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18

为研究影响铁路路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本文选取季节性冻土地区兰新铁路路段路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路基变形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且根据其中相对稳定且基础的土质因素进行了天然含水率烘干法、颗粒分析等基础实验方法对灾害路段的土壤的成分进行界定分类。根据实验测得的土壤的实际情况,基于水热力耦合的相关理论,并在模拟的季节性、永久冻土区域的动荷载基础下,设计土样变形量试验。通过设计试验,试验过程中的冻胀、变形、吸水率等数据得到了充分的记录,这些数据可以为季节性冻土地区的路基灾害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并且可以为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铁路路基建设维护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18

为研究影响铁路路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本文选取季节性冻土地区兰新铁路路段路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路基变形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且根据其中相对稳定且基础的土质因素进行了天然含水率烘干法、颗粒分析等基础实验方法对灾害路段的土壤的成分进行界定分类。根据实验测得的土壤的实际情况,基于水热力耦合的相关理论,并在模拟的季节性、永久冻土区域的动荷载基础下,设计土样变形量试验。通过设计试验,试验过程中的冻胀、变形、吸水率等数据得到了充分的记录,这些数据可以为季节性冻土地区的路基灾害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并且可以为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铁路路基建设维护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18

为研究影响铁路路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本文选取季节性冻土地区兰新铁路路段路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路基变形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且根据其中相对稳定且基础的土质因素进行了天然含水率烘干法、颗粒分析等基础实验方法对灾害路段的土壤的成分进行界定分类。根据实验测得的土壤的实际情况,基于水热力耦合的相关理论,并在模拟的季节性、永久冻土区域的动荷载基础下,设计土样变形量试验。通过设计试验,试验过程中的冻胀、变形、吸水率等数据得到了充分的记录,这些数据可以为季节性冻土地区的路基灾害解决方案提供参考,并且可以为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铁路路基建设维护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期刊论文 2025-04-18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冻融循环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物掺合料、水灰比和混凝土外加剂方面,较少考虑粗集料类型的影响,相关规范也未提出具体要求。基于此,通过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以表观损伤、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损率、超声波波速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为指标,综合评价了卵石、碎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情况。试验得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卵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比碎石混凝土低16%,冻坏时卵石混凝土的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是碎石混凝土的2.0~2.5倍。抗冻混凝土设计时应将卵石和碎石分开考虑,对卵石混凝土应提出更高的抗冻要求。同时建立了卵石和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冻融次数的退化模型,可以为寒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并指出用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损率作为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并不全面,应将强度因素纳入考虑。

期刊论文 2025-03-20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冻融循环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物掺合料、水灰比和混凝土外加剂方面,较少考虑粗集料类型的影响,相关规范也未提出具体要求。基于此,通过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以表观损伤、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损率、超声波波速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为指标,综合评价了卵石、碎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情况。试验得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卵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比碎石混凝土低16%,冻坏时卵石混凝土的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是碎石混凝土的2.0~2.5倍。抗冻混凝土设计时应将卵石和碎石分开考虑,对卵石混凝土应提出更高的抗冻要求。同时建立了卵石和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冻融次数的退化模型,可以为寒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并指出用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损率作为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并不全面,应将强度因素纳入考虑。

期刊论文 2025-03-20

在寒冷及严寒地区,冻融循环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损伤的主要原因,目前对混凝土冻融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物掺合料、水灰比和混凝土外加剂方面,较少考虑粗集料类型的影响,相关规范也未提出具体要求。基于此,通过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以表观损伤、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质损率、超声波波速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为指标,综合评价了卵石、碎石混凝土的冻融损伤情况。试验得出: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指标,卵石混凝土的抗冻性比碎石混凝土低16%,冻坏时卵石混凝土的超声波波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损失率是碎石混凝土的2.0~2.5倍。抗冻混凝土设计时应将卵石和碎石分开考虑,对卵石混凝土应提出更高的抗冻要求。同时建立了卵石和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随冻融次数的退化模型,可以为寒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并指出用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损率作为冻融破坏的评价指标并不全面,应将强度因素纳入考虑。

期刊论文 2025-03-20

针对季节冻土区的冻融循环对路基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研发一种专门用于路基土的一维单向冻融设备对于冻融试验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研发了一种新型智能单向冻融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系统、供电系统、散热系统、保温系统和制冷制热系统。该装置的创新优势主要体现在单向冻融、数智智能和低碳环保等方面。使用该装置对路基土试件进行冻融试验,证明了该装置的可行性。

期刊论文 2023-08-20 DOI: 10.19922/j.1009-7767.2023.08.134

针对季节冻土区的冻融循环对路基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研发一种专门用于路基土的一维单向冻融设备对于冻融试验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研发了一种新型智能单向冻融试验装置,包括控制系统、供电系统、散热系统、保温系统和制冷制热系统。该装置的创新优势主要体现在单向冻融、数智智能和低碳环保等方面。使用该装置对路基土试件进行冻融试验,证明了该装置的可行性。

期刊论文 2023-08-20 DOI: 10.19922/j.1009-7767.2023.08.134

为探究寒区重力坝抵抗强余震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首先进行了冻融循环和紫外线辐照交替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大坝在二次震害影响下应力及损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混凝土劣化后,二次震害加深了高坝损伤,坝体下游折坡处的损伤程度明显;混凝土劣化和强余震双重作用,导致坝体上游死水位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破坏,下游折坡处产生近乎贯穿坝顶的裂缝。该研究可为严寒地区既损混凝土坝的抗震评估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 2023-04-12

为探究寒区重力坝抵抗强余震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首先进行了冻融循环和紫外线辐照交替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大坝在二次震害影响下应力及损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混凝土劣化后,二次震害加深了高坝损伤,坝体下游折坡处的损伤程度明显;混凝土劣化和强余震双重作用,导致坝体上游死水位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破坏,下游折坡处产生近乎贯穿坝顶的裂缝。该研究可为严寒地区既损混凝土坝的抗震评估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 2023-04-12
  • 首页
  • 1
  • 2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18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