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为研究低矮平屋面风致雪迁移分布特性及质量输运规律,采用重密度石英砂颗粒模拟雪粒子,以三维平屋面建筑为研究对象,开展无降雪条件考虑来流风速(4.67~6.11 m/s)、屋面跨度(0.3~0.7 m)以及吹雪持时(150~600 s)变化的37组工况下风吹雪风洞试验。研究平屋面风吹雪迁移分布模式,量化分析吹雪质量输运随外界参数(参考风速、跨度以及吹雪持时)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屋面积雪在风场作用下具备明显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根据来流风速及吹雪持时的不同,中剖面积雪形态可简化为三折线和双折线两种分布模式。屋面的吹雪时均质量输运率随吹雪持时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且可采用屋面初始质量输运率和吹雪持时的负指数函数关系表示,而屋面初始质量输运率可进一步表示为饱和质量输运率与屋面跨度的函数,且大约与跨度的0.65次幂呈正比关系。对于饱和质量输运率,建议采用考虑来流风速以及雪颗粒启动临界风速影响的3次幂函数来表示。基于试验数据,得到了综合考虑参考风速、跨度以及吹雪持时等因素影响的平屋面风吹雪质量输运新模型,可对既有的屋面风吹雪质量输运理论进行有益补充。

期刊论文 2025-03-12 DOI: 10.14006/j.jzjgxb.2024.0092

为研究低矮平屋面风致雪迁移分布特性及质量输运规律,采用重密度石英砂颗粒模拟雪粒子,以三维平屋面建筑为研究对象,开展无降雪条件考虑来流风速(4.67~6.11 m/s)、屋面跨度(0.3~0.7 m)以及吹雪持时(150~600 s)变化的37组工况下风吹雪风洞试验。研究平屋面风吹雪迁移分布模式,量化分析吹雪质量输运随外界参数(参考风速、跨度以及吹雪持时)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屋面积雪在风场作用下具备明显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根据来流风速及吹雪持时的不同,中剖面积雪形态可简化为三折线和双折线两种分布模式。屋面的吹雪时均质量输运率随吹雪持时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且可采用屋面初始质量输运率和吹雪持时的负指数函数关系表示,而屋面初始质量输运率可进一步表示为饱和质量输运率与屋面跨度的函数,且大约与跨度的0.65次幂呈正比关系。对于饱和质量输运率,建议采用考虑来流风速以及雪颗粒启动临界风速影响的3次幂函数来表示。基于试验数据,得到了综合考虑参考风速、跨度以及吹雪持时等因素影响的平屋面风吹雪质量输运新模型,可对既有的屋面风吹雪质量输运理论进行有益补充。

期刊论文 2025-03-12 DOI: 10.14006/j.jzjgxb.2024.0092

为研究低矮平屋面风致雪迁移分布特性及质量输运规律,采用重密度石英砂颗粒模拟雪粒子,以三维平屋面建筑为研究对象,开展无降雪条件考虑来流风速(4.67~6.11 m/s)、屋面跨度(0.3~0.7 m)以及吹雪持时(150~600 s)变化的37组工况下风吹雪风洞试验。研究平屋面风吹雪迁移分布模式,量化分析吹雪质量输运随外界参数(参考风速、跨度以及吹雪持时)的变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平屋面积雪在风场作用下具备明显的非均匀分布特性,根据来流风速及吹雪持时的不同,中剖面积雪形态可简化为三折线和双折线两种分布模式。屋面的吹雪时均质量输运率随吹雪持时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且可采用屋面初始质量输运率和吹雪持时的负指数函数关系表示,而屋面初始质量输运率可进一步表示为饱和质量输运率与屋面跨度的函数,且大约与跨度的0.65次幂呈正比关系。对于饱和质量输运率,建议采用考虑来流风速以及雪颗粒启动临界风速影响的3次幂函数来表示。基于试验数据,得到了综合考虑参考风速、跨度以及吹雪持时等因素影响的平屋面风吹雪质量输运新模型,可对既有的屋面风吹雪质量输运理论进行有益补充。

期刊论文 2025-03-12 DOI: 10.14006/j.jzjgxb.2024.0092

为探究对双跨拱形屋面的风致雪漂移规律,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k-kl-ω模型,选择双跨拱形屋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矢跨比及风速下的积雪分布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风速自然条件下,双跨拱形屋面在屋脊处承受更严重的雪荷载。此外,前跨侵蚀区和后跨沉积区的大小差异导致双跨拱形屋面前后跨的不均匀积雪分布。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和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2023-12-04 DOI: 10.13905/j.cnki.dwjz.2023.10.014

为探究对双跨拱形屋面的风致雪漂移规律,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和k-kl-ω模型,选择双跨拱形屋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不同矢跨比及风速下的积雪分布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风速自然条件下,双跨拱形屋面在屋脊处承受更严重的雪荷载。此外,前跨侵蚀区和后跨沉积区的大小差异导致双跨拱形屋面前后跨的不均匀积雪分布。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相关问题和实际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论文 2023-12-04 DOI: 10.13905/j.cnki.dwjz.2023.10.014

为研究对风雪荷载敏感的平面腹部凸出双坡轻型房屋屋面的风致雪漂移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和两相流理论,运用CFD软件进行数值建模,对立方体及高低屋面风致雪漂移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探讨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设置。在此基础上,以风向角(0°,45°,90°,135°,180°)、风速(5,7.5,10,12.5,15m/s)、屋面坡角(20°,31°,40°)为分析参数,分别对不含凸出部分的双坡房屋、凸出部分长短边对应占主体长短边尺寸的1/2及1/4的2种平面腹部凸出双坡房屋,共计3种房屋屋面进行前期工况试算。在此基础上,综合雪漂移分布规律,为反映屋面各部分积雪分布特性进一步对房屋屋面进行细致分区,共模拟195种工况的风致雪漂移运动,得到各工况下房屋屋面风致雪漂移分布规律及可供抗雪设计的各分区积雪分布系数。研究表明:对房屋屋面进行分区,能更好地反映积雪沿屋脊长度方向的分布特性,分区后屋面中部的积雪分布系数值超过不分区约9%;腹部凸出区域对主体结构影响明显,若仅参考单跨双坡屋面积雪系数进行设计,存在安全隐患,设计中应予以注意。

期刊论文 2021-02-07 DOI: 10.19701/j.jzjg.2021.03.011

为研究对风雪荷载敏感的平面腹部凸出双坡轻型房屋屋面的风致雪漂移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原理和两相流理论,运用CFD软件进行数值建模,对立方体及高低屋面风致雪漂移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并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与探讨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设置。在此基础上,以风向角(0°,45°,90°,135°,180°)、风速(5,7.5,10,12.5,15m/s)、屋面坡角(20°,31°,40°)为分析参数,分别对不含凸出部分的双坡房屋、凸出部分长短边对应占主体长短边尺寸的1/2及1/4的2种平面腹部凸出双坡房屋,共计3种房屋屋面进行前期工况试算。在此基础上,综合雪漂移分布规律,为反映屋面各部分积雪分布特性进一步对房屋屋面进行细致分区,共模拟195种工况的风致雪漂移运动,得到各工况下房屋屋面风致雪漂移分布规律及可供抗雪设计的各分区积雪分布系数。研究表明:对房屋屋面进行分区,能更好地反映积雪沿屋脊长度方向的分布特性,分区后屋面中部的积雪分布系数值超过不分区约9%;腹部凸出区域对主体结构影响明显,若仅参考单跨双坡屋面积雪系数进行设计,存在安全隐患,设计中应予以注意。

期刊论文 2021-02-07 DOI: 10.19701/j.jzjg.2021.03.01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