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6

冰川波动对局地气候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对下游水资源量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同时极易引发冰川灾害。格拉丹冬地区冰川作为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跃动型冰川集中分布的一个区域,开展该地区长时相的冰川监测非常必要。本文采用GF-7立体影像提取了长江源格拉丹冬地区尕恰迪如岗冰川分布区高程信息,结合SRTM GL1进行冰川高程变化与物质平衡估算,同时利用Landsat系列、高分系列、资源系列卫星影像进行长时间序列冰川边界提取,获取了研究区冰川2000—2021年高程和物质平衡变化及1986—2021年面积变化。结果表明,GF-7卫星用于冰川三维监测是可行性的,研究区冰川面积从1986年的193.85 km2减少至2021年的176.98 km2,35年间冰川面积减少18.87 km2(9.73%),年均面积萎缩速率为0.54 km2·a-1;2000—2021年间(GF-7 DEM覆盖区)冰川厚度平均减薄6.10 m(0.29 m·a-1),冰川体积减少1.02 ...

期刊论文 2023-11-22

冰川波动对局地气候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对下游水资源量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同时极易引发冰川灾害。格拉丹冬地区冰川作为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跃动型冰川集中分布的一个区域,开展该地区长时相的冰川监测非常必要。本文采用GF-7立体影像提取了长江源格拉丹冬地区尕恰迪如岗冰川分布区高程信息,结合SRTM GL1进行冰川高程变化与物质平衡估算,同时利用Landsat系列、高分系列、资源系列卫星影像进行长时间序列冰川边界提取,获取了研究区冰川2000—2021年高程和物质平衡变化及1986—2021年面积变化。结果表明,GF-7卫星用于冰川三维监测是可行性的,研究区冰川面积从1986年的193.85 km2减少至2021年的176.98 km2,35年间冰川面积减少18.87 km2(9.73%),年均面积萎缩速率为0.54 km2·a-1;2000—2021年间(GF-7 DEM覆盖区)冰川厚度平均减薄6.10 m(0.29 m·a-1),冰川体积减少1.02 ...

期刊论文 2023-11-22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是开展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随着国产立体测图卫星的快速发展,自主可控地获取青藏高原冰川区高精度DEM成为可能。该研究综合采用资源三号、高分七号卫星的立体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分别生成冰川区域5 m和2 m格网的DEM,并选择岗钦及普若岗日等两处冰川为实验区,将国产卫星DEM与国外的AW3D、SRTM、TanDEM、HMA DEM等多种开源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ICESat-2星载激光测高数据开展DEM绝对高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与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开源DEM相比,基于国产立体测图卫星影像生产的DEM高程精度更优,且格网更精细、更能详细描述冰川末端纹理特征;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集HMA DEM对比高程精度,资源三号DEM略差、高分七号DEM更优,且在覆盖完整性方面国产卫星DEM均优于HMA DEM。综上所述,基于国产立体测图卫星可以实现冰川区高精度DEM的获取,能够为青藏高原冰川研究提供自主可控、精度可靠的地形参考数据。

期刊论文 2023-11-01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是开展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随着国产立体测图卫星的快速发展,自主可控地获取青藏高原冰川区高精度DEM成为可能。该研究综合采用资源三号、高分七号卫星的立体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分别生成冰川区域5 m和2 m格网的DEM,并选择岗钦及普若岗日等两处冰川为实验区,将国产卫星DEM与国外的AW3D、SRTM、TanDEM、HMA DEM等多种开源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ICESat-2星载激光测高数据开展DEM绝对高程精度验证。结果表明:与中等空间分辨率的开源DEM相比,基于国产立体测图卫星影像生产的DEM高程精度更优,且格网更精细、更能详细描述冰川末端纹理特征;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集HMA DEM对比高程精度,资源三号DEM略差、高分七号DEM更优,且在覆盖完整性方面国产卫星DEM均优于HMA DEM。综上所述,基于国产立体测图卫星可以实现冰川区高精度DEM的获取,能够为青藏高原冰川研究提供自主可控、精度可靠的地形参考数据。

期刊论文 2023-11-01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极之称,正经历着巨大变化的"三极"区域既是影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又是保障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特殊区。激光测高卫星具有快速获取全球地表高精度三维信息的特点,在极地区域相比其他类卫星其优势更加明显。为满足新形势下"三极"区域遥感观测研究的需求,立足于激光测高卫星,总结了国内外已有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观测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区域的观测需求,探讨了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区域的可观测要素,提出了我国发展极地观测激光测高卫星的相关建议,并对未来极地遥感卫星体系建设给出了初步设想及展望。

期刊论文 2020-11-11

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素有地球三极之称,正经历着巨大变化的"三极"区域既是影响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又是保障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战略特殊区。激光测高卫星具有快速获取全球地表高精度三维信息的特点,在极地区域相比其他类卫星其优势更加明显。为满足新形势下"三极"区域遥感观测研究的需求,立足于激光测高卫星,总结了国内外已有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观测方面的现状,分析了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区域的观测需求,探讨了激光测高卫星在极地区域的可观测要素,提出了我国发展极地观测激光测高卫星的相关建议,并对未来极地遥感卫星体系建设给出了初步设想及展望。

期刊论文 2020-11-1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6条  共6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