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9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为深入理解高寒干旱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并科学指导当地水资源管理和利用,于2019年开展格尔木河水H-O稳定同位素和Cl-浓度月变化特征研究,探究河水补给来源,利用MixSIAR模型定量分析河水初始来源贡献,利用瑞利分馏模型评估蒸发程度。结果显示:(1)7月份河水δ2H、δ18O值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但其Cl-浓度较低;(2)不同月份河水δ2H、δ18O值均在小南川最低、野牛沟较高,自纳赤台起随流向逐渐升高,Cl-浓度自小南川最低递增至东支最高;(3)河水δ2H-δ18O关系点落在当地大气降水线右下方且lc-excess值最低达到-19.3‰。同位素高程效应分析表明,河水补给平均高度>4700m。MixSIAR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各月份冰川融水和地下水为河流主要补给源,其中,7月份降水补给比例增高。瑞利模型评估发现,河流蒸发损失平均在9%左右,下游东支蒸发损失最高,达25%以上。这一结果与lc-...

期刊论文 2025-06-05

[目的]探讨不同无机材料的透水性和地表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以期为解决冻土区因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水分下渗困难、蒸散量增加等问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无机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及反射特性等基本物理性质;设置了3种降雨强度条件,研究材料在不同使用厚度下的透水性能;开展蒸发试验,探究了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水分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1)材料间的干湿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及反射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玻璃轻石J1、玻璃轻石J2及陶粒3种材料通气性和持水性较适中;(2)在透水性能方面,火山石、麦饭石、陶粒、玻璃轻石J1及玻璃轻石J2性能较优,且材料透水性与雨强、使用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1);(3)在蒸发抑制性能方面,玻璃轻石J1、玻璃轻石J2、陶粒、火山石及膨胀珍珠岩可显著降低土壤累积蒸发量(p<0.05)。[结论]不同材料之间物理特性(微观结构、反射率等)差异明显,玻璃轻石...

期刊论文 2024-12-12 DOI: 10.13869/j.cnki.rswc.2025.02.025

[目的]探讨不同无机材料的透水性和地表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以期为解决冻土区因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水分下渗困难、蒸散量增加等问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无机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及反射特性等基本物理性质;设置了3种降雨强度条件,研究材料在不同使用厚度下的透水性能;开展蒸发试验,探究了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水分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1)材料间的干湿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及反射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玻璃轻石J1、玻璃轻石J2及陶粒3种材料通气性和持水性较适中;(2)在透水性能方面,火山石、麦饭石、陶粒、玻璃轻石J1及玻璃轻石J2性能较优,且材料透水性与雨强、使用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1);(3)在蒸发抑制性能方面,玻璃轻石J1、玻璃轻石J2、陶粒、火山石及膨胀珍珠岩可显著降低土壤累积蒸发量(p<0.05)。[结论]不同材料之间物理特性(微观结构、反射率等)差异明显,玻璃轻石...

期刊论文 2024-12-12 DOI: 10.13869/j.cnki.rswc.2025.02.025

[目的]探讨不同无机材料的透水性和地表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以期为解决冻土区因矿产资源开采所造成的水分下渗困难、蒸散量增加等问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无机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及反射特性等基本物理性质;设置了3种降雨强度条件,研究材料在不同使用厚度下的透水性能;开展蒸发试验,探究了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水分蒸发特性的影响。[结果](1)材料间的干湿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及反射率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玻璃轻石J1、玻璃轻石J2及陶粒3种材料通气性和持水性较适中;(2)在透水性能方面,火山石、麦饭石、陶粒、玻璃轻石J1及玻璃轻石J2性能较优,且材料透水性与雨强、使用厚度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1);(3)在蒸发抑制性能方面,玻璃轻石J1、玻璃轻石J2、陶粒、火山石及膨胀珍珠岩可显著降低土壤累积蒸发量(p<0.05)。[结论]不同材料之间物理特性(微观结构、反射率等)差异明显,玻璃轻石...

期刊论文 2024-12-12 DOI: 10.13869/j.cnki.rswc.2025.02.025

基于地源热泵的人工供热方法是寒区路基冻害防控的一种新措施。该文建立路基专用热泵的稳态热力计算模型,用于热泵选型匹配与优化设计。建立主要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的结构参数与环境参数、制冷剂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子模型间耦合方法,基于Python语言编制程序。首先,选择压缩机和制冷剂类型,拟定供热温度和集热温度;然后,依次调用4个子程序,以部件目标参数的计算值与拟定值是否相等为收敛判据,以制冷剂状态参数的计算值与拟定值是否相等为终止判据。循环计算收敛时对应的部件结构参数即为优化结果。文中选择准池铁路某冻害路基设计供热方案,验证程序可靠性。结果表明,热泵性能达到预设水平,保证了路基供热方案的有效性。

期刊论文 2024-01-23 DOI: 10.13334/j.0258-8013.pcsee.231276

基于地源热泵的人工供热方法是寒区路基冻害防控的一种新措施。该文建立路基专用热泵的稳态热力计算模型,用于热泵选型匹配与优化设计。建立主要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蒸发器的结构参数与环境参数、制冷剂状态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提出子模型间耦合方法,基于Python语言编制程序。首先,选择压缩机和制冷剂类型,拟定供热温度和集热温度;然后,依次调用4个子程序,以部件目标参数的计算值与拟定值是否相等为收敛判据,以制冷剂状态参数的计算值与拟定值是否相等为终止判据。循环计算收敛时对应的部件结构参数即为优化结果。文中选择准池铁路某冻害路基设计供热方案,验证程序可靠性。结果表明,热泵性能达到预设水平,保证了路基供热方案的有效性。

期刊论文 2024-01-23 DOI: 10.13334/j.0258-8013.pcsee.231276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9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