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大高铁是世界上首条投入运营的新建高寒季节性冻土地区高速铁路。通过对哈大高铁路基冻胀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研究了路基冻胀发展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路基冻胀发展包括初始波动、快速发展、稳定维持和融化回落期4个阶段,最大冻结深度普遍大于标准冻深;冻胀变形总体可控并趋于稳定,冻胀变形主要集中在表层级配碎石层,较高的路基含水率加剧了冻胀变形。建议后续路基冻胀防治应对设计冻深根据填料类别等因素进行修正,采用路基基床级配碎石掺水泥不冻胀整体结构,将冻胀观测结果作为沉降评估的重要依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的常见病害,并提出了多年冻土地区桥涵病害防治原则和主要防治对策。
研究目的:中俄输油管道穿越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的融沉及活动层的冻融对管道地基工程的破坏,将造成管基的不均匀变形,影响输油管道的安全。本文通过对中俄输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用以保证输油管道工程安全稳定的防治对策。研究结论:(1)在多年冻土区采用架空方式敷设输油管道,可极大地避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对输油管道安全的影响;(2)冻融差异变形是导致冻土地区管道变形破坏以及诱发管道病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小冻胀变形或融沉变形的绝对值来减缓管道在纵向方向差异变形上的剧烈程度均是输油管道克服变形破坏的有效途径;(3)在冻胀敏感性土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可采用管道保温、换填、管壁加厚等措施来消除或减弱管道轴向不均匀变形程度。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对环境热状态变化的敏感性大。为确保铁路安全稳定地运行 ,就要求及早对多年冻土地基状态及建筑在其上的铁路构筑物进行长期监测 ,深入、及时地发展和预测铁路沿线冻土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及其演变规律 ,系统地控制它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线路各构筑物产生不良作用 ,同时验证相关设计方案、结构形式、施工处理措施等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对冻融变形病害段的预测及工程措施分析评估 ,建立相应病害条件下的防治对策 ,以便在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后 ,多年冻土路基的稳定性能得到及时、主动和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