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9

通过室内试验设置5种积雪处理(对照组CK为无积雪覆盖;B为大粒径雪层;BL为大粒径覆盖在小粒径雪层上;LB为小粒径覆盖在大粒径雪层上;L为小粒径雪层),探究融化期冻融循环下雪层结构差异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积雪完全融化时间接近,CK处理受冻融循环的影响最大,有无积雪覆盖下土壤温湿度差异显著。试验中期,覆雪处理间土壤容重、团聚体稳定性接近;试验结束,B、BL处理土壤容重、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高于L、LB处理。B、BL处理蒸发量较高、出流时间较晚、出流量较小,但泥沙比、融雪侵蚀参数高于L、LB处理。而L、LB处理的融雪水利用率较低,融雪侵蚀参数也较低。L、LB处理有利于融雪水出流、土壤解冻,可减少土壤侵蚀,适宜实际农业生产。

期刊论文 2025-07-03

为清晰了解国内外在雪物理特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雪的研究热点,对与雪的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在Web of Science Coll Collection中检索、收集雪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并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多的结论,Cryosphere和Remote Sensing两大期刊在近5 a已发展为该领域的最重要期刊。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文献数据,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的关系视图。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得到了在雪物理特性研究领域,美国的成果积累更为丰富以及中国科学院是最近几年研究成果最多的科研机构等结论。学者们在雪物理特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象学、遥感技术、降雪过程三个方面上。将改进观测技术与气象学、遥感技术、降雪过程三个研究方面结合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期刊论文 2024-03-07

为清晰了解国内外在雪物理特性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雪的研究热点,对与雪的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在Web of Science Coll Collection中检索、收集雪物理特性相关的文献,并得到了相关研究人员在该领域的发文量逐年增多的结论,Cryosphere和Remote Sensing两大期刊在近5 a已发展为该领域的最重要期刊。利用VOSviewer软件分析文献数据,绘制国家、机构、作者、关键词的关系视图。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得到了在雪物理特性研究领域,美国的成果积累更为丰富以及中国科学院是最近几年研究成果最多的科研机构等结论。学者们在雪物理特性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象学、遥感技术、降雪过程三个方面上。将改进观测技术与气象学、遥感技术、降雪过程三个研究方面结合具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期刊论文 2024-03-07

寒区工程岩体长期承受冻融循环与荷载的共同作用,致使岩体力学性质劣化,极易引发各类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为真实再现寒区工程岩体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的力学响应特征,将岩石在受荷(0、15%σc、30%σc、40%σc,σc为岩样的平均峰值强度)状态下进行冻融循环,而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砂岩质量损失率随冻融次数增大呈幂函数增长,且受荷水平越高质量损失率越大,最大质量损失为0.37%;受荷砂岩因冻融过程中两端面受端部摩擦力的长期作用,受扰动后极易出现岩石基质脱落现象。随冻融次数增加,岩样孔隙率呈幂函数增长、纵波波速呈指数函数衰减;砂岩在15%σc应力水平下冻融,其孔隙率增幅最缓、纵波波速降幅最慢,15次冻融循环后孔隙率增长6.00%,纵波波速衰减7.91%。岩样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冻融次数呈负相关,冻融过程砂岩所受荷载水平对其力学特性影响较为显著,冻融早期受荷砂岩抵抗冻融作用的能力较强,而长期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受荷水平越高抵御冻融作用的能力越弱;砂岩峰值应变与冻融次数呈正...

期刊论文 2024-02-27

寒区工程岩体长期承受冻融循环与荷载的共同作用,致使岩体力学性质劣化,极易引发各类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为真实再现寒区工程岩体在反复冻融过程中的力学响应特征,将岩石在受荷(0、15%σc、30%σc、40%σc,σc为岩样的平均峰值强度)状态下进行冻融循环,而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砂岩质量损失率随冻融次数增大呈幂函数增长,且受荷水平越高质量损失率越大,最大质量损失为0.37%;受荷砂岩因冻融过程中两端面受端部摩擦力的长期作用,受扰动后极易出现岩石基质脱落现象。随冻融次数增加,岩样孔隙率呈幂函数增长、纵波波速呈指数函数衰减;砂岩在15%σc应力水平下冻融,其孔隙率增幅最缓、纵波波速降幅最慢,15次冻融循环后孔隙率增长6.00%,纵波波速衰减7.91%。岩样峰值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冻融次数呈负相关,冻融过程砂岩所受荷载水平对其力学特性影响较为显著,冻融早期受荷砂岩抵抗冻融作用的能力较强,而长期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受荷水平越高抵御冻融作用的能力越弱;砂岩峰值应变与冻融次数呈正...

期刊论文 2024-02-27

为了探究高原寒区高速公路路堤岩石红砂岩、青砂岩、花岗岩3种块石填料的物理性质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本文在高原寒区高速公路现场采集3种新鲜块石填料,对块石填料抽真空饱和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共进行50次冻融循环,观察、测试3种块石的表观、质量和波速等物理性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表观发生剥落、裂纹2种破坏模式;块石试件的质量和波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岩样表观裂纹不断扩展,内部孔隙不断增大,加快了岩石的损伤破坏。该结果可为高原寒区岩土工程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期刊论文 2022-11-21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22.05.009

为了探究高原寒区高速公路路堤岩石红砂岩、青砂岩、花岗岩3种块石填料的物理性质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本文在高原寒区高速公路现场采集3种新鲜块石填料,对块石填料抽真空饱和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共进行50次冻融循环,观察、测试3种块石的表观、质量和波速等物理性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表观发生剥落、裂纹2种破坏模式;块石试件的质量和波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岩样表观裂纹不断扩展,内部孔隙不断增大,加快了岩石的损伤破坏。该结果可为高原寒区岩土工程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期刊论文 2022-11-21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22.05.009

对高原冻土地区典型冻土工程特性予以研究,从冻土各组分作用机制、冻土内的物质迁移特性、温度造成冻土的融沉与冻胀及冻土主要强度指标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对测定冻土土动力学参数的常用温控动三轴仪系统及其操作方法予以介绍,以期为高原冻土地区的冻土研究及建筑物设计施工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 2020-09-15 DOI: 10.13719/j.cnki.cn14-1279/tu.2020.18.025

基于某地下联络通道勘察试验报告,设计并整理汇总冻结温度和导热系数试验数据,对不同土层的冻结温度进行汇总分析以及研究冻结前后导热系数存在的差异,给出内在机制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土层中土颗粒级配大小、含水量、矿物质浓度等因素影响造成每层土的冻结温度均不相同;冻土的导热系数均大于原状土的导热系数;每层土层冻土的导热系数也存在差异,灰色粉土或含黏性土粉砂导热系数最大。

期刊论文 2020-07-22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9条  共9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