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为研究寒区气候变化对地聚物固化土耐久性的影响,以偏高岭土、碱性激发剂固化的粉质黏土为原材料,分别以剑麻纤维和纳米SiO2为改良材料,制备了改性地聚物固化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特性和所选取材料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循环对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影响最为显著;养护过程中剑麻纤维会抑制试样的水化反应,而纳米SiO2会促进试样的水化反应,冻融循环过程中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水化反应仍在进行。此外,剑麻纤维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量,纳米SiO2可有效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指数和经济效益指数。

期刊论文 2025-02-28

为研究寒区气候变化对地聚物固化土耐久性的影响,以偏高岭土、碱性激发剂固化的粉质黏土为原材料,分别以剑麻纤维和纳米SiO2为改良材料,制备了改性地聚物固化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特性和所选取材料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循环对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影响最为显著;养护过程中剑麻纤维会抑制试样的水化反应,而纳米SiO2会促进试样的水化反应,冻融循环过程中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水化反应仍在进行。此外,剑麻纤维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量,纳米SiO2可有效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指数和经济效益指数。

期刊论文 2025-02-28

为研究寒区气候变化对地聚物固化土耐久性的影响,以偏高岭土、碱性激发剂固化的粉质黏土为原材料,分别以剑麻纤维和纳米SiO2为改良材料,制备了改性地聚物固化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特性和所选取材料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循环对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影响最为显著;养护过程中剑麻纤维会抑制试样的水化反应,而纳米SiO2会促进试样的水化反应,冻融循环过程中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水化反应仍在进行。此外,剑麻纤维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量,纳米SiO2可有效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指数和经济效益指数。

期刊论文 2025-02-28

为研究寒区气候变化对地聚物固化土耐久性的影响,以偏高岭土、碱性激发剂固化的粉质黏土为原材料,分别以剑麻纤维和纳米SiO2为改良材料,制备了改性地聚物固化土。通过冻融循环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X射线衍射试验,研究了冻融循环作用下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特性和所选取材料的可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冻融循环对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力学特性影响最为显著;养护过程中剑麻纤维会抑制试样的水化反应,而纳米SiO2会促进试样的水化反应,冻融循环过程中改性地聚物固化土的水化反应仍在进行。此外,剑麻纤维的加入可显著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量,纳米SiO2可有效降低地聚物固化土的碳排放指数和经济效益指数。

期刊论文 2025-02-28

为了解决高寒地区冻融作用对大坝混凝力学性质造成的劣化问题,以抗冻基本理论为基础,设定含有纳米材料的混凝土配合比,活性高、尺寸小的纳米材料优化了混凝土的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同时,开展了劈裂试验和抗压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下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增加可减少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用量,其中每立方米水泥降低9kg,用水量减少7kg,可大大降低大坝工程的材料成本;纳米材料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对混凝土起到较好的改良效果,并且冻融循环并不会对这种提高效果造成影响,但纳米材料不能抑制冻融对混凝土的劈裂劣化程度。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坝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23-02-06

为了解决高寒地区冻融作用对大坝混凝力学性质造成的劣化问题,以抗冻基本理论为基础,设定含有纳米材料的混凝土配合比,活性高、尺寸小的纳米材料优化了混凝土的结构,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同时,开展了劈裂试验和抗压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下纳米材料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纳米材料的增加可减少混凝土中水和水泥的用量,其中每立方米水泥降低9kg,用水量减少7kg,可大大降低大坝工程的材料成本;纳米材料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对混凝土起到较好的改良效果,并且冻融循环并不会对这种提高效果造成影响,但纳米材料不能抑制冻融对混凝土的劈裂劣化程度。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大坝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论文 2023-02-06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