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太平洋对流振荡(Indo-Pacific convection oscillation,IPCO)是发生在北印度洋和西北太平洋之间的反位相对流振荡。已有研究表明,IPCO与东亚夏季风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引起IPCO年际变化的物理成因还没有被讨论过,其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也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项目拟利用观测资料,通过资料统计和动力诊断,并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围绕IPCO这个中心,研究引起IPCO年际变化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讨论IPCO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此项目对我们进一步理解IPCO的活动规律,以及提高对东亚夏季气候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2016-01第四纪冰期造成的海岸带栖息环境急剧变更对北半球生物区系的形成和演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该重大气候事件协同其它重要的地理和环境因素(海区间缺乏天然屏障、物种扩散能力、近岸多向的海流)使得海洋生物的时空演化模式与多样性分布复杂而多样。本项目以在亚洲-西北太平洋呈同域分布的四种马尾藻(羊栖采、鼠尾藻、海蒿子和匐枝马尾藻)为研究对象,运用进化遗传学、分子系统地理学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位模拟的多学科整合方法,目的在于:1)全面解析亚洲-西北太平洋地区马尾藻遗传多样性的时空分布模式与规律,结合分子、生态、地质和古环境数据,揭示它们自第四纪冰期以来的地理演化历史和动力学过程;2)探讨冰期、海流、生物学特性对马尾藻属地理分布的影响机制,推断一些潜在的冰期避难所,评估气候、环境和生物因子对海藻遗传多样性影响的协作关系。本项目既能丰富海洋生物进化地理学理论,又能为重要海藻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指导。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