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4

为研究冻融循环下炭质页岩作为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本文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选取炭质页岩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其在冻融循环下的物理特性。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后,炭质页岩的质量、波速先增加后减小,二者呈现相似的变化曲线;同时,试样在经历冻融循环后,内部出现明显裂隙,颗粒表面附着较多粉状物质,部分矿物颗粒上还出现了明显的蜂窝状孔隙;炭质页岩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强度受冻融循环影响较明显。研究成果可为青海省路基工程填料的选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4-24

为研究冻融循环下炭质页岩作为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特性,本文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选取炭质页岩进行室内试验,分析其在冻融循环下的物理特性。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后,炭质页岩的质量、波速先增加后减小,二者呈现相似的变化曲线;同时,试样在经历冻融循环后,内部出现明显裂隙,颗粒表面附着较多粉状物质,部分矿物颗粒上还出现了明显的蜂窝状孔隙;炭质页岩的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强度受冻融循环影响较明显。研究成果可为青海省路基工程填料的选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4-24

裂隙使得岩体和土体的水热力特性明显不同,现有冻土理论难以解决低温岩体工程的冻融灾害问题。冻融过程中裂隙水的迁移机制、裂隙部位的传热机制、裂隙参数的动态演化以及非均质岩体水–热–力多场耦合作用是研究低温岩体冻融灾害的关键。从低温岩体水分迁移特性、热质传输特性、物理力学特性和水–热–力耦合特性4个方面分析了含相变低温岩体的研究进展。国内外在低温岩体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未充分考虑裂隙导致的非均质性和相变条件下裂隙部位水热力性能的特殊性;尚未探明低温岩体裂隙部位的水热迁移机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用于研究低温裂隙岩体水热力特性的大型试验设备;虽开展了冻胀裂隙扩展研究,但尚未建立起考虑冻融全过程以及冻融循环作用的裂隙动态演化方程;低温岩体冻融灾害涉及微观层面的水热迁移、细观层面的裂隙演化和宏观层面的变形破坏,目前尚未建立起综合微观–细观–宏观成果的水–热–力耦合模型。要探明低温岩体的水热力特性,应以冰水相变为切入点,紧扣裂隙引起的非连续特性,研发大型试验设备、探明裂隙水热迁移机制、推导裂隙演化方程、构建水–热–力耦合模型,开发数值模拟程序,最终实现对低温岩体冻融灾害的仿真模拟研究。

期刊论文 2024-12-25

裂隙使得岩体和土体的水热力特性明显不同,现有冻土理论难以解决低温岩体工程的冻融灾害问题。冻融过程中裂隙水的迁移机制、裂隙部位的传热机制、裂隙参数的动态演化以及非均质岩体水–热–力多场耦合作用是研究低温岩体冻融灾害的关键。从低温岩体水分迁移特性、热质传输特性、物理力学特性和水–热–力耦合特性4个方面分析了含相变低温岩体的研究进展。国内外在低温岩体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未充分考虑裂隙导致的非均质性和相变条件下裂隙部位水热力性能的特殊性;尚未探明低温岩体裂隙部位的水热迁移机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用于研究低温裂隙岩体水热力特性的大型试验设备;虽开展了冻胀裂隙扩展研究,但尚未建立起考虑冻融全过程以及冻融循环作用的裂隙动态演化方程;低温岩体冻融灾害涉及微观层面的水热迁移、细观层面的裂隙演化和宏观层面的变形破坏,目前尚未建立起综合微观–细观–宏观成果的水–热–力耦合模型。要探明低温岩体的水热力特性,应以冰水相变为切入点,紧扣裂隙引起的非连续特性,研发大型试验设备、探明裂隙水热迁移机制、推导裂隙演化方程、构建水–热–力耦合模型,开发数值模拟程序,最终实现对低温岩体冻融灾害的仿真模拟研究。

期刊论文 2024-12-25

裂隙使得岩体和土体的水热力特性明显不同,现有冻土理论难以解决低温岩体工程的冻融灾害问题。冻融过程中裂隙水的迁移机制、裂隙部位的传热机制、裂隙参数的动态演化以及非均质岩体水–热–力多场耦合作用是研究低温岩体冻融灾害的关键。从低温岩体水分迁移特性、热质传输特性、物理力学特性和水–热–力耦合特性4个方面分析了含相变低温岩体的研究进展。国内外在低温岩体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未充分考虑裂隙导致的非均质性和相变条件下裂隙部位水热力性能的特殊性;尚未探明低温岩体裂隙部位的水热迁移机制,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用于研究低温裂隙岩体水热力特性的大型试验设备;虽开展了冻胀裂隙扩展研究,但尚未建立起考虑冻融全过程以及冻融循环作用的裂隙动态演化方程;低温岩体冻融灾害涉及微观层面的水热迁移、细观层面的裂隙演化和宏观层面的变形破坏,目前尚未建立起综合微观–细观–宏观成果的水–热–力耦合模型。要探明低温岩体的水热力特性,应以冰水相变为切入点,紧扣裂隙引起的非连续特性,研发大型试验设备、探明裂隙水热迁移机制、推导裂隙演化方程、构建水–热–力耦合模型,开发数值模拟程序,最终实现对低温岩体冻融灾害的仿真模拟研究。

期刊论文 2024-12-25

利用青海省40次冻融循环实验资料,研究高寒地区公路块石路基冻融损伤特性。结果表明:融循环作用下花岗岩的质量和波速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此外花岗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不断降低,块石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受到影响。旨在为高寒地区公路工程的路基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期刊论文 2024-10-29

利用青海省40次冻融循环实验资料,研究高寒地区公路块石路基冻融损伤特性。结果表明:融循环作用下花岗岩的质量和波速整体上呈现递减趋势,此外花岗岩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不断降低,块石路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受到影响。旨在为高寒地区公路工程的路基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期刊论文 2024-10-29

相比常规岩体,高寒区冻融环境下岩体的力学参数及破碎特征均存在显著变化,其矿岩爆破开挖也难以直接应用传统设计参数,开展冻融环境下的爆破工艺参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巨龙铜矿为依托,在分析冻融循环对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冻融环境下矿岩的单孔和双孔同段爆破漏斗试验,测定了爆破漏斗几何参数和块度分布,采用拟合方法确定了爆破设计的合理参数,并对比分析了该矿山四种不同岩性条件下的爆破漏斗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显著衰减,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幅度可达40.6%、54.0%;不同岩性条件下冻融矿岩的单孔爆破最佳埋深比为0.678~0.789,最佳药包埋深与漏斗半径比值分布在0.875~1.076范围内。针对知不拉矿区炮孔孔径152 mm,矽卡岩孔网参数为4.5 m×3 m,炸药单耗0.56 kg/m3;凝灰岩孔网参数为5 m×4 m,炸药单耗0.63 kg/m3;针对巨龙矿区孔径310 mm,凝灰岩爆破孔网参数为7 m×5 m,炸药单耗0.61 kg/m3;花岗斑岩孔网参数为8 m×5 m,炸药单...

期刊论文 2024-03-08

相比常规岩体,高寒区冻融环境下岩体的力学参数及破碎特征均存在显著变化,其矿岩爆破开挖也难以直接应用传统设计参数,开展冻融环境下的爆破工艺参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巨龙铜矿为依托,在分析冻融循环对岩石力学特性影响的基础上,开展了冻融环境下矿岩的单孔和双孔同段爆破漏斗试验,测定了爆破漏斗几何参数和块度分布,采用拟合方法确定了爆破设计的合理参数,并对比分析了该矿山四种不同岩性条件下的爆破漏斗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岩体力学特性显著衰减,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下降幅度可达40.6%、54.0%;不同岩性条件下冻融矿岩的单孔爆破最佳埋深比为0.678~0.789,最佳药包埋深与漏斗半径比值分布在0.875~1.076范围内。针对知不拉矿区炮孔孔径152 mm,矽卡岩孔网参数为4.5 m×3 m,炸药单耗0.56 kg/m3;凝灰岩孔网参数为5 m×4 m,炸药单耗0.63 kg/m3;针对巨龙矿区孔径310 mm,凝灰岩爆破孔网参数为7 m×5 m,炸药单耗0.61 kg/m3;花岗斑岩孔网参数为8 m×5 m,炸药单...

期刊论文 2024-03-08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免渡河扎敦水库场地进行地质测绘、地质钻探、地温观测、室内土工试验等,探索该区域多年冻土类型、分布范围、分布特征、厚度、上下限深度及其与地质-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根据多年冻土层的物质成分、含冰量、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和热物理性质,研究冻土工程特性的影响因素,冻土的冻胀性、融沉性及其变化特征。

期刊论文 2023-07-24 DOI: 10.13681/j.cnki.cn41-1282/tv.2023.03.008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4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