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跃动是多种冰川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近年来与冰川跃动相关的冰崩、冰川垮塌、冰川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使其成为国际国内冰川学研究的热点。依据对现有文献的统计发现,全球总计约有1 850条跃动冰川,主要分布于环北极地区和亚洲高山区,其中我国西部约有跃动冰川146条。跃动冰川可通过其特殊的表面形态标志,跃动前后冰川末端位置、表面高程和运动速度的变化,以及跃动产生的地貌学和沉积学特征来进行鉴别。跃动冰川的特殊运动模式主要由其内部和底床特性决定,包括冰内/冰下的热力学、水力学与形变等参数及变化过程等。现有大多数跃动冰川研究是基于各类遥感技术,主要着眼于跃动冰川表面变化,并据其对冰川跃动的可能机制进行分析。由于遥感方法精度有限且受天气、地形条件等的制约,同时无法获取冰内/冰下关键参数,因此野外现场观测在这些参数获取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受限于冰内/冰下参数野外观测数据的缺乏,目前对冰川跃动机理的认识仍局限于早期提出的水力学和热力学两种机制,无法解释同一区域具备不同跃动机制的冰川共存,以及部分冰川跃动从冰川下部发起等问题。同时,在气候变化对跃动冰川的影响研究以及冰川跃动的模拟和预测等...
音苏盖提冰川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山谷冰川,且该冰川为跃动冰川,研究跃动冰川运动特征对预警冰川跃动导致的冰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对2018—2021年Landsat-8影像,运用光学影像特征追踪方法提取音苏盖提冰川表面流速,评估流速不确定性,并分析该冰川流速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音苏盖提冰川表面流速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音苏盖提南支流流速远大于其北支流(西)流速,而在2019年6月—2021年11月期间,呈现与之前完全相反的空间特征,这主要是北支流(西)流速在2019年6月突增导致。根据2018—2021流速变化结果发现,北支流(西)在2019年6月发生跃动,至2021年11月仍处于跃动期,该支流冰川末端在2020年8月—2021年9月期间,约向主冰川推进320m;南支流在研究时间段内流速一直很大,最大流速达到441m·a-1;音苏盖提冰川北支流(东)流速在2021年7月突增,该支流可能发生跃动;音苏盖提冰川主冰川流速在南支流汇入和两条北支流发生跃动后明显增大。此外,该区域主冰川及各支流冰川流速最大值的高程分布存在时空差异...
高亚洲地区包含了青藏高原与相邻的高山高原地区,是地球两极地区以外冰川发育最多的地区。自20世纪末期起,全球变暖致使高亚洲地区的山地冰川消融剧烈,直接诱发了许多冰川相关灾害事件。冰川跃动作为冰川灾害的一种,有着突发性、隐蔽性、难探测性等特点,近来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但高亚洲地区跃动冰川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仍是研究空白,亟需相应数据集填补。本团队通过配准及差分覆盖全部高亚洲地区的两批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结合其他冰川表面高程变化数据以及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历史光学遥感影像,确认了高亚洲地区457条跃动冰川,其中包含362条在研究期内发生跃动的冰川和95条可能的跃动冰川。本数据集包含表述各跃动冰川位置、轮廓及相关属性信息的矢量文件,以及带有跃动判定依据的描述文件。本数据集可作为深入研究高亚洲地区冰川跃动的基础数据,也可作为该地区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的参考资料,还可为预防冰川跃动造成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可靠的研究支撑。
中巴经济走廊横穿现代冰川广泛分布的喀喇昆仑山和部分帕米尔山区,上游各类冰川相关灾害(如冰川洪水/泥石流、冰川跃动、冰缘崩塌/滑坡以及冰川阻塞湖溃决洪水等)在众多山地灾害中尤其突出,对中巴公路及其沿线基础设施、人类活动日益构成威胁。本研究针对中巴经济走廊中国新疆喀什–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区段,在充分挖掘已公开发布的各类数据集的基础上,收集了上游冰川作用区的相关灾害调查数据、历史典型灾害事件、跃动冰川信息以及中巴公路沿线的潜在冰川洪水/泥石流沟的空间信息数据,对不同来源的冰川、冰湖相关灾害(事件)数据集进行了汇总整编。本数据集包含:(1)中巴经济走廊沿线上游流域分级及冰川、冰湖、水系等基础数据集;(2)跃动冰川分布数据集;(3)冰川堰塞湖历史溃决事件分布数据集;(4)中巴公路沿线冰川洪水/泥石流沟分布数据集;(5)中巴经济走廊沿线上游山体滑坡点分布数据集;(6)中巴经济走廊及周边历史时期地震活动数据集。本数据集可用于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区域冰川相关灾害风险分析和评估研究,为中巴走廊建设提供基础科学数据支撑,数据集的流域统计结果也可为流域尺度的冰川水资源变化及灾害风险管理提供数据参考。
2015年5月东帕米尔高原克拉牙依拉克冰川(38°35′6″N–38°44′48″N,75°7′47″E–75°22′29″E)发生跃动,给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损失。加强对跃动冰川的监测和分析,对冰川跃动机理和灾害预警预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收集了冰川跃动期间Landsat 8影像,基于特征匹配法提取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2015年4月13日至7月11日表面运动速度数据集(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空间分辨率为240 m,冰川运动速度误差最高为±0.42 m d-1。根据跃动前后的2013年和2015年两期质量较好的ASTER立体像对数据生成的DEM,提取了克拉牙依拉克冰川高程变化数据(GeoTIFF格式,32位浮点型),空间分辨率为30 m,经非冰川区域的高程残差统计,冰川高程变化误差为±0.7 m。本数据集可以作为跃动冰川的本底调查资料,也可以作为冰川动力学模型的输入,为冰川跃动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另外,跃动冰川的监测结果有助于冰川灾害预警预报研究,为中巴经济走廊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