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1

为促进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方法,从稳定力、支撑力和承压力3个维度构建三江源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三江源地区2010年和2020年生态承载力,并进行分区管控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维度而言,从稳定力来看,三江源水域稳定力降低,冰川在范围缩小的同时稳定力略有上升,草地在范围缩小的同时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略有提高;从支撑力看,水源涵养量与土壤保持量均有提升,但生境质量略有降低;从承压力看,三江源地区草地承压能力有所降低。2)总体上,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2020年比2010年降低了3%,三江源生态承载力亟待提高。3)基于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可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最差,特别需要重视冰川稳定力问题;I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较稳定,是分布最广泛的区域;III型区域草地稳定力较高,但生境质量较低;IV型区域是重要的河湖保护区域。因此,不同承载力级区的提升策略应有所不同,未来三江源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生态修复和管理策...

期刊论文 2025-01-23

为促进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方法,从稳定力、支撑力和承压力3个维度构建三江源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三江源地区2010年和2020年生态承载力,并进行分区管控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维度而言,从稳定力来看,三江源水域稳定力降低,冰川在范围缩小的同时稳定力略有上升,草地在范围缩小的同时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略有提高;从支撑力看,水源涵养量与土壤保持量均有提升,但生境质量略有降低;从承压力看,三江源地区草地承压能力有所降低。2)总体上,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2020年比2010年降低了3%,三江源生态承载力亟待提高。3)基于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可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最差,特别需要重视冰川稳定力问题;I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较稳定,是分布最广泛的区域;III型区域草地稳定力较高,但生境质量较低;IV型区域是重要的河湖保护区域。因此,不同承载力级区的提升策略应有所不同,未来三江源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生态修复和管理策...

期刊论文 2025-01-23

为促进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方法,从稳定力、支撑力和承压力3个维度构建三江源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三江源地区2010年和2020年生态承载力,并进行分区管控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维度而言,从稳定力来看,三江源水域稳定力降低,冰川在范围缩小的同时稳定力略有上升,草地在范围缩小的同时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略有提高;从支撑力看,水源涵养量与土壤保持量均有提升,但生境质量略有降低;从承压力看,三江源地区草地承压能力有所降低。2)总体上,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2020年比2010年降低了3%,三江源生态承载力亟待提高。3)基于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可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最差,特别需要重视冰川稳定力问题;I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较稳定,是分布最广泛的区域;III型区域草地稳定力较高,但生境质量较低;IV型区域是重要的河湖保护区域。因此,不同承载力级区的提升策略应有所不同,未来三江源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生态修复和管理策...

期刊论文 2025-01-23

为促进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方法,从稳定力、支撑力和承压力3个维度构建三江源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三江源地区2010年和2020年生态承载力,并进行分区管控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维度而言,从稳定力来看,三江源水域稳定力降低,冰川在范围缩小的同时稳定力略有上升,草地在范围缩小的同时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略有提高;从支撑力看,水源涵养量与土壤保持量均有提升,但生境质量略有降低;从承压力看,三江源地区草地承压能力有所降低。2)总体上,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2020年比2010年降低了3%,三江源生态承载力亟待提高。3)基于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可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最差,特别需要重视冰川稳定力问题;I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较稳定,是分布最广泛的区域;III型区域草地稳定力较高,但生境质量较低;IV型区域是重要的河湖保护区域。因此,不同承载力级区的提升策略应有所不同,未来三江源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生态修复和管理策...

期刊论文 2025-01-23

为促进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三江源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指数法方法,从稳定力、支撑力和承压力3个维度构建三江源生态承载力评估模型,研究三江源地区2010年和2020年生态承载力,并进行分区管控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维度而言,从稳定力来看,三江源水域稳定力降低,冰川在范围缩小的同时稳定力略有上升,草地在范围缩小的同时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略有提高;从支撑力看,水源涵养量与土壤保持量均有提升,但生境质量略有降低;从承压力看,三江源地区草地承压能力有所降低。2)总体上,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2020年比2010年降低了3%,三江源生态承载力亟待提高。3)基于三江源地区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估结果,可将三江源地区划分为4个类型。其中,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最差,特别需要重视冰川稳定力问题;II型区域生态承载力较稳定,是分布最广泛的区域;III型区域草地稳定力较高,但生境质量较低;IV型区域是重要的河湖保护区域。因此,不同承载力级区的提升策略应有所不同,未来三江源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生态修复和管理策...

期刊论文 2025-01-23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期刊论文 2019-02-26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期刊论文 2019-02-26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期刊论文 2019-02-26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期刊论文 2019-02-26

草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多年冻土作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维系的重要因素,是客观刻画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文中采用结构动力学方法,从草地质量、草地干预、草地潜力、草地压力4个维度建立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结构动力学模型,分析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以及主要结构要素,量化多年冻土变化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多年冻土区草地生态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尤其是1998年以后上升显著,这主要归因于草地生长季节降水增加、气温升高、净初级生产力增幅驱动以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的共同作用。(2)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与草地生态承载力呈负相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对草地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约为10%,即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每增加1个单位,将导致草地生态承载力下降0.1个单位。由于青藏高原空间差异显著,加之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一贡献水平只是一个粗略的参照值。

期刊论文 2019-02-26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1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