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

冻土微生物对预测冻土和气候之间潜在反馈机制至关重要。为明确不同冻融阶段对冻土细菌群落的影响,揭示冻土性质变化与细菌群落之间的响应关系,选择黑龙江典型季节冻土表层土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通过冗余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冻融阶段对土壤pH和总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完全冻结期土壤中机质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冻融循环期(P<0.05)。(2)共获得OTU序列985111条,属于42个菌门,优势菌门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在完全解冻期显著高于冻融循环期和完全冻结期(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在不同冻融阶段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冻融阶段对细菌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影响显著,其中冻融循环期显著增加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完全冻结期则使Bet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此外,完全冻结期对细菌丰度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群落的稳定性影响较...

期刊论文 2024-04-25 DOI: 10.20103/j.stxb.202311132457

冻土微生物对预测冻土和气候之间潜在反馈机制至关重要。为明确不同冻融阶段对冻土细菌群落的影响,揭示冻土性质变化与细菌群落之间的响应关系,选择黑龙江典型季节冻土表层土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通过冗余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冻融阶段对土壤pH和总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完全冻结期土壤中机质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冻融循环期(P<0.05)。(2)共获得OTU序列985111条,属于42个菌门,优势菌门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在完全解冻期显著高于冻融循环期和完全冻结期(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在不同冻融阶段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冻融阶段对细菌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影响显著,其中冻融循环期显著增加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完全冻结期则使Bet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此外,完全冻结期对细菌丰度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群落的稳定性影响较...

期刊论文 2024-04-25 DOI: 10.20103/j.stxb.202311132457

冻土微生物对预测冻土和气候之间潜在反馈机制至关重要。为明确不同冻融阶段对冻土细菌群落的影响,揭示冻土性质变化与细菌群落之间的响应关系,选择黑龙江典型季节冻土表层土为研究对象并进行理化性质测定,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通过冗余分析等方法探究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冻融阶段对土壤pH和总磷含量影响不显著,完全冻结期土壤中机质和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冻融循环期(P<0.05)。(2)共获得OTU序列985111条,属于42个菌门,优势菌门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在完全解冻期显著高于冻融循环期和完全冻结期(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对丰度在不同冻融阶段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同冻融阶段对细菌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影响显著,其中冻融循环期显著增加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完全冻结期则使Beta多样性发生显著变化。此外,完全冻结期对细菌丰度之间的正相关性以及群落的稳定性影响较...

期刊论文 2024-04-25 DOI: 10.20103/j.stxb.202311132457

【目的】探明雪盖下寒温带落叶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演变特征,探讨其影响因子和雪生态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冗余分析的方法解析去除降雪(NS)、自然降雪(CK)、增倍降雪(DS)、极端降雪(ES)处理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厚度雪盖改变了落叶松林的土壤小环境,土壤温度(Tem)随着雪盖厚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有机碳(OC)则显著降低,Tem、pH值、OC、全氮(TN)、速效磷(AP)在各雪盖土壤中呈现显著性差异。细菌群落比较分析表明:物种组成方面,4组雪盖环境中共检出30个细菌门,其中NS与其他3组降雪处理土壤优势菌门分别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均为Candidatus Udaeobacter,此外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Oxalobacteraceae_Norank及Arenimonas等菌群在各雪盖处理中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群落多样性方面,尽管不同厚度雪盖影响了土壤细菌的结构及种群分布,但未显著改变组内细菌群落的Alph...

期刊论文 2023-02-27 DOI: 10.14067/j.cnki.1673-923x.2023.01.014

【目的】探明雪盖下寒温带落叶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演变特征,探讨其影响因子和雪生态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冗余分析的方法解析去除降雪(NS)、自然降雪(CK)、增倍降雪(DS)、极端降雪(ES)处理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厚度雪盖改变了落叶松林的土壤小环境,土壤温度(Tem)随着雪盖厚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有机碳(OC)则显著降低,Tem、pH值、OC、全氮(TN)、速效磷(AP)在各雪盖土壤中呈现显著性差异。细菌群落比较分析表明:物种组成方面,4组雪盖环境中共检出30个细菌门,其中NS与其他3组降雪处理土壤优势菌门分别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均为Candidatus Udaeobacter,此外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Oxalobacteraceae_Norank及Arenimonas等菌群在各雪盖处理中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群落多样性方面,尽管不同厚度雪盖影响了土壤细菌的结构及种群分布,但未显著改变组内细菌群落的Alph...

期刊论文 2023-02-27 DOI: 10.14067/j.cnki.1673-923x.2023.01.014

【目的】探明雪盖下寒温带落叶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演变特征,探讨其影响因子和雪生态的响应机制。【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冗余分析的方法解析去除降雪(NS)、自然降雪(CK)、增倍降雪(DS)、极端降雪(ES)处理下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结果】不同厚度雪盖改变了落叶松林的土壤小环境,土壤温度(Tem)随着雪盖厚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有机碳(OC)则显著降低,Tem、pH值、OC、全氮(TN)、速效磷(AP)在各雪盖土壤中呈现显著性差异。细菌群落比较分析表明:物种组成方面,4组雪盖环境中共检出30个细菌门,其中NS与其他3组降雪处理土壤优势菌门分别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属均为Candidatus Udaeobacter,此外浮霉菌门Planctomycetota、Oxalobacteraceae_Norank及Arenimonas等菌群在各雪盖处理中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群落多样性方面,尽管不同厚度雪盖影响了土壤细菌的结构及种群分布,但未显著改变组内细菌群落的Alph...

期刊论文 2023-02-27 DOI: 10.14067/j.cnki.1673-923x.2023.01.014

冻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冻土中细菌对于预测冻土和气候之间的潜在反馈机制至关重要,研究冻土区土壤中细菌的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将有助于及时检测环境变化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黑龙江省表层冻土为研究对象,运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系统分析黑龙江表层冻土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功能特征,探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得到的785640条原始序列可划分为30个门,109个纲,209个目,326个科,512个属,598个种。优势菌门主要包括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Acidobacteria、Chloroflexi、Bacteroidetes、Verrucomicrobia,在P<0.01水平上,Proteobacteria与Actinobacteria、Chloroflexi极显著负相关,与Acidobacteria极显著正相关,Actinobacteria与Acidobacteria极显著负相关,与Chloroflexi极显著正相关,Acidobacteria和Chloroflexi之间则无显著相关性。属水平上,Aetherobacter属在各...

期刊论文 2020-08-19

为研究冻土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技术,对青海果洛地区的冻土样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土中含有丰富的细菌类群,且样品间细菌群落结构存在差异。4个冻土样品中,细菌分属于2个门,即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在属分类水平属于6个细菌类群,噬几丁质杆菌属(Chitinophagaceae bacterium)、不粘柄菌属(Asticcacaulis)、阿菲波菌属(Afipia)、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土微菌属(Pedomicrobium)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其中Chitinophagaceae bacterium和Sphingomonas为优势类群。Chitinophagaceae bacterium对于加速果洛地区冻土中的C,N循环具有重要意义。Sphingomonas具有耐受极端贫营养条件的特性使其在果洛地区冻土这种特殊环境中能够生存并成为优势类群。

期刊论文 2016-09-23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16.04.015

生物降解与土著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目前,对于东北冻土土壤中的适冷降解菌了解不足.新建成的中俄输油管道穿越中国东北的多年冻土区,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契机.实验利用454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加格达奇冻土活动层土壤在受控原油污染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污染后的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优势类群包括Alicyclobacillus、Sphingomonas、Nevskia以及Bacillus.群落以芳烃降解菌或者耐受油污环境的细菌为主.这种变化与原油(尤其是芳烃)组分的生态毒害作用有关.较高浓度的原油污染下,群落中可耐受油污环境的细菌丰度相对更高.

期刊论文 2014-12-0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0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