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区,是研究冰川变化、地-气能量交换、植被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最重要的区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是联系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响应关系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 ET)产品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scPDSI)分析了2000—2020年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植被WUE空间变化特征,研究了该区GPP、ET、WUE与scPDSI的相关性,探讨了该区不同地貌植被对水分利用及胁迫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植被WUE平均值为2.44 g C·m-2·mm-1,GPP平均值为1365.0 g C·m-2,ET平均值为559.6 mm; WUE平均值最高区域分布在大起伏中山,为2...

期刊论文 2023-10-2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6.002

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区,是研究冰川变化、地-气能量交换、植被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最重要的区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是联系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响应关系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 ET)产品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scPDSI)分析了2000—2020年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植被WUE空间变化特征,研究了该区GPP、ET、WUE与scPDSI的相关性,探讨了该区不同地貌植被对水分利用及胁迫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植被WUE平均值为2.44 g C·m-2·mm-1,GPP平均值为1365.0 g C·m-2,ET平均值为559.6 mm; WUE平均值最高区域分布在大起伏中山,为2...

期刊论文 2023-10-2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6.002

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是典型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区,是研究冰川变化、地-气能量交换、植被群落演替以及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最重要的区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WUE)是联系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其与气候因子之间响应关系的重要参数。本研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PP)、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 ET)产品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elf-calibrating Palmer drought severity index, scPDSI)分析了2000—2020年玉龙雪山及周边地区植被WUE空间变化特征,研究了该区GPP、ET、WUE与scPDSI的相关性,探讨了该区不同地貌植被对水分利用及胁迫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植被WUE平均值为2.44 g C·m-2·mm-1,GPP平均值为1365.0 g C·m-2,ET平均值为559.6 mm; WUE平均值最高区域分布在大起伏中山,为2...

期刊论文 2023-10-26 DOI: 10.13292/j.1000-4890.202406.002

冻土是冰冻圈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冻土环境变化引起水热条件差异是引发植被生态系统能量交换、水循环和碳循环的重要因素。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的关键,反映了植被生态系统对冻土退化的调整和适应策略。本研究基于MODIS的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产品,估算并分析了2000—2020年祁连山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区植被GPP/ET/WUE空间变化特征,并结合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研究了多年冻土区与季节冻土区植被WUE对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祁连山地区植被WUE、GPP和ET的平均值分别为0.56 gC·m-2·mm-1,307.79 gC·m-2和443.02 mm,三者空间分布特征均为东南高、西北低;WUE高于0.8 gC·m-2·mm-1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季节冻土区,WUE低于0.4 gC·m-2·mm-1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多年冻土区。近...

期刊论文 2023-07-28

冻土是冰冻圈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冻土环境变化引起水热条件差异是引发植被生态系统能量交换、水循环和碳循环的重要因素。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的关键,反映了植被生态系统对冻土退化的调整和适应策略。本研究基于MODIS的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产品,估算并分析了2000—2020年祁连山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区植被GPP/ET/WUE空间变化特征,并结合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研究了多年冻土区与季节冻土区植被WUE对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祁连山地区植被WUE、GPP和ET的平均值分别为0.56 gC·m-2·mm-1,307.79 gC·m-2和443.02 mm,三者空间分布特征均为东南高、西北低;WUE高于0.8 gC·m-2·mm-1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季节冻土区,WUE低于0.4 gC·m-2·mm-1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多年冻土区。近...

期刊论文 2023-07-28

冻土是冰冻圈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冻土环境变化引起水热条件差异是引发植被生态系统能量交换、水循环和碳循环的重要因素。水分利用效率(WUE)是联系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水循环关系的关键,反映了植被生态系统对冻土退化的调整和适应策略。本研究基于MODIS的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产品,估算并分析了2000—2020年祁连山多年冻土与季节冻土区植被GPP/ET/WUE空间变化特征,并结合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研究了多年冻土区与季节冻土区植被WUE对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2000—2020年祁连山地区植被WUE、GPP和ET的平均值分别为0.56 gC·m-2·mm-1,307.79 gC·m-2和443.02 mm,三者空间分布特征均为东南高、西北低;WUE高于0.8 gC·m-2·mm-1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季节冻土区,WUE低于0.4 gC·m-2·mm-1的植被主要分布在多年冻土区。近...

期刊论文 2023-07-28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