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冻害是制约喀什石榴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通过对喀什市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22年冬季的气象资料分析以及历史冻害发生年份调查,研究石榴越冬期不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合历年冻害发生年份气象要素的变化,阐明石榴越冬期冻害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石榴越冬期造成冻害的气象指标。结果表明:越冬期极端日最低气温、低温持续日数、最低气温的降温幅度和冬季积雪深度为影响喀什石榴安全越冬的冻害气象指标。研究以期为喀什石榴安全越冬防寒技术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低温冻害是制约喀什石榴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通过对喀什市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22年冬季的气象资料分析以及历史冻害发生年份调查,研究石榴越冬期不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合历年冻害发生年份气象要素的变化,阐明石榴越冬期冻害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石榴越冬期造成冻害的气象指标。结果表明:越冬期极端日最低气温、低温持续日数、最低气温的降温幅度和冬季积雪深度为影响喀什石榴安全越冬的冻害气象指标。研究以期为喀什石榴安全越冬防寒技术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低温冻害是制约喀什石榴产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通过对喀什市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22年冬季的气象资料分析以及历史冻害发生年份调查,研究石榴越冬期不同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结合历年冻害发生年份气象要素的变化,阐明石榴越冬期冻害发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石榴越冬期造成冻害的气象指标。结果表明:越冬期极端日最低气温、低温持续日数、最低气温的降温幅度和冬季积雪深度为影响喀什石榴安全越冬的冻害气象指标。研究以期为喀什石榴安全越冬防寒技术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基于长白山人参核心种植区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参种植区越冬期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气候特征,以期为人参越冬冻害防御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长白山人参种植区越冬期间平均气温为-10.3~-6.1℃,平均最高气温为-3.7~0.5℃,平均最低气温为-16.1~-11.3℃,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3.2~-27.5℃,平均降水量为49.4~276.4 mm,平均日照时数多为840~895 h。从年际变化情况看,气温和降水量呈不同程度升高或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长白山人参越冬期最大冻土深度多在66.1~130.0 cm,最大冻土深度出现时间多在2月中旬—3月中旬;土壤平均冻结时间多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化通时间多在4月上旬—5月下旬,封冻期为143~221 d。最大积雪深度多在27.2~52.0 cm,积雪覆盖时间多为110~135 d。人参越冬期最冷时段5 cm土壤极端最低地温多在-17.1~-9.7℃,5~20 cm各层地温多在-13.0~0.0℃。
基于长白山人参核心种植区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参种植区越冬期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气候特征,以期为人参越冬冻害防御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长白山人参种植区越冬期间平均气温为-10.3~-6.1℃,平均最高气温为-3.7~0.5℃,平均最低气温为-16.1~-11.3℃,平均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3.2~-27.5℃,平均降水量为49.4~276.4 mm,平均日照时数多为840~895 h。从年际变化情况看,气温和降水量呈不同程度升高或增加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长白山人参越冬期最大冻土深度多在66.1~130.0 cm,最大冻土深度出现时间多在2月中旬—3月中旬;土壤平均冻结时间多在10月中旬—11月中旬,化通时间多在4月上旬—5月下旬,封冻期为143~221 d。最大积雪深度多在27.2~52.0 cm,积雪覆盖时间多为110~135 d。人参越冬期最冷时段5 cm土壤极端最低地温多在-17.1~-9.7℃,5~20 cm各层地温多在-13.0~0.0℃。
为研究寒冷期温度变化及终霜冻变化特征对石河子地区葡萄产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利用石河子地区1964—2022年气象资料和葡萄物候期资料,应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季气温变化及终霜冻对葡萄的影响,评价了霜冻致灾风险强度。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1—2月土层厚度为40 cm的地温 40 cm。1—2月平均最低气温对葡萄萌芽期影响显著。葡萄4月中旬开墩上架终霜冻风险为79.7%;5月1日之后的终霜冻风险为25.4%。葡萄终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平均为47.5%,重度致灾(70%
为研究寒冷期温度变化及终霜冻变化特征对石河子地区葡萄产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利用石河子地区1964—2022年气象资料和葡萄物候期资料,应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季气温变化及终霜冻对葡萄的影响,评价了霜冻致灾风险强度。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1—2月土层厚度为40 cm的地温 40 cm。1—2月平均最低气温对葡萄萌芽期影响显著。葡萄4月中旬开墩上架终霜冻风险为79.7%;5月1日之后的终霜冻风险为25.4%。葡萄终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平均为47.5%,重度致灾(70%
本文利用英吉沙国家一般气象站2001—2019年的基本气象资料及巴旦姆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冻害调查资料,采用花芽受冻率及产量分析,结合相关气象要素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英吉沙巴旦姆越冬期间导致花芽冻害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英吉沙,冬季最低气温及其持续日数、最低地表温度、冻土深度对巴旦姆花芽受冻造成影响较大,最大积雪深度及积雪持续日数的长短、冬季降水量的影响不太明显。其中当最低气温为-23℃~-18℃,其持续日数的长短、地表最低温度是导致英吉沙巴旦姆在越冬期间花芽受冻最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利用英吉沙国家一般气象站2001—2019年的基本气象资料及巴旦姆物候期观测资料和冻害调查资料,采用花芽受冻率及产量分析,结合相关气象要素的数理统计方法,对英吉沙巴旦姆越冬期间导致花芽冻害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英吉沙,冬季最低气温及其持续日数、最低地表温度、冻土深度对巴旦姆花芽受冻造成影响较大,最大积雪深度及积雪持续日数的长短、冬季降水量的影响不太明显。其中当最低气温为-23℃~-18℃,其持续日数的长短、地表最低温度是导致英吉沙巴旦姆在越冬期间花芽受冻最严重的主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