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土壤地下水石油类污染依然普遍且严重。季节性冻土区土壤经历冻-融-冻过程,石油类污染物与土壤地下水作用过程更为复杂。文章综述了冻融交替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吸附解吸、生物降解过程变化,为季节性冻土区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转化的研究治理提供支持。

期刊论文 2019-07-12 DO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19.03.019

选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12条河流样品进行分析,结合流域内植被类型、流量大小、多年冻土面积与河流溶解性有机碳(DOC)的质量浓度、化学组成、生物可利用性之间的关系及分解动力学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分别在高寒草甸(AM)、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ASM-AM)、高寒草甸-高寒草原(AM-AS)、高寒草甸-高寒草原-裸地(AM-AS-BL)为主的流域内,河流DOC的质量浓度依次为(5.17±0.21)、(5.02±0.50)、(3.55±0.25)和(2.79±0.41)mg·L-1,DOC的生物可降解性程度(BDOC)依次为(23.54±2.62)%、(23.66±3.31)%、(18.17±5.26)%和(11.72±15.56)%;相应地,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越小,河流DOC的芳香性程度越大,DOC的可生物降解性和降解速率随着降低,并且BDOC在培养的过程中的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原理;此外,连续多年冻土区河流的BDOC大于非连续多年冻土区的河流BDOC,大河的BDOC小于源头小河的BDOC.研究表明,流域内植被类型是影响多年冻土区河流BDOC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流量大小和多年冻土对BDO...

期刊论文 2017-12-01 DOI: 10.13227/j.hjkx.201709280

环境雌激素是在水循环过程中长期存在、难降解的一类典型内分泌干扰素,它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下可能导致动物内分泌紊乱及雌性化的趋势,因而对水体和生态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开发高效的吸附材料去除环境水体中的雌激素并明确其吸附机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课题针对典型雌激素的分子特征,基于聚合物与典型环境雌激素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从分子角度设计一种新型两亲嵌段共聚物,并通过绿色接枝具有包络能力的环糊精,促进其对环境雌激素的吸附。通过改变亲疏水嵌段比例,调节材料的亲疏水性;通过控制反应条件,调节环糊精的接枝量。结合现代纳米电纺技术,将合成的聚合物材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微纳孔结合的纳米纤维薄膜。以三种典型环境雌激素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确控制材料的分子组成和物理结构,从理化性质两方面共同阐明材料与环境雌激素的关系,进而推断吸附机理,为材料在深化处理水体中环境雌激素的应用奠定基础。

2016-01

生物降解与土著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及其变化密切相关.目前,对于东北冻土土壤中的适冷降解菌了解不足.新建成的中俄输油管道穿越中国东北的多年冻土区,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契机.实验利用454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加格达奇冻土活动层土壤在受控原油污染前后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污染后的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优势类群包括Alicyclobacillus、Sphingomonas、Nevskia以及Bacillus.群落以芳烃降解菌或者耐受油污环境的细菌为主.这种变化与原油(尤其是芳烃)组分的生态毒害作用有关.较高浓度的原油污染下,群落中可耐受油污环境的细菌丰度相对更高.

期刊论文 2014-12-05

为了筛选具有胆固醇降解作用的微生物,采用蛋黄培养基发酵法,对青藏高原冻土微生物的降胆固醇作用进行初步研究。从青藏高原海拔2 300~4 800 m的地区采集12个表层冻土样品,分离纯化得到164株细菌,并筛选出6株对蛋黄胆固醇具有降解效果的细菌,其胆固醇降解率分别为9.46%、9.42%、10.18%、7.79%、9.55%和9.96%。对这6株菌进行鉴定,根据其菌体、菌落形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认为其中的DR-209属于爱得华氏菌(Edwardsiella),其余5株均为沙雷氏菌(Serratia)。

期刊论文 2010-10-08

【中文摘要】本研究分实验室模拟和填埋场工程试验二部分前者是在24个特制的填埋场模拟装置中填入人工配制或实际生活垃圾,研究其表面沉降、营养物、重金属和污泥的加入、渗滤水循环与否寒区条件对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的影响;定义并推算了填埋场稳定化时间。后者是在上海垃圾填埋建造了一座面积为3000cm(2) 、深度为4m、填入10300吨垃圾的大型填埋场稳定化进程研究试验在基地。研究结果发现,营养物的加入能大大促进垃圾降解,从而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重金属和醋酸的作用则相反,污泥和渗滤水循环则无影响。在上海地区,垃圾高度为50cm的模拟填埋场,求得的稳定化时间为2年,若营养物存在,则可缩短至1年,而在寒区,该时间则大大延长。 工程试验结果与实验室基本吻合。

1994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8条  共8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