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8

基于2001—2020年新疆阿尔泰山的MOD10A2积雪产品数据,结合DEM及气象数据,分析近20 a阿尔泰山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地形、气象因素对积雪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均积雪覆盖率(SCP)年际变化总体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变化率为-0.88%·(10a)-1。积雪变化具有明显季节性,其中秋季呈增加趋势,冬季呈显著减小趋势。年内积雪从10月开始积累,1月SCP值达到最大。(2)SCP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坡向区域的SCP区别较大,最高值是西北坡,为28.45%,南坡最低,为18.36%。(3)积雪覆盖频率(SCF)整体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有67.65%的区域SCF呈减少趋势。高山区SCF呈上升趋势而平原及河流区呈下降趋势。(4)气温是影响新疆阿尔泰山积雪变化的主要因素,与SCF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海拔逐渐升高,气温对积雪的影响逐渐减小。新疆阿尔泰山年均降水量呈现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SCF与降水量总体呈正相关。

期刊论文 2023-08-11 DOI: 10.13866/j.azr.2023.07.02

基于2001—2020年新疆阿尔泰山的MOD10A2积雪产品数据,结合DEM及气象数据,分析近20 a阿尔泰山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地形、气象因素对积雪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均积雪覆盖率(SCP)年际变化总体呈不显著减少趋势,变化率为-0.88%·(10a)-1。积雪变化具有明显季节性,其中秋季呈增加趋势,冬季呈显著减小趋势。年内积雪从10月开始积累,1月SCP值达到最大。(2)SCP与海拔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坡向区域的SCP区别较大,最高值是西北坡,为28.45%,南坡最低,为18.36%。(3)积雪覆盖频率(SCF)整体呈现出东北高、西南低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有67.65%的区域SCF呈减少趋势。高山区SCF呈上升趋势而平原及河流区呈下降趋势。(4)气温是影响新疆阿尔泰山积雪变化的主要因素,与SCF呈显著负相关。随着海拔逐渐升高,气温对积雪的影响逐渐减小。新疆阿尔泰山年均降水量呈现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SCF与降水量总体呈正相关。

期刊论文 2023-08-11 DOI: 10.13866/j.azr.2023.07.02

利用2004—2014年MOD10A2积雪产品和MOD13A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数字高程、气温数据相结合,分析永翠河流域积雪覆盖和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5°坡度带积雪覆盖率(SCF)常年最高,不同坡度带、坡向带SCF与温度呈负相关,积雪覆盖集中在12月至次年1—2月,6—9月基本无积雪;研究区平均年度NDVI值为0.54,轻度改善等级占58.17%,整体处于中等波动变化状态;随着NDVI的增大,积雪覆盖率逐渐变小,积雪覆盖率和NDVI相关系数|r|=0.670 06,表现为负相关。

期刊论文 2022-10-10 DOI: 10.13524/j.2095-008x.2022.03.031

利用2004—2014年MOD10A2积雪产品和MOD13A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数字高程、气温数据相结合,分析永翠河流域积雪覆盖和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5°坡度带积雪覆盖率(SCF)常年最高,不同坡度带、坡向带SCF与温度呈负相关,积雪覆盖集中在12月至次年1—2月,6—9月基本无积雪;研究区平均年度NDVI值为0.54,轻度改善等级占58.17%,整体处于中等波动变化状态;随着NDVI的增大,积雪覆盖率逐渐变小,积雪覆盖率和NDVI相关系数|r|=0.670 06,表现为负相关。

期刊论文 2022-10-10 DOI: 10.13524/j.2095-008x.2022.03.031

基于MOD10A2数据对2001-2020年川西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积雪覆盖率(SCP)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周期变化趋势。2)2001-2020年来川西高原SCP整体呈缓慢减少的趋势。3)川西高原积雪覆盖频率(SCF)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SCF随海拔的增高而增长,且迎风坡和阴坡的SCF高于背风坡和阳坡。4)整体上,川西高原SCF与气温总体相关性为负、与降水总体相关性为正。气温对积雪覆盖频率变化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论文 2021-09-02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1.305

基于MOD10A2数据对2001-2020年川西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川西高原积雪覆盖率(SCP)年内分布呈双峰型周期变化趋势。2)2001-2020年来川西高原SCP整体呈缓慢减少的趋势。3)川西高原积雪覆盖频率(SCF)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SCF随海拔的增高而增长,且迎风坡和阴坡的SCF高于背风坡和阳坡。4)整体上,川西高原SCF与气温总体相关性为负、与降水总体相关性为正。气温对积雪覆盖频率变化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论文 2021-09-02 DOI: 10.13448/j.cnki.jalre.2021.305

积雪是冰冻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区域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基于2000—2019年MODIS/Terra积雪产品数据,探讨了青藏高原近20年积雪的年内、年际和季节性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青藏高原积雪以短期积雪为主,积雪期在1个月及以下时间段内的积雪空间分布范围最广,占积雪总面积的72.91%;积雪期越长,多年平均积雪率(SCR)越高,SCR呈高原四周山脉高,而羌塘高原、江河源区、柴达木-黄湟高中盆地等地低的特点。(2)2000—2019年积雪面积呈反复的先波动增加再波动减少,距平变化率在-15.97%~11.52%之间。横断山区、帕米尔高原以及羌塘高原大部分地区的SCR呈明显减少趋势;高原四周极大/大起伏高山/极高山区、江河源丘状高山原和江河上游中/大起伏高山区的SCR呈显著增加趋势。(3)年内积雪面积呈双峰型周期变化趋势,3月和11月达到峰值,8月达到谷值,与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年内周期性变化相反。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分布最广,秋季和春季积雪范围次之,夏季积雪范围最小;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冬...

期刊论文 2021-01-05

积雪是冰冻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大气环流和区域水量平衡,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基于2000—2019年MODIS/Terra积雪产品数据,探讨了青藏高原近20年积雪的年内、年际和季节性时空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0—2019年青藏高原积雪以短期积雪为主,积雪期在1个月及以下时间段内的积雪空间分布范围最广,占积雪总面积的72.91%;积雪期越长,多年平均积雪率(SCR)越高,SCR呈高原四周山脉高,而羌塘高原、江河源区、柴达木-黄湟高中盆地等地低的特点。(2)2000—2019年积雪面积呈反复的先波动增加再波动减少,距平变化率在-15.97%~11.52%之间。横断山区、帕米尔高原以及羌塘高原大部分地区的SCR呈明显减少趋势;高原四周极大/大起伏高山/极高山区、江河源丘状高山原和江河上游中/大起伏高山区的SCR呈显著增加趋势。(3)年内积雪面积呈双峰型周期变化趋势,3月和11月达到峰值,8月达到谷值,与该区域多年平均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的年内周期性变化相反。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分布最广,秋季和春季积雪范围次之,夏季积雪范围最小;2000—2019年,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冬...

期刊论文 2021-01-05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8条  共8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