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6

我国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存在大量冻融土与雷暴共存区域,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接地性能。首先,分析了冻融土的导电机理,构建了冻融土的导电模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冻融土电阻率与电击穿特性试验平台;最后,对我国4种冻土区典型土壤和细砂进行试验,测量土壤电阻率、临界击穿场强随水热条件变化数据,并分析变化产生的本质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热条件对冻融土电阻率和临界击穿场强的影响可分为冻土段、冻融土混合段和融土段;电阻率ρ和临界击穿场强Ec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只在冻融土混合段发生跳变。

期刊论文 2024-05-08

我国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存在大量冻融土与雷暴共存区域,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接地性能。首先,分析了冻融土的导电机理,构建了冻融土的导电模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冻融土电阻率与电击穿特性试验平台;最后,对我国4种冻土区典型土壤和细砂进行试验,测量土壤电阻率、临界击穿场强随水热条件变化数据,并分析变化产生的本质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热条件对冻融土电阻率和临界击穿场强的影响可分为冻土段、冻融土混合段和融土段;电阻率ρ和临界击穿场强Ec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只在冻融土混合段发生跳变。

期刊论文 2024-05-08

我国冻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存在大量冻融土与雷暴共存区域,直接影响电力系统接地性能。首先,分析了冻融土的导电机理,构建了冻融土的导电模型;其次,设计并搭建了冻融土电阻率与电击穿特性试验平台;最后,对我国4种冻土区典型土壤和细砂进行试验,测量土壤电阻率、临界击穿场强随水热条件变化数据,并分析变化产生的本质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水热条件对冻融土电阻率和临界击穿场强的影响可分为冻土段、冻融土混合段和融土段;电阻率ρ和临界击穿场强Ec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只在冻融土混合段发生跳变。

期刊论文 2024-05-08

为寻找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材料,从某炼油厂冻融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以腐殖酸(HA)吸附态PAHs为碳源和能源且生长良好的耐低温真菌(命名为JDR7),经鉴定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并研究了其对冻融土壤中HA吸附态PAHs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42d,JDR7对冻融土壤中Pyr和Ba P的降解率分别为68.13%和59.51%。加入HA后,42d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3.8%和12.3%;降解初期加入HA可显著提高Pyr和Ba P的降解速率,第一周降解速率分别提高29.69%和32.93%,后期促进降解效果减弱。该研究为北方寒冷地区土壤P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新的修复材料。

期刊论文 2023-10-13 DOI: 10.13612/j.cnki.cntp.2023.17.027

为寻找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材料,从某炼油厂冻融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以腐殖酸(HA)吸附态PAHs为碳源和能源且生长良好的耐低温真菌(命名为JDR7),经鉴定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并研究了其对冻融土壤中HA吸附态PAHs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42d,JDR7对冻融土壤中Pyr和Ba P的降解率分别为68.13%和59.51%。加入HA后,42d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3.8%和12.3%;降解初期加入HA可显著提高Pyr和Ba P的降解速率,第一周降解速率分别提高29.69%和32.93%,后期促进降解效果减弱。该研究为北方寒冷地区土壤P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新的修复材料。

期刊论文 2023-10-13 DOI: 10.13612/j.cnki.cntp.2023.17.027

为寻找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有机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材料,从某炼油厂冻融土壤中筛选出一株以腐殖酸(HA)吸附态PAHs为碳源和能源且生长良好的耐低温真菌(命名为JDR7),经鉴定为高山被孢霉(Mortierella alpina),并研究了其对冻融土壤中HA吸附态PAHs的降解动态,用Michaelis-Menton和Monod动力学模型对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经42d,JDR7对冻融土壤中Pyr和Ba P的降解率分别为68.13%和59.51%。加入HA后,42d的降解率分别提高13.8%和12.3%;降解初期加入HA可显著提高Pyr和Ba P的降解速率,第一周降解速率分别提高29.69%和32.93%,后期促进降解效果减弱。该研究为北方寒冷地区土壤PAHs污染微生物修复提供新的修复材料。

期刊论文 2023-10-13 DOI: 10.13612/j.cnki.cntp.2023.17.027

为研究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性质,采用应变式直剪仪分别开展了3种含水率条件下冻结和常温环境粉质黏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常温和冻结环境、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剪应力-位移曲线呈现明显的四阶段分布;影响其界面性质的因素为冻结情况、土壤含水率、法向压力;常温土-混凝土的剪切曲线呈弹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过程存在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始终小于正融土剪切强度;剪切过程的平稳阶段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相比其他阶段偏小。

期刊论文 2021-12-08 DOI: 10.16186/j.cnki.1673-9787.2019080025

为研究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性质,采用应变式直剪仪分别开展了3种含水率条件下冻结和常温环境粉质黏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常温和冻结环境、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剪应力-位移曲线呈现明显的四阶段分布;影响其界面性质的因素为冻结情况、土壤含水率、法向压力;常温土-混凝土的剪切曲线呈弹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过程存在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始终小于正融土剪切强度;剪切过程的平稳阶段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相比其他阶段偏小。

期刊论文 2021-12-08 DOI: 10.16186/j.cnki.1673-9787.2019080025

为研究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力学性质,采用应变式直剪仪分别开展了3种含水率条件下冻结和常温环境粉质黏土-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分析了不同含水率、常温和冻结环境、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粉质黏土-混凝土界面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剪应力-位移曲线呈现明显的四阶段分布;影响其界面性质的因素为冻结情况、土壤含水率、法向压力;常温土-混凝土的剪切曲线呈弹塑性变形,没有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过程存在明显峰值。正融土-混凝土界面剪切强度始终小于正融土剪切强度;剪切过程的平稳阶段黏聚力和内摩擦角相比其他阶段偏小。

期刊论文 2021-12-08 DOI: 10.16186/j.cnki.1673-9787.2019080025

针对季节冻土区路基填土春融时常处于强度不稳定的状态,根据季节冻土特性选取冻结温度、融化温度、围压、含水率4种影响因素,对张家口季节冻土区粉质黏土进行了模拟正融土的常规三轴试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给出了4种影响因素对强度的敏感性排序。结果表明:含水率、融化温度、冻结温度的敏感性超过60%,需要重点考虑。9%含水率时,土样强度较高,发生脆性破坏,随着含水率的增大,向延性破坏转变;融化温度主要影响土体剪切过程中融化速度和排水固结的速度,温度越低,土样强度越高;冻结温度通过改变土颗粒和冰晶体的胶结程度来影响强度,冻结温度越低,胶结作用越强,但低于-10℃后,强度增长缓慢;围压越大,土体强度越大,不同围压影响下,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和走势却大致相同,分析结果可为季节冻土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论文 2020-11-25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6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