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2

利用MODIS积雪产品数据,研究了蒙古高原2003—2022年间积雪融化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以15 d为时间间隔跟踪分析了融雪线向高纬度方向的移动及其对气温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2003—2022年积雪占蒙古高原总面积的55.59%~87.61%。其中2018年积雪覆盖面积最少,2009年最多。此外,在时间上20 a来蒙古高原积雪融化时间以0.18 d·(10a)-1的速率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而稳定积雪区呈推迟趋势。(2)空间上,蒙古高原北部地区的积雪融化时间明显晚于南部地区。而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于融雪时间普遍较晚的蒙古国西北部地区,其中64.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3)通过对蒙古高原冬季(自1月起)每半月尺度的观测研究发现,融雪线与-5 ℃、0 ℃等温线的移动趋势先后出现同步性。且融雪线位置与温度的相关性除2018年外其整体都处于0.72~0.98的较高区间,这表明温度是影响融雪线位置的关键因素。

期刊论文 2025-05-23

利用MODIS积雪产品数据,研究了蒙古高原2003—2022年间积雪融化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以15 d为时间间隔跟踪分析了融雪线向高纬度方向的移动及其对气温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2003—2022年积雪占蒙古高原总面积的55.59%~87.61%。其中2018年积雪覆盖面积最少,2009年最多。此外,在时间上20 a来蒙古高原积雪融化时间以0.18 d·(10a)-1的速率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而稳定积雪区呈推迟趋势。(2)空间上,蒙古高原北部地区的积雪融化时间明显晚于南部地区。而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于融雪时间普遍较晚的蒙古国西北部地区,其中64.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3)通过对蒙古高原冬季(自1月起)每半月尺度的观测研究发现,融雪线与-5 ℃、0 ℃等温线的移动趋势先后出现同步性。且融雪线位置与温度的相关性除2018年外其整体都处于0.72~0.98的较高区间,这表明温度是影响融雪线位置的关键因素。

期刊论文 2025-05-23

利用MODIS积雪产品数据,研究了蒙古高原2003—2022年间积雪融化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以15 d为时间间隔跟踪分析了融雪线向高纬度方向的移动及其对气温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2003—2022年积雪占蒙古高原总面积的55.59%~87.61%。其中2018年积雪覆盖面积最少,2009年最多。此外,在时间上20 a来蒙古高原积雪融化时间以0.18 d·(10a)-1的速率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而稳定积雪区呈推迟趋势。(2)空间上,蒙古高原北部地区的积雪融化时间明显晚于南部地区。而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于融雪时间普遍较晚的蒙古国西北部地区,其中64.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3)通过对蒙古高原冬季(自1月起)每半月尺度的观测研究发现,融雪线与-5 ℃、0 ℃等温线的移动趋势先后出现同步性。且融雪线位置与温度的相关性除2018年外其整体都处于0.72~0.98的较高区间,这表明温度是影响融雪线位置的关键因素。

期刊论文 2025-05-23

利用MODIS积雪产品数据,研究了蒙古高原2003—2022年间积雪融化期的时空变化特征,并以15 d为时间间隔跟踪分析了融雪线向高纬度方向的移动及其对气温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1)2003—2022年积雪占蒙古高原总面积的55.59%~87.61%。其中2018年积雪覆盖面积最少,2009年最多。此外,在时间上20 a来蒙古高原积雪融化时间以0.18 d·(10a)-1的速率呈显著提前趋势(P<0.05),而稳定积雪区呈推迟趋势。(2)空间上,蒙古高原北部地区的积雪融化时间明显晚于南部地区。而稳定积雪区主要分布于融雪时间普遍较晚的蒙古国西北部地区,其中64.9%的区域呈提前趋势。(3)通过对蒙古高原冬季(自1月起)每半月尺度的观测研究发现,融雪线与-5 ℃、0 ℃等温线的移动趋势先后出现同步性。且融雪线位置与温度的相关性除2018年外其整体都处于0.72~0.98的较高区间,这表明温度是影响融雪线位置的关键因素。

期刊论文 2025-05-23

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加剧,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挑战,了解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冻土退化阶段的植被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年冻土分布图,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理念,划分了不同的多年冻土带,探讨了2014-2023年多年冻土退化不同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NDVI值呈下降趋势,下降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零星多年冻土区>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2)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不同,气温是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r=–0.736)以及零星多年冻土区(r=–0.522)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降水是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r=–0.498)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3)在不同的多年冻土退化阶段,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在多年冻土退化初期,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增加植被覆盖,降水量的增加则会阻碍植被生长;随着多年冻土退化,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会阻碍植被生长,降水量的增加则会促进植被生长。

期刊论文 2024-10-10

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加剧,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挑战,了解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冻土退化阶段的植被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年冻土分布图,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理念,划分了不同的多年冻土带,探讨了2014-2023年多年冻土退化不同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NDVI值呈下降趋势,下降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零星多年冻土区>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2)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不同,气温是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r=–0.736)以及零星多年冻土区(r=–0.522)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降水是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r=–0.498)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3)在不同的多年冻土退化阶段,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在多年冻土退化初期,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增加植被覆盖,降水量的增加则会阻碍植被生长;随着多年冻土退化,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会阻碍植被生长,降水量的增加则会促进植被生长。

期刊论文 2024-10-10

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加剧,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挑战,了解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冻土退化阶段的植被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年冻土分布图,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理念,划分了不同的多年冻土带,探讨了2014-2023年多年冻土退化不同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NDVI值呈下降趋势,下降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零星多年冻土区>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2)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不同,气温是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r=–0.736)以及零星多年冻土区(r=–0.522)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降水是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r=–0.498)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3)在不同的多年冻土退化阶段,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在多年冻土退化初期,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增加植被覆盖,降水量的增加则会阻碍植被生长;随着多年冻土退化,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会阻碍植被生长,降水量的增加则会促进植被生长。

期刊论文 2024-10-10

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加剧,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挑战,了解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冻土退化阶段的植被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年冻土分布图,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理念,划分了不同的多年冻土带,探讨了2014-2023年多年冻土退化不同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NDVI值呈下降趋势,下降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零星多年冻土区>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2)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不同,气温是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r=–0.736)以及零星多年冻土区(r=–0.522)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降水是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r=–0.498)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3)在不同的多年冻土退化阶段,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在多年冻土退化初期,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增加植被覆盖,降水量的增加则会阻碍植被生长;随着多年冻土退化,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会阻碍植被生长,降水量的增加则会促进植被生长。

期刊论文 2024-10-10

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随着全球变暖,蒙古高原多年冻土退化加剧,多年冻土区植被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威胁。面对这一挑战,了解气候变化下蒙古高原不同冻土退化阶段的植被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多年冻土分布图,依据“空间代替时间”的理念,划分了不同的多年冻土带,探讨了2014-2023年多年冻土退化不同阶段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NDVI值呈下降趋势,下降所占面积比例依次为零星多年冻土区>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2)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不同,气温是孤岛和稀疏多年冻土区(r=–0.736)以及零星多年冻土区(r=–0.522)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降水是连续和不连续多年冻土区(r=–0.498)植被生长的主控因子。(3)在不同的多年冻土退化阶段,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不相同。在多年冻土退化初期,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生长,增加植被覆盖,降水量的增加则会阻碍植被生长;随着多年冻土退化,地表温度和气温升高会阻碍植被生长,降水量的增加则会促进植被生长。

期刊论文 2024-10-10

植被返青期是植被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之一,探究植被返青期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将积雪与气温、降水等结合,从而探讨植被返青期影响机制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研究基于MODIS NDVI、积雪产品以及ERA-5再分析等数据,采用累计NDVI的Logistic曲线曲率极值法、趋势分析、相关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等方法,探究2001~2018年蒙古高原植被返青期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气候、积雪、土壤水变化的响应机制。主要结果表明:近18 a蒙古高原植被返青期平均在123 d左右,整体呈现出不显著推迟趋势。其中西南地区和大兴安岭地区返青期最早,萨彦岭和杭爱山返青期最晚。蒙古高原返青期与积雪覆盖度、积雪日期、积雪终日呈显著正相关的区域均>30%,与融雪期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的区域>25%,与积雪期降水、土壤水分及积雪初日的相关性较弱。研究得到积雪对于植被返青期的影响显著,其因子敏感度排序为:积雪覆盖度(0.467)>积雪日期(0.184)>融雪期温度(0.113)>积雪终日(0.028)。

期刊论文 2024-01-09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2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