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冻融循环是寒冷地区建筑结构遭受的破坏作用之一,抗冻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寒冷地区混凝土的抗冻性能,试验从纤维掺量展开研究,设计不同的冻融循环次数,探索不同的玻璃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影响显著;当玻璃纤维含量小于1.5%时,随着玻璃纤维掺量的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逐渐增强;纤维掺量1.5%时增强效果最佳,20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12.5%,质量损失2.1%,两者均为普通混凝土的60%左右;掺量为2%,玻璃纤维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增强作用减弱。综合考虑,纤维掺量不宜超过1.5%。
为了提高寒冷地区公路路基工程用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评价指标,重点考察了混凝土的水灰比、粉煤灰掺量以及引气剂掺量对其抗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抗冻性能相对就越差;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对越差;而混凝土中的引气剂掺量越大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对越好。当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35、未掺粉煤灰、引气剂的掺量为2 kg·m-3时,混凝土试件经过100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仅为0.12%,而相对动弹性模量则仍能达到70.5%,混凝土的抗冻能力较强。建议在寒冷地区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掺量,提高引气剂等外加剂的掺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寒冷地区公路路基工程用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寒冷地区公路路基工程用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以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评价指标,重点考察了混凝土的水灰比、粉煤灰掺量以及引气剂掺量对其抗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抗冻性能相对就越差;混凝土中粉煤灰的掺量越大,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对越差;而混凝土中的引气剂掺量越大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对越好。当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35、未掺粉煤灰、引气剂的掺量为2 kg·m-3时,混凝土试件经过100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仅为0.12%,而相对动弹性模量则仍能达到70.5%,混凝土的抗冻能力较强。建议在寒冷地区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掺量,提高引气剂等外加剂的掺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寒冷地区公路路基工程用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鉴于高寒地区混凝土冻融循环频繁、易冻坏,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是关键。阐述了对高寒地区道面混凝土抗冻性能进行的研究,重点研究了道面混凝土水胶比、砂率、胶材用量和含气量对其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道面混凝土设计指标和现场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增加胶材用量、降低水胶比、砂率和含气量均有利于道面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据此设计的道面混凝土抗冻等级能够达到F300。研究成果对高寒地区道面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鉴于高寒地区混凝土冻融循环频繁、易冻坏,因此,如何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是关键。阐述了对高寒地区道面混凝土抗冻性能进行的研究,重点研究了道面混凝土水胶比、砂率、胶材用量和含气量对其抗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道面混凝土设计指标和现场施工性能的前提下,增加胶材用量、降低水胶比、砂率和含气量均有利于道面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据此设计的道面混凝土抗冻等级能够达到F300。研究成果对高寒地区道面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在两种黏性土中分别掺入不同配合比的阻水剂,制备成试样,进行吸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和不同次数冻融循环条件后的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性指数大于15的黏性土中掺入15%的胶凝剂+配合比为1%~2%的阻水剂,改良土的吸水率是未加阻水剂的10%~20%。改良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衰减较小,24次冻融循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率在10%以内,而未改良土强度损失率高达50%以上。另外,含阻水剂的改良土试样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变化率均小于5%。
通过在两种黏性土中分别掺入不同配合比的阻水剂,制备成试样,进行吸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和不同次数冻融循环条件后的力学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性指数大于15的黏性土中掺入15%的胶凝剂+配合比为1%~2%的阻水剂,改良土的吸水率是未加阻水剂的10%~20%。改良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衰减较小,24次冻融循环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损失率在10%以内,而未改良土强度损失率高达50%以上。另外,含阻水剂的改良土试样受多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变化率均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