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6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积雪产品,经过去云处理和精度验证制备出高精度逐日无云二值积雪分布数据,并提取积雪物候参数.使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探究2001-2017水文年中国东北地区积雪物候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大部分地区从11月份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降雪,且积雪开始日期(SCO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提前;积雪覆盖天数(SCD)和积雪结束日期(SCED)均与地形地貌分布趋势相吻合,呈现“山区高SCD(SCED)、平原低SCD(SCED)”的分布特征;纬度上呈现“高纬度高SCD(SCED)、低纬度低SCD(SCED)”的分布规律.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SCD和SCED均较小, SCD最低少于10 d,大兴安岭北部SCD较大,最高超过230 d; SCED最早在当年11月, SCED较晚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最晚在次年5月.近20 a来,东北地区SCD呈增加趋势, SCOD和SCED均推迟延后,其中SCED变化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论文 2022-09-01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2.04.010

基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积雪产品,经过去云处理和精度验证制备出高精度逐日无云二值积雪分布数据,并提取积雪物候参数.使用空间分析和统计方法探究2001-2017水文年中国东北地区积雪物候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北大部分地区从11月份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降雪,且积雪开始日期(SCO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提前;积雪覆盖天数(SCD)和积雪结束日期(SCED)均与地形地貌分布趋势相吻合,呈现“山区高SCD(SCED)、平原低SCD(SCED)”的分布特征;纬度上呈现“高纬度高SCD(SCED)、低纬度低SCD(SCED)”的分布规律.辽河平原和松嫩平原SCD和SCED均较小, SCD最低少于10 d,大兴安岭北部SCD较大,最高超过230 d; SCED最早在当年11月, SCED较晚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最晚在次年5月.近20 a来,东北地区SCD呈增加趋势, SCOD和SCED均推迟延后,其中SCED变化趋势更为明显.

期刊论文 2022-09-01 DOI: 10.13885/j.issn.0455-2059.2022.04.010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活跃因子之一,对气候环境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快速反映出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关系变化,并影响着全球水文变化。对新疆北部地区2003年6月—2021年6月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逐日积雪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并基于像元计算了积雪覆盖比例(snow cover percentage, SCP)、积雪覆盖日数(snow cover days, SCD)、积雪开始时间(snow onset day, SOD)和积雪结束时间(snow end day, SED)。实验结果表明:积雪产品相对于气象站点数据的总精度达到91.47%,有利于提高对积雪因子的时空变化分析。新疆北部地区SCD空间分布差异较大,SCD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SOD随海拔升高而提前,主要在11月和12月出现;SED随海拔升高而推迟,主要在2月和3月出现;夏季平均SCD最少,主要分布于天山中部以及阿尔泰山北部区域,约占3.35%,冬季平均SCD最为明显,大于60 d的区域占46.3%;而SCP在1月达到最大,7月和8月最小。趋势变...

期刊论文 2022-07-25

积雪作为冰冻圈的活跃因子之一,对气候环境的敏感性使其能够快速反映出与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的关系变化,并影响着全球水文变化。对新疆北部地区2003年6月—2021年6月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逐日积雪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并基于像元计算了积雪覆盖比例(snow cover percentage, SCP)、积雪覆盖日数(snow cover days, SCD)、积雪开始时间(snow onset day, SOD)和积雪结束时间(snow end day, SED)。实验结果表明:积雪产品相对于气象站点数据的总精度达到91.47%,有利于提高对积雪因子的时空变化分析。新疆北部地区SCD空间分布差异较大,SCD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SOD随海拔升高而提前,主要在11月和12月出现;SED随海拔升高而推迟,主要在2月和3月出现;夏季平均SCD最少,主要分布于天山中部以及阿尔泰山北部区域,约占3.35%,冬季平均SCD最为明显,大于60 d的区域占46.3%;而SCP在1月达到最大,7月和8月最小。趋势变...

期刊论文 2022-07-25

积雪是冰冻圈中较为活跃的因子,对气候环境变化敏感,其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和水文的变化。积雪覆盖日数(SCD)、降雪开始时间(SCOD)和融雪开始时间(SCMD)是影响地表物质和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使用MODIS无云积雪产品提取了叶尔羌河流域2002年7月—2018年6月逐日积雪覆盖率(SCP),基于像元计算了SCD、SCOD和SCMD,系统地分析了其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及积雪面积的异常变化与ENSO的联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流域的积雪覆盖面积呈微弱减少趋势,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2002—2018年,SCP随海拔的升高呈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R2=0.92、P<0.01));各海拔高度带最大SCP出现的月份大致随海拔的上升往后推迟,最小SCP出现月份无显著变化(集中在8月),海拔4000 m以下,春季的SCP小于冬季,海拔4000 m以上,春季的SCP大于冬季。(2)SCD、SCOD和SCMD有明显的海拔梯度,在流域内,从东北至西南,呈现出SCD增加,SCOD提前,SCMD推迟的特征;变化趋势上,流域91.9%的区...

期刊论文 2021-01-12

积雪是冰冻圈中较为活跃的因子,对气候环境变化敏感,其变化影响着全球气候和水文的变化。积雪覆盖日数(SCD)、降雪开始时间(SCOD)和融雪开始时间(SCMD)是影响地表物质和能量平衡的主要因素。使用MODIS无云积雪产品提取了叶尔羌河流域2002年7月—2018年6月逐日积雪覆盖率(SCP),基于像元计算了SCD、SCOD和SCMD,系统地分析了其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其变化的原因及积雪面积的异常变化与ENSO的联系。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内,流域的积雪覆盖面积呈微弱减少趋势,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2002—2018年,SCP随海拔的升高呈明显的线性增加趋势(R2=0.92、P<0.01));各海拔高度带最大SCP出现的月份大致随海拔的上升往后推迟,最小SCP出现月份无显著变化(集中在8月),海拔4000 m以下,春季的SCP小于冬季,海拔4000 m以上,春季的SCP大于冬季。(2)SCD、SCOD和SCMD有明显的海拔梯度,在流域内,从东北至西南,呈现出SCD增加,SCOD提前,SCMD推迟的特征;变化趋势上,流域91.9%的区...

期刊论文 2021-01-12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