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5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于雪被这一重要环境因子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探究还不足。基于十年(2013—2023)的积雪控制实验,通过在冬季人工增减地表雪被厚度,包括除雪、自然雪被厚度、2倍、3倍及4倍自然雪被厚度五个处理,研究了十年的雪被厚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雪被厚度显著改变了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在除雪条件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对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功能多样性以及不同的群落性状均值(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及株高)影响均较小。除地上生产力外,雪被厚度对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雪被厚度的增加,地下生产力、总碳、总氮、总磷以及多功能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土壤持水力呈现降低趋势,群落盖度在自然及3倍自然雪被厚度处理下较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功能的影响均较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雪被厚度的增加直接提高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并对功能多样性和土壤pH分别有直接的负和正效应,但本研究未发现雪被...

期刊论文 2025-04-29 DOI: 10.20103/j.stxb.202411262897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于雪被这一重要环境因子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探究还不足。基于十年(2013—2023)的积雪控制实验,通过在冬季人工增减地表雪被厚度,包括除雪、自然雪被厚度、2倍、3倍及4倍自然雪被厚度五个处理,研究了十年的雪被厚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雪被厚度显著改变了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在除雪条件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对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功能多样性以及不同的群落性状均值(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及株高)影响均较小。除地上生产力外,雪被厚度对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雪被厚度的增加,地下生产力、总碳、总氮、总磷以及多功能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土壤持水力呈现降低趋势,群落盖度在自然及3倍自然雪被厚度处理下较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功能的影响均较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雪被厚度的增加直接提高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并对功能多样性和土壤pH分别有直接的负和正效应,但本研究未发现雪被...

期刊论文 2025-04-29 DOI: 10.20103/j.stxb.202411262897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气候变化背景下,关于雪被这一重要环境因子如何影响生态系统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探究还不足。基于十年(2013—2023)的积雪控制实验,通过在冬季人工增减地表雪被厚度,包括除雪、自然雪被厚度、2倍、3倍及4倍自然雪被厚度五个处理,研究了十年的雪被厚度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雪被厚度显著改变了群落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在除雪条件下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但对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功能多样性以及不同的群落性状均值(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干物质含量及株高)影响均较小。除地上生产力外,雪被厚度对多种植被、土壤功能及其多功能性具有显著影响,表现为随雪被厚度的增加,地下生产力、总碳、总氮、总磷以及多功能性呈现增加的趋势,而土壤持水力呈现降低趋势,群落盖度在自然及3倍自然雪被厚度处理下较低。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不同维度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功能的影响均较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雪被厚度的增加直接提高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多功能性,并对功能多样性和土壤pH分别有直接的负和正效应,但本研究未发现雪被...

期刊论文 2025-04-29 DOI: 10.20103/j.stxb.202411262897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的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冻土活动层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兴安落叶松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活动层增加,冻土活动层相对较深地区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较高,冻土区比非冻土区均有降低;2)随活动层的增加,冻土区中各活动层样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出现升高趋势,均比非冻土区样地有所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和全磷含量表现出增加趋势,比非冻土区有所减少,全钾含量表现出减小趋势;3)RDA分析结果显示,冻土土壤因子中,冻土地表地温因子和活动层厚度因子影响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期刊论文 2021-07-29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1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区的兴安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的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冻土活动层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兴安落叶松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随活动层增加,冻土活动层相对较深地区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较高,冻土区比非冻土区均有降低;2)随活动层的增加,冻土区中各活动层样地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出现升高趋势,均比非冻土区样地有所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全氮和全磷含量表现出增加趋势,比非冻土区有所减少,全钾含量表现出减小趋势;3)RDA分析结果显示,冻土土壤因子中,冻土地表地温因子和活动层厚度因子影响兴安落叶松胸径生长率、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期刊论文 2021-07-29 DOI: 10.13466/j.cnki.lyzygl.2021.03.021

为了明确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Cody指数、Sorenson指数研究调查区域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分别共记录植物10科15属18种和16科21属24种;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指示物种存在差异,图强湿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有向温度相对较高的南瓮河湿地(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方向发展的趋势;图强湿地、新林湿地(不连续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南瓮河湿地灌丛—薹草沼泽中植物群落的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607、1.431和1.754,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16、1.333和1.272,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29、0.590和0.533;图强湿地与新林湿地的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之间的更...

期刊论文 2020-05-26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2.012

为了明确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Cody指数、Sorenson指数研究调查区域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分别共记录植物10科15属18种和16科21属24种;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指示物种存在差异,图强湿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有向温度相对较高的南瓮河湿地(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方向发展的趋势;图强湿地、新林湿地(不连续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南瓮河湿地灌丛—薹草沼泽中植物群落的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607、1.431和1.754,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16、1.333和1.272,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29、0.590和0.533;图强湿地与新林湿地的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之间的更...

期刊论文 2020-05-26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2.012

为了明确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Cody指数、Sorenson指数研究调查区域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分别共记录植物10科15属18种和16科21属24种;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指示物种存在差异,图强湿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有向温度相对较高的南瓮河湿地(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方向发展的趋势;图强湿地、新林湿地(不连续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南瓮河湿地灌丛—薹草沼泽中植物群落的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607、1.431和1.754,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16、1.333和1.272,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29、0.590和0.533;图强湿地与新林湿地的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之间的更...

期刊论文 2020-05-26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2.012

为了明确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差异,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Cody指数、Sorenson指数研究调查区域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8月和2018年8月分别共记录植物10科15属18种和16科21属24种;大兴安岭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指示物种存在差异,图强湿地(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有向温度相对较高的南瓮河湿地(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方向发展的趋势;图强湿地、新林湿地(不连续岛状多年冻土区)和南瓮河湿地灌丛—薹草沼泽中植物群落的平均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607、1.431和1.754,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16、1.333和1.272,平均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429、0.590和0.533;图强湿地与新林湿地的灌丛—薹草沼泽植物群落物种之间的更...

期刊论文 2020-05-26 DO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20.02.012

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土环境对地上植物群落的影响备受关注。鉴于此,选择了大兴安岭北坡作为研究区,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大兴安岭北坡不同冻土融深的30个样地进行了群落分类,分析了物种多样性对冻土融深的响应。结果表明,1)研究区30个沟谷冻土样地植物群落可划分为3个群丛组,TWINSPAN的分类结果很好的反映了群丛组的分布与冻土融深的关系,即随着冻土融深由浅变深,群落由柴桦(Betula fruticosa)+狭叶杜香(Ledum palustrevar.angustum)-苔草(Carex subpediformis)群丛组逐渐过渡到柴桦(Betula fruticosa)-苔草(Carex subpediformis)群丛组和柴桦(Betula fruticosa)+细叶沼柳(Salix rosmarinifolia)-苔草(Carex subpediformis)群丛组,并在CCA二维排序图上得到了验证;2)地上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着冻土融深的增加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变化趋势;在50cm

期刊论文 2016-03-02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5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