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日嘎布山区是海洋型山地冰川集中发育地区之一。海洋型冰川对气候变化敏感,藏东南多云雨天气使可用光学遥感影像数据少,限制了该地冰川变化遥感监测研究,雷达数据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2000年SRTM DEM与2014年TerraSAR/TanDEM-X雷达数据,采用差分干涉测量(D-InSAR)方法,研究岗日嘎布山区东南段冰面高程变化及冰储量变化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区2000—2014年冰储量变化为-1.69±0.12 Gt,冰面高程年均变化为-0.86±0.13 m·a-1。(2)冰面高程变化整体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皮尔森系数为0.93)。在3700~3900 m,随海拔升高冰面高程变化加剧;在3900—5800 m,冰面高程变化逐渐趋于零;在5800 m以上高海拔积累区,冰面高程变化为正值。(3)表碛覆盖冰川消融较快。表碛覆盖冰川区冰面高程变化为-1.71 m·a-1,裸冰区为-0.73 m·a-1。(4)结合波密、察隅和左贡站年均温与年降水变化可知,2000—2014年研究区年均温显著升高,...
由于印度洋季风的影响,位于藏东南的岗日嘎布是青藏高原最湿润的地区,海洋性冰川在该地区集中发育。该地区的冰川物质损失对海平面上升、调节河川径流及冰湖溃决灾害等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1980年航测地形图、2000年2月11–22日SRTM数字高程模型(DEM)和2014年的X波段TerraSAR/TanDEM雷达影像得到岗日嘎布地区冰川高程变化。大致空间范围在29°N–30°N、96°E–98°E内,包括帕隆藏布以南、贡日嘎布曲以北区域,覆盖面积达3600平方公里。数据集内包含两类文件:1)基于TerraSAR/TanDEM雷达影像获取的2014年数字高程模型数据;2)基于地形图、SRTM和TerraSAR/TanDEM雷达影像获取的1980–2014年冰川高程变化栅格数据。为克服岗日嘎布地区多云雨对光学遥感影像的影响,对大地测量法中数字高程模型及冰川高程变化的提取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与ICESat-GLAS数据相比较,2014年数字高程模型的垂直精度达到2.65 m。利用DInSAR获取的冰川高程变化转化为物质平衡,与野外测量获取的冰川物质平衡有较好的一致性。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