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修筑公路,受地形、限制坡度、曲线半径等因素控制,不可避免地出现高填、深挖的路基形式,边坡稳定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以在建公路为依托,在研究传统路基边坡加固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以原有草皮或新种草皮作为高原公路护坡形式,经工程实践验证可行,为高原地区生态和建筑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态防护工程是永久性主动保护冻土的措施,能够降低路基内部温度,对提高冻土路基热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改善冻土区生态环境。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生态防护段在地表以下10、20、30、40 cm处平均温度较对比段降低了2.13、3.24、3.34、4.51℃,在整个冻融周期使进入土体热流减少,提高了该段路基的热稳定性;植被覆盖度为15%、25%、40%的生态防护段在距地表40 cm处其年平均降温为1.24、1.25、4.72℃。因此,在进行冻土路基以及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生态防护工程以保障其路基稳定性。
在公路工程中,路基边坡的稳定性非常关键。尤其在高原冻土区,有效的边坡防护是保证高原冻土区公路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前提。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高原冻土区路基边坡防护的几种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