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7

选用1970年10月至2021年4月大连市6个气象站的冻土观测资料、逐日平均地温、逐日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资料,应用小波分析、线性回归分析、M-K检验等方法,分析近51 a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0—2021年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气候倾向率为-6.9 cm/10 a,年平均冻土持续时间为117 d,年变化为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2 d/10 a;冻土开始日期推迟、结束日期提前,平均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分别为11月20日和3月18日。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具有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以16~26 a的周期变化最显著。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近51 a大连市地温、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最大冻土深度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温对冻土最大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论文 2025-06-25

选用1970年10月至2021年4月大连市6个气象站的冻土观测资料、逐日平均地温、逐日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资料,应用小波分析、线性回归分析、M-K检验等方法,分析近51 a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0—2021年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气候倾向率为-6.9 cm/10 a,年平均冻土持续时间为117 d,年变化为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2 d/10 a;冻土开始日期推迟、结束日期提前,平均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分别为11月20日和3月18日。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具有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以16~26 a的周期变化最显著。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近51 a大连市地温、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最大冻土深度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温对冻土最大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论文 2025-06-25

选用1970年10月至2021年4月大连市6个气象站的冻土观测资料、逐日平均地温、逐日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资料,应用小波分析、线性回归分析、M-K检验等方法,分析近51 a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0—2021年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气候倾向率为-6.9 cm/10 a,年平均冻土持续时间为117 d,年变化为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2 d/10 a;冻土开始日期推迟、结束日期提前,平均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分别为11月20日和3月18日。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具有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以16~26 a的周期变化最显著。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近51 a大连市地温、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最大冻土深度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温对冻土最大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论文 2025-06-25

选用1970年10月至2021年4月大连市6个气象站的冻土观测资料、逐日平均地温、逐日平均气温及极端最低气温等资料,应用小波分析、线性回归分析、M-K检验等方法,分析近51 a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70—2021年大连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气候倾向率为-6.9 cm/10 a,年平均冻土持续时间为117 d,年变化为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2 d/10 a;冻土开始日期推迟、结束日期提前,平均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分别为11月20日和3月18日。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具有4类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其中以16~26 a的周期变化最显著。相关关系分析表明,近51 a大连市地温、气温、极端最低气温与最大冻土深度均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温对冻土最大深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论文 2025-06-25

【目的】了解太行山南麓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1960~2019年山西省太行山南麓晋城市的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大冻土深度、气温及地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晋城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浅层地温的相关性。【结果】近60 a来晋城市最大冻土持续时间一般为当年11月到次年3月,季节性特征明显,且最大冻土深度的平均值和极值都随纬度增加而变大。最大冻土深度年变化以-1.48 cm/10a的速度显著变小,平均气温以0.28℃/10a的速度增加,两者呈现剪刀差的态势;最大冻土深度变差系数在0.21~0.29之间,稳定性较好;最大冻土深度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60 a晋城市冻土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气候趋势率分别为1.52 d/10 a和-3.14 d/10a。M-K突变检验表明,各指标均有突变发生;最大冻土深度的周期主要为7~10a;冻土持续时间为127.6 d,气候趋势率为-3.2 d/10a,呈缩短的趋势。【结论】太行山南麓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变浅的趋势,其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和突变特征。

期刊论文 2022-05-13 DOI: 10.13432/j.cnki.jgsau.2022.02.021

【目的】了解太行山南麓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1960~2019年山西省太行山南麓晋城市的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大冻土深度、气温及地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晋城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浅层地温的相关性。【结果】近60 a来晋城市最大冻土持续时间一般为当年11月到次年3月,季节性特征明显,且最大冻土深度的平均值和极值都随纬度增加而变大。最大冻土深度年变化以-1.48 cm/10a的速度显著变小,平均气温以0.28℃/10a的速度增加,两者呈现剪刀差的态势;最大冻土深度变差系数在0.21~0.29之间,稳定性较好;最大冻土深度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60 a晋城市冻土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气候趋势率分别为1.52 d/10 a和-3.14 d/10a。M-K突变检验表明,各指标均有突变发生;最大冻土深度的周期主要为7~10a;冻土持续时间为127.6 d,气候趋势率为-3.2 d/10a,呈缩短的趋势。【结论】太行山南麓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变浅的趋势,其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和突变特征。

期刊论文 2022-05-13 DOI: 10.13432/j.cnki.jgsau.2022.02.021

【目的】了解太行山南麓季节性冻土的气候特征。【方法】利用1960~2019年山西省太行山南麓晋城市的5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大冻土深度、气温及地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K突变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晋城市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浅层地温的相关性。【结果】近60 a来晋城市最大冻土持续时间一般为当年11月到次年3月,季节性特征明显,且最大冻土深度的平均值和极值都随纬度增加而变大。最大冻土深度年变化以-1.48 cm/10a的速度显著变小,平均气温以0.28℃/10a的速度增加,两者呈现剪刀差的态势;最大冻土深度变差系数在0.21~0.29之间,稳定性较好;最大冻土深度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60 a晋城市冻土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气候趋势率分别为1.52 d/10 a和-3.14 d/10a。M-K突变检验表明,各指标均有突变发生;最大冻土深度的周期主要为7~10a;冻土持续时间为127.6 d,气候趋势率为-3.2 d/10a,呈缩短的趋势。【结论】太行山南麓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变浅的趋势,其与气温及浅层地温均呈负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和突变特征。

期刊论文 2022-05-13 DOI: 10.13432/j.cnki.jgsau.2022.02.02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