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5

“两路”精神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川藏、青藏公路筑路、护路伟大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红色文化基因、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两路”建成通车70周年之际,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深入研究“两路”精神的时代价值,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对加快西藏发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西藏和谐稳定、推动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论文 2025-02-19

在对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与使用的研究中发现,道路的延伸与扩展对沿线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川藏、青藏公路实现对地理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社会空间的高度重合与情感空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增进“五个认同”。特别是在交通强国战略持续推进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在“以路为媒”的结构框架下,阐释“两路”与“两路”精神连接祖国山河、推进各民族通达交融的双重要义,对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论文 2024-06-20

川藏、青藏公路修筑之前,西藏人民在与各民族交往交流过程中需要极力克服道路不畅通带来的阻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帮助各兄弟民族”,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两路”的建成通车。在这一过程中,各族人民携手努力,谱写了民族团结的西藏篇章。“两路”的通车,缩小了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了民族交往、增进了文化共识。深入挖掘“两路”精神中的民族团结思想内涵,探究“筑路”与“铸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各族民众憧憬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走向,深刻认识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论文 2024-06-20

道路基础设施对于国家建设、民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筑路理念和实践,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理念,致力于中国式现代化交通建设。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建设和完善,加快了各族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步伐,增进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夯实了政治统一和认同,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赓续筑路为人民的理念,辩证认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在特质,不断夯实道路基础设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

期刊论文 2024-06-05 DOI: 10.15958/j.cnki.gdxbshb.2024.03.09

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得以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十七条协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重要文献;川藏、青藏公路的修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重大举措;促进军民团结、民族交往交融的开荒种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的生产实践。

期刊论文 2021-12-13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5条  共5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