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2

为探究微型水泥钢管桩在多年冻土地区的适应性,以某输油管道阀室建筑基础项目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桩基的承载模式及桩周土的回冻规律。研究表明,桩基荷载沉降曲线变形较缓,承载模式表现出摩擦桩特性,且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水泥入模温度5℃,施工完成后,桩周土体融化圈在第5d时达到峰值,第36d完全消失,桩周土体重新回冻;桩基水化热影响最大半径因位置差异而存在不同,桩周土体初始温度最高的位置影响半径最大,约为2.9倍桩径;与大直径桩基相比,微型水泥钢管桩的回冻时间和影响半径分别约为大直径桩基的1/4和1/3。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年冻土地区微型水泥钢管桩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期刊论文 2025-03-13

以室内冻土中钢管桩模型桩静载试验为例,介绍了冻土中钢管桩荷载传递函数的测试过程和计算方法,给出了一定条件下模型钢管桩桩身冻结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及桩端阻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并分析了流变效应对荷载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钢管桩桩侧冻结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及桩端阻力荷载传递函数曲线其线状大致分别程抛物线及直线;由于流变效应的影响,桩侧冻结应力及端阻应力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桩土相对位移和桩端下沉量开始5 h内随时间变化较大,但加载5 h后逐渐向稳定方向发展.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的桩土间的本构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07-04-0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