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21

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有降水、积雪融水和冰川融雪。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流域雪深、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季节性积雪的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3年期间雪深和径流量明显增加,雨季常出现在1990-1999年间,在此期间河域径流量增加显著,积雪深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在流域西北部、西部和南部显著,径流的长期变化趋势在流域西北部和东北部显著。积雪不是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夏季降水对以融雪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河流流域径流量变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4-28

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有降水、积雪融水和冰川融雪。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流域雪深、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季节性积雪的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3年期间雪深和径流量明显增加,雨季常出现在1990-1999年间,在此期间河域径流量增加显著,积雪深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在流域西北部、西部和南部显著,径流的长期变化趋势在流域西北部和东北部显著。积雪不是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夏季降水对以融雪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河流流域径流量变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4-28

河流的水源补给形式有降水、积雪融水和冰川融雪。通过分析塔里木河流域雪深、温度和降水资料,研究季节性积雪的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2003年期间雪深和径流量明显增加,雨季常出现在1990-1999年间,在此期间河域径流量增加显著,积雪深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在流域西北部、西部和南部显著,径流的长期变化趋势在流域西北部和东北部显著。积雪不是径流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夏季降水对以融雪水和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河流流域径流量变化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4-28

积雪在气候、土壤、生物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积雪资源的分布规律,本文对中国气象数据网2022—2023年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并结合不同影响因素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积雪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新疆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其中新疆的积雪区域主要集中在天山和新疆北部、西北部;内蒙古多雪区域主要集中在图里河、根河等地;黑龙江省的漠河市、抚远市等地都有丰富的积雪资源等。从空间上来看,中国积雪分布大体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规律。从时间分布来看,北部积雪地区的降雪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次年4月。

期刊论文 2024-01-24

积雪在气候、土壤、生物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积雪资源的分布规律,本文对中国气象数据网2022—2023年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并结合不同影响因素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积雪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新疆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其中新疆的积雪区域主要集中在天山和新疆北部、西北部;内蒙古多雪区域主要集中在图里河、根河等地;黑龙江省的漠河市、抚远市等地都有丰富的积雪资源等。从空间上来看,中国积雪分布大体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规律。从时间分布来看,北部积雪地区的降雪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次年4月。

期刊论文 2024-01-24

积雪在气候、土壤、生物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中国积雪资源的分布规律,本文对中国气象数据网2022—2023年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并结合不同影响因素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积雪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地区、新疆的北部和西部地区以及青藏高原地区;其中新疆的积雪区域主要集中在天山和新疆北部、西北部;内蒙古多雪区域主要集中在图里河、根河等地;黑龙江省的漠河市、抚远市等地都有丰富的积雪资源等。从空间上来看,中国积雪分布大体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规律。从时间分布来看,北部积雪地区的降雪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次年4月。

期刊论文 2024-01-24

利用1981年以来广西前汛期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指数、海温指数和积雪指数等资料,采用合成、相关计算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偏多时,500hPa副热带高压更强更大更偏西,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但东亚槽偏弱,西西伯利亚分裂西风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主要从西路、中路南下影响广西。外强迫因子中,NINO3.4、IOBW、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和西太副高强度、脊线和西伸脊点正相关,NAT则为反相关;IOBW、SIOD对东亚槽强度作用相反,IOBW正位相有利于东亚槽偏弱,SIOD正值则东亚槽偏强;TIOD、SIOD负值有利于贝湖至巴湖高度值低,不断分裂西风槽东移南下。因而不同的海温关键区分布形态和高原积雪面积配置引起500hPa影响系统的差异,从而造成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的差别。

期刊论文 2023-07-20 DOI: 10.19849/j.cnki.CN45-1356/P.2023.2.03

利用1981年以来广西前汛期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指数、海温指数和积雪指数等资料,采用合成、相关计算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偏多时,500hPa副热带高压更强更大更偏西,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但东亚槽偏弱,西西伯利亚分裂西风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主要从西路、中路南下影响广西。外强迫因子中,NINO3.4、IOBW、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和西太副高强度、脊线和西伸脊点正相关,NAT则为反相关;IOBW、SIOD对东亚槽强度作用相反,IOBW正位相有利于东亚槽偏弱,SIOD正值则东亚槽偏强;TIOD、SIOD负值有利于贝湖至巴湖高度值低,不断分裂西风槽东移南下。因而不同的海温关键区分布形态和高原积雪面积配置引起500hPa影响系统的差异,从而造成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的差别。

期刊论文 2023-07-20 DOI: 10.19849/j.cnki.CN45-1356/P.2023.2.03

利用1981年以来广西前汛期降水量、NCEP/NCAR再分析资料、英国Hadley中心海表面温度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的大气环流指数、海温指数和积雪指数等资料,采用合成、相关计算方法,分析了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偏多时,500hPa副热带高压更强更大更偏西,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但东亚槽偏弱,西西伯利亚分裂西风槽东移,引导冷空气主要从西路、中路南下影响广西。外强迫因子中,NINO3.4、IOBW、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和西太副高强度、脊线和西伸脊点正相关,NAT则为反相关;IOBW、SIOD对东亚槽强度作用相反,IOBW正位相有利于东亚槽偏弱,SIOD正值则东亚槽偏强;TIOD、SIOD负值有利于贝湖至巴湖高度值低,不断分裂西风槽东移南下。因而不同的海温关键区分布形态和高原积雪面积配置引起500hPa影响系统的差异,从而造成厄尔尼诺次年广西前汛期降水量的差别。

期刊论文 2023-07-20 DOI: 10.19849/j.cnki.CN45-1356/P.2023.2.03

利用1965—2018年延吉站的气温、降水、地表温度、冻土冻结日数等数据,采用合成分析,结合MannKendall检验、回归分析等数据统计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延吉市54年来的负积温以及冻土冻结日数年际变化特征、对负积温与冻土冻结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量化,并对突变后负积温降低但冻结日数依旧减少的原因进行了研究。Mann-Kendall检验表明突变发生于1992年,因此将整个时间序列划分为1965—1992和1993—2018两部分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突变发生前年负积温增温速率快,但冻土冻结日数减少速率慢;突变发生后年负积温增温速率慢,但冻土冻结日数减少速率快。冬季降水会呈现出保温作用,从而减少冻结日数。结果可以为农业生产制度及技术的改进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期刊论文 2022-07-12 DO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2.11.041
  • 首页
  • 1
  • 2
  • 3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21条,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