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5

为分析季节性冻土区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本文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优势,分析了具体的施工工艺。结果表明,季节性冻土区的冻融循环会导致沥青路面出现裂缝、车辙等病害,严重影响其使用性能和寿命。传统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已难以满足施工要求,而全厚式长寿命沥青路面则可有效解决相关工艺不足,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期刊论文 2025-04-01

为了探索高寒地区沥青路面铺筑短期对冻土层温度场的影响,通过对路面各结构层材料进行热传导试验和碎石空隙率试验,得出不同结构层的热力学参数,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二维冻土温度场模型,分析了沥青路面在4月、7月和10月份铺筑短期对冻土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沥青路面铺筑短期的热效应使得冻土温度场呈梯形分布。其中,7月份铺筑路面造成冻土层温度上升最高可达2.13℃,冻土0℃等温线下降深度大于0.78 m,最不利于冻土的温度稳定性。为此,基于弯沉等效思想在路基顶面通过铺设碎石层进行温度改善和刚度补偿设计,结果显示:铺设1.0 m厚的碎石层,路基和冻土层温度下降1.89~27.22℃,0℃等温线抬升0.54~1.95 m,路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可提升至125~180 MPa,以上可为高寒冻土地区的公路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5-01-14 DOI: 10.19782/j.cnki.1674-0610.2024.06.013

为研究多年冻土地区公路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采用FWD法、路面钻芯和人工调查等多种手段,对国道214公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强度、破损状况进行了检测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国道214公路左、右幅行车道路面平均弯沉代表值分别为31.5(0.01 mm)和37.5(0.01 mm),表明右侧受通往玉树地区的重载交通影响,路面强度衰减较快。全线沥青路面平均弯沉代表值最大为100(0.01 mm),最小不到5(0.01 mm),与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差异性发育和冻胀融沉强度相关。国道214公路全线路面平整度良、中、次、差路段分别达到24.6%、32.1%、6.3%和37%,而路面破损状况良、中、差路段分别为61.6%、26.8%和11.6%,对行车舒适度影响较大,行车安全性影响相对较小。路面钻芯表明结构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是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强度降低和病害产生的根本原因。研究成果为多年冻土地区沥青路面的设计与养护提供了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4-11

为提高砂砾路面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针对祁连山地区多年冻土砂砾路面裂缝问题,对有效治理砂砾路面裂缝的措施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路面裂缝的危害;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多年冻土砂砾路面裂缝类型及成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期提高祁连山地区多年冻土砂砾路面裂缝病害治理效果。

期刊论文 2023-12-26

为提升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水平,避免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沥青路面在重交通荷载作用下产生温缩开裂病害,影响行车安全性和舒适度。本文分析了季节性冻土地区重交通沥青路面的轴载计算方法、路面结构设计原则、沥青路面层数和层厚确定方法,并推荐了路面结构组合。同时,以某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公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车辆轴载对路面弯沉、剪切力及基底拉应力的影响,以评价路面结构设计效果。

期刊论文 2023-11-15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23.30.016

我国多年冻土分布广泛,包括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西部山区。由于多年冻土是一类特殊的地质体,其对水和温度的变化极为敏感。基于此,首先对冻土地区路基病害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然后从冻土地基的工作特性、病害成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治理方案,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期刊论文 2023-09-14 DOI: 10.16248/j.cnki.11-3723/u.2023.24.023

为研究川藏季节性冻土地区冬季隧间路段沥青路面温度场变化规律,基于康定地区的现场温度观测数据,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隧间钢桥段和路基段进行了温度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间钢桥段和路基段路面结构温度分布特征有所差异;增大风速与考虑太阳辐射均使路面温度场变化幅度变大,风速从0.0 m/s升高到2.0 m/s,钢桥段和路基段路表最低温度分别下降了2.40℃和2.29℃,但温度变化速率随风速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受日照时间越长,温度振幅越大,但路基段温度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钢桥段;不考虑风速和太阳辐射条件下,在h=0 cm处钢桥段比路基段最低温度小0.44℃,因此在冬季更易发生结冰现象。相关研究结论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期刊论文 2023-06-15 DOI: 10.19922/j.1009-7767.2023.06.001

文中以宽幅沥青路面设计方案为例,通过将高液限土路基和上层填筑层融合为双层弹性体系,计算路基表面的竖向位移,将路基层间的结合条件大于荷载边界条件作为目标,计算路基顶面综合回弹模量参数,确定填筑材料的选择范围,实现对路面回弹弯沉的控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可以实现对路面回弹弯沉程度的有效控制。

期刊论文 2022-12-13

文章结合高原冻土区域的特点,阐述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意义,指出高原冻土区域的施工现状以及高原环境对现场施工造成的影响,并针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对策进行研究。

期刊论文 2022-03-09

利用传感器对新疆北部某冻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的温湿度进行实测研究,探讨最低温度、冻结深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温度与湿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路面温度存在周期性变化规律,而变化周期随着深度增加而延长,当深度>140 cm时,温度仅存在年度变化周期;最低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上升,0℃以下持续时间、平均降温速率、平均升温速率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平均降温速率与最低温度之间存在抛物线关系,平均升温速率与最低温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当温度跨越0℃时,土中含水率会发生突变,路基土中未冻水含量与负温度绝对值呈半对数关系,且受到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期刊论文 2022-02-2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2.01.005
  • 首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75条,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