水-热-力耦合模型,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下,坡面及锚杆周围的温度明显低于坡体内部,且锚杆周围的温度分布呈现波浪线形态;在融化期间,坡面温度相对升高,然而锚杆周围的温度仍然低于坡体内部.(2)经过长期的冻融循环,边坡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形,且变形逐年累加.(3)在冻融循环周期内,锚杆轴力表现为逐渐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其受到的冻胀力超过融土土压力.该计算模型可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22 DOI: 10.16058/j.issn.1005-0930.2025.02.012

为了快速和直观地掌握新型框架锚杆支护下多年冻土边坡的冻融规律,基于水-热-力耦合理论,考虑多年冻土边坡冻结和融化规律,在考虑风速影响下建立了新型通风锚杆支护边坡冻胀、融化固结耦合控制方程,并通过伽辽金法和有限差分法对这些控制方程进行相应的空间域和时间域的离散,进而编制了有限元软件,从而建立了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水-热-力耦合模型,并采用室内模型试验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利用该模型对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多年冻土边坡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新型框架通风锚杆支护下,坡面及锚杆周围的温度明显低于坡体内部,且锚杆周围的温度分布呈现波浪线形态;在融化期间,坡面温度相对升高,然而锚杆周围的温度仍然低于坡体内部.(2)经过长期的冻融循环,边坡产生了不可恢复的变形,且变形逐年累加.(3)在冻融循环周期内,锚杆轴力表现为逐渐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其受到的冻胀力超过融土土压力.该计算模型可为新型框架通风锚杆的设计计算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22 DOI: 10.16058/j.issn.1005-0930.2025.02.012

为探究冻土热-力耦合效应对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热-力耦合方式建立了土-桩基础-桥墩相互作用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拟静力模型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表温度和融化层厚度变化对桩基础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力耦合方式建立的土-桩基础-桥墩有限元模型预测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有效模拟其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随着地表温度的降低,土-桩基础-桥墩体系的极限水平承载能力、初始刚度和累计耗能均会增大,但桩基础桥墩的侧向位移能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随着季节冻土层融化深度的增加,土-桩-桥墩体系的极限水平承载能力、整体刚度退化和累计耗能曲线均出现大幅下降趋势,其中表层冻土融化深度从0cm增加到5cm时桩基础桥墩的抗震性能减弱幅度较为严重。

期刊论文 2024-10-23 DOI: 10.13874/j.cnki.62-1171/g4.2024.05.011

为探究冻土热-力耦合效应对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热-力耦合方式建立了土-桩基础-桥墩相互作用下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拟静力模型试验结果对其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表温度和融化层厚度变化对桩基础铁路重力式桥墩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力耦合方式建立的土-桩基础-桥墩有限元模型预测结果与拟静力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够有效模拟其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响应;随着地表温度的降低,土-桩基础-桥墩体系的极限水平承载能力、初始刚度和累计耗能均会增大,但桩基础桥墩的侧向位移能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降低;随着季节冻土层融化深度的增加,土-桩-桥墩体系的极限水平承载能力、整体刚度退化和累计耗能曲线均出现大幅下降趋势,其中表层冻土融化深度从0cm增加到5cm时桩基础桥墩的抗震性能减弱幅度较为严重。

期刊论文 2024-10-23 DOI: 10.13874/j.cnki.62-1171/g4.2024.05.011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9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