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7

利用石家庄市1956 2022年逐日气温、地温、雨雪积雪现象观测数据,分析石家庄市道路结冰的气候特征,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道路结冰概率预报模型和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并以2019—2022年结冰季道路结冰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道路结冰具有开始日期推迟、截至日期提前的趋势,结冰日数减少,平均每10a减少2.6 d;2)当日最低气温下降到5.1~2.0℃时,是道路结冰概率变化的快增期,其中3.6℃为道路结冰概率的敏感峰值基点;3)当日最低气温在5.4℃以上时,道路结冰可能性很低;3.8~5.4℃时,可能出现道路结冰;2.1~3.8℃时,可能性较大;2.1℃以下时,可能性很大.

期刊论文 2025-04-01 DOI: 10.13763/j.cnki.jhebnu.nse.202505009

利用石家庄市1956 2022年逐日气温、地温、雨雪积雪现象观测数据,分析石家庄市道路结冰的气候特征,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道路结冰概率预报模型和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并以2019—2022年结冰季道路结冰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道路结冰具有开始日期推迟、截至日期提前的趋势,结冰日数减少,平均每10a减少2.6 d;2)当日最低气温下降到5.1~2.0℃时,是道路结冰概率变化的快增期,其中3.6℃为道路结冰概率的敏感峰值基点;3)当日最低气温在5.4℃以上时,道路结冰可能性很低;3.8~5.4℃时,可能出现道路结冰;2.1~3.8℃时,可能性较大;2.1℃以下时,可能性很大.

期刊论文 2025-04-01 DOI: 10.13763/j.cnki.jhebnu.nse.202505009

利用石家庄市1956 2022年逐日气温、地温、雨雪积雪现象观测数据,分析石家庄市道路结冰的气候特征,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道路结冰概率预报模型和气象风险等级预报模型,并以2019—2022年结冰季道路结冰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道路结冰具有开始日期推迟、截至日期提前的趋势,结冰日数减少,平均每10a减少2.6 d;2)当日最低气温下降到5.1~2.0℃时,是道路结冰概率变化的快增期,其中3.6℃为道路结冰概率的敏感峰值基点;3)当日最低气温在5.4℃以上时,道路结冰可能性很低;3.8~5.4℃时,可能出现道路结冰;2.1~3.8℃时,可能性较大;2.1℃以下时,可能性很大.

期刊论文 2025-04-01 DOI: 10.13763/j.cnki.jhebnu.nse.202505009

为更好地开展公路交通道路结冰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利用甘肃省道路结冰高发区路段(甘肃武威以东)的交通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分析道路结冰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道路结冰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道路结冰预警模型。结果表明:甘肃省道路结冰主要集中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其中00:00—10:00和22:00—23:00(北京时)出现道路结冰的频率较高。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未发生结冰事件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分别为91.9%和96.2%;针对发生结冰事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低,为31.6%,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可达44.6%,说明2种模型对道路结冰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期刊论文 2024-03-11

为更好地开展公路交通道路结冰预报预警服务工作,利用甘肃省道路结冰高发区路段(甘肃武威以东)的交通气象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分析道路结冰空间分布特征,探讨道路结冰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和神经网络算法构建道路结冰预警模型。结果表明:甘肃省道路结冰主要集中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其中00:00—10:00和22:00—23:00(北京时)出现道路结冰的频率较高。Logistic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未发生结冰事件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分别为91.9%和96.2%;针对发生结冰事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预测准确率较低,为31.6%,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准确率可达44.6%,说明2种模型对道路结冰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果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

期刊论文 2024-03-11

为研究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的分布规律,探究路基病害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定量计算各因子对路基病害的影响权重,最终达到预测路基病害易发性概率的目的,以青藏公路西大滩至唐古拉山约470km范围内多年冻土段作为评价路段,选取体积含冰量、年平均地表温度、路堤高度、路堤走向、天然地表植被覆盖度、地表径流6个影响因子,通过已有图件地理信息提取、路基设计资料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现场调查的方式,充分收集各因子的原始属性数据。同时,制作评价路段所在工程走廊内的径流分布图,通过图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径流与公路相交的地点,并获取2014年青藏公路评价路段路基沉降面积的实测资料,以影响因子为自变量,以实测路基病害数据为因变量,引入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易发性的概率模型,计算评价路段内每个评价单元的路基病害易发性概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概率模型回归结果的正确率为76.3%;易发性概率小于15%的路段占28.62%,易发性概率大于50%的路段占5.59%;易发性概率高的路段主要位于北麓河至风火山之间(K3064K3066、K3070

期刊论文 2017-08-03 DOI: 10.19721/j.cnki.1671-8879.2017.04.010

为研究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的分布规律,探究路基病害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定量计算各因子对路基病害的影响权重,最终达到预测路基病害易发性概率的目的,以青藏公路西大滩至唐古拉山约470km范围内多年冻土段作为评价路段,选取体积含冰量、年平均地表温度、路堤高度、路堤走向、天然地表植被覆盖度、地表径流6个影响因子,通过已有图件地理信息提取、路基设计资料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现场调查的方式,充分收集各因子的原始属性数据。同时,制作评价路段所在工程走廊内的径流分布图,通过图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径流与公路相交的地点,并获取2014年青藏公路评价路段路基沉降面积的实测资料,以影响因子为自变量,以实测路基病害数据为因变量,引入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年冻土区公路路基病害易发性的概率模型,计算评价路段内每个评价单元的路基病害易发性概率。研究结果表明:该概率模型回归结果的正确率为76.3%;易发性概率小于15%的路段占28.62%,易发性概率大于50%的路段占5.59%;易发性概率高的路段主要位于北麓河至风火山之间(K3064K3066、K3070

期刊论文 2017-08-03 DOI: 10.19721/j.cnki.1671-8879.2017.04.010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7条  共7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