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0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发生了剧烈变化,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积雪消融、冻土退化等,加速了固态水资源向液态水资源的转化,打破了青藏高原寒区水资源分配的长期稳定机制。本文基于寒区冰冻圈变化水文效应角度,梳理了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寒区水文过程研究进展,剖析了当前青藏高原寒区水文过程研究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由于水文模型为研究水文循环过程的重要工具,模型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水文过程研究的准确度和发展方向。因此,本文总结了10个典型水文模型在模拟高原寒区冰川、融雪径流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及模型冰川、积雪、冻土模块特点,凝练总结了影响高原寒区水文过程模型模拟精度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寒区气象观测站点资料的匮乏加大了数据输入、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对冰冻圈水文内在物理过程认识不足导致了模型结构的不完备性,进而影响水文过程模拟精度。最后,本文从多元数据联合使用、机器学习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水文模型精度,为寒区水文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9-10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冻圈发生了剧烈变化,突出表现为冰川退缩、积雪消融、冻土退化等,加速了固态水资源向液态水资源的转化,打破了青藏高原寒区水资源分配的长期稳定机制。本文基于寒区冰冻圈变化水文效应角度,梳理了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寒区水文过程研究进展,剖析了当前青藏高原寒区水文过程研究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由于水文模型为研究水文循环过程的重要工具,模型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水文过程研究的准确度和发展方向。因此,本文总结了10个典型水文模型在模拟高原寒区冰川、融雪径流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及模型冰川、积雪、冻土模块特点,凝练总结了影响高原寒区水文过程模型模拟精度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寒区气象观测站点资料的匮乏加大了数据输入、参数估计的不确定性;对冰冻圈水文内在物理过程认识不足导致了模型结构的不完备性,进而影响水文过程模拟精度。最后,本文从多元数据联合使用、机器学习应用等方面探讨了如何提高水文模型精度,为寒区水文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 2024-09-10

上部冻层是影响高原露天台阶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明确高原露天台阶上部冻层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破断规律,利用颗粒流数值方法模拟了天然单冻层和人工复合双冻层分别在单、双排炮孔作用下的破断过程,分析了冻层破断过程的速度、冲击压力和破断后的块度特征。结果表明:冻层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经历了产生裂隙-局部隆起-宏观断裂的破坏过程,对于人工复合冻层,由于上部增加了碎石土层,冻层厚度增大,削弱了冻层整体的隆起趋势,导致破碎块度增大。双排炮孔之间冻层受到的冲击压力率先达到峰值,但靠近自由面的冻层受到的冲击压力峰值更高。单、双冻层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破断问题可简化为冲击压力作用下的结构断裂问题。双冻层台阶爆破大块率比单冻层大块率高4%~6%,建议在高原露天矿山爆破中,优先通过冻土层厚度确定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区域,并通过调整延期时间达到降低大块率,提高铲转挖运效率的目的。

期刊论文 2024-05-16

上部冻层是影响高原露天台阶爆破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明确高原露天台阶上部冻层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破断规律,利用颗粒流数值方法模拟了天然单冻层和人工复合双冻层分别在单、双排炮孔作用下的破断过程,分析了冻层破断过程的速度、冲击压力和破断后的块度特征。结果表明:冻层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经历了产生裂隙-局部隆起-宏观断裂的破坏过程,对于人工复合冻层,由于上部增加了碎石土层,冻层厚度增大,削弱了冻层整体的隆起趋势,导致破碎块度增大。双排炮孔之间冻层受到的冲击压力率先达到峰值,但靠近自由面的冻层受到的冲击压力峰值更高。单、双冻层在爆破荷载作用下的破断问题可简化为冲击压力作用下的结构断裂问题。双冻层台阶爆破大块率比单冻层大块率高4%~6%,建议在高原露天矿山爆破中,优先通过冻土层厚度确定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区域,并通过调整延期时间达到降低大块率,提高铲转挖运效率的目的。

期刊论文 2024-05-16

回顾性研究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人群施工作业时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机制、医疗后送力量配备、医疗后送阶梯转运时间、运力储备及使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数据,比较救援成效。分析我国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作业施工应急医疗保障体制经历了3个不同历史阶段并分别对应3种不同模式。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联合协调指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级救治阶梯运力不够;二级阶梯急救快速扩增能力不足;三级阶梯距离太远;各阶梯间存在缺乏配套的直升机转运与固定翼飞机转运等问题。提出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人群施工作业应急医疗问题复杂,其内在的救援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要构建更加有弹性的医疗后送阶梯。

期刊论文 2023-09-28 DOI: 10.19384/j.cnki.cn11-5524/p.2023.05.003

回顾性研究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人群施工作业时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机制、医疗后送力量配备、医疗后送阶梯转运时间、运力储备及使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数据,比较救援成效。分析我国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作业施工应急医疗保障体制经历了3个不同历史阶段并分别对应3种不同模式。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联合协调指挥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一级救治阶梯运力不够;二级阶梯急救快速扩增能力不足;三级阶梯距离太远;各阶梯间存在缺乏配套的直升机转运与固定翼飞机转运等问题。提出高原高寒区大规模人群施工作业应急医疗问题复杂,其内在的救援规律还需进一步研究;未来需要构建更加有弹性的医疗后送阶梯。

期刊论文 2023-09-28 DOI: 10.19384/j.cnki.cn11-5524/p.2023.05.003

高原(海拔3 800~5 500 m)高寒(-40℃)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均无霜期仅3个月左右,高寒缺氧且降水量少,冻土区分布广泛,高原寒区供水工程建设存在冻土层井水和供水管路极易冻结、表层冻土层开挖施工极为困难等一系列难题。结合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研究建立“注气扰动”井水防冻、“管路排空”供水管路不冻和冻土层开挖“冲击破碎抓斗”等3项关键技术。

期刊论文 2022-11-30 DOI: 10.13789/j.cnki.wwe1964.2021.10.08.0006

高原(海拔3 800~5 500 m)高寒(-40℃)地区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均无霜期仅3个月左右,高寒缺氧且降水量少,冻土区分布广泛,高原寒区供水工程建设存在冻土层井水和供水管路极易冻结、表层冻土层开挖施工极为困难等一系列难题。结合工程建设实践经验,研究建立“注气扰动”井水防冻、“管路排空”供水管路不冻和冻土层开挖“冲击破碎抓斗”等3项关键技术。

期刊论文 2022-11-30 DOI: 10.13789/j.cnki.wwe1964.2021.10.08.0006

为了探究高原寒区高速公路路堤岩石红砂岩、青砂岩、花岗岩3种块石填料的物理性质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本文在高原寒区高速公路现场采集3种新鲜块石填料,对块石填料抽真空饱和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共进行50次冻融循环,观察、测试3种块石的表观、质量和波速等物理性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表观发生剥落、裂纹2种破坏模式;块石试件的质量和波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岩样表观裂纹不断扩展,内部孔隙不断增大,加快了岩石的损伤破坏。该结果可为高原寒区岩土工程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期刊论文 2022-11-21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22.05.009

为了探究高原寒区高速公路路堤岩石红砂岩、青砂岩、花岗岩3种块石填料的物理性质受冻融循环作用的影响,本文在高原寒区高速公路现场采集3种新鲜块石填料,对块石填料抽真空饱和后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共进行50次冻融循环,观察、测试3种块石的表观、质量和波速等物理性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样表观发生剥落、裂纹2种破坏模式;块石试件的质量和波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岩样表观裂纹不断扩展,内部孔隙不断增大,加快了岩石的损伤破坏。该结果可为高原寒区岩土工程的建设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期刊论文 2022-11-21 DOI: 10.13901/j.cnki.qhwxxbzk.2022.05.009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0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