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来,无论在科学界还是政府和民间团体,气候变化都成为热点议题。从人类认识自然的技术工具突破入手,系统介绍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日益加剧,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成为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因其集聚效应正呈现巨大加速度改变地球,地球的自然和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已经处在日益严重的危机和威胁之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一方面带来地球系统、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脆弱性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地球科学学科发展带来新需求,注入新动力,地球科学发展进入人类世的新时代。文章认为:人类世地质年代需要重新定义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研究将会从地层为主转向圈层为主,研究对象和领域将从纯粹的地科系统扩展到人与地球复合系统,研究重点从地球资源攫取转向广义宜居星球研究,人类世及其研究、人类圈地理学、冰冻圈科学、水圈-人类圈界面、地球系统动力学、城市化与城市地理学、地球伦理符号学和地球地图集成将成为地球科学发展的新增长点。地理学因其与生俱来的科学、自然和社会一切科学之母的独特特性,将迎来再发展和再繁荣的新机遇,尤其人文地理学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学科作...
最近以来,无论在科学界还是政府和民间团体,气候变化都成为热点议题。从人类认识自然的技术工具突破入手,系统介绍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日益加剧,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成为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因其集聚效应正呈现巨大加速度改变地球,地球的自然和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已经处在日益严重的危机和威胁之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一方面带来地球系统、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脆弱性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地球科学学科发展带来新需求,注入新动力,地球科学发展进入人类世的新时代。文章认为:人类世地质年代需要重新定义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研究将会从地层为主转向圈层为主,研究对象和领域将从纯粹的地科系统扩展到人与地球复合系统,研究重点从地球资源攫取转向广义宜居星球研究,人类世及其研究、人类圈地理学、冰冻圈科学、水圈-人类圈界面、地球系统动力学、城市化与城市地理学、地球伦理符号学和地球地图集成将成为地球科学发展的新增长点。地理学因其与生俱来的科学、自然和社会一切科学之母的独特特性,将迎来再发展和再繁荣的新机遇,尤其人文地理学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学科作...
最近以来,无论在科学界还是政府和民间团体,气候变化都成为热点议题。从人类认识自然的技术工具突破入手,系统介绍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日益加剧,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成为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给自然和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且因其集聚效应正呈现巨大加速度改变地球,地球的自然和人类社会复杂系统已经处在日益严重的危机和威胁之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和城市化,一方面带来地球系统、资源-生态-环境、城市发展、公共健康和社会脆弱性等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地球科学学科发展带来新需求,注入新动力,地球科学发展进入人类世的新时代。文章认为:人类世地质年代需要重新定义地球科学。地球科学研究将会从地层为主转向圈层为主,研究对象和领域将从纯粹的地科系统扩展到人与地球复合系统,研究重点从地球资源攫取转向广义宜居星球研究,人类世及其研究、人类圈地理学、冰冻圈科学、水圈-人类圈界面、地球系统动力学、城市化与城市地理学、地球伦理符号学和地球地图集成将成为地球科学发展的新增长点。地理学因其与生俱来的科学、自然和社会一切科学之母的独特特性,将迎来再发展和再繁荣的新机遇,尤其人文地理学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学科作...
为研究季冻区重载铁路路基冻胀融沉变化规律,提出构建路基长期自动监测系统,获取多参量监测数据以全面分析路基变形规律。首先,分析季冻区重载铁路路基稳定性特点,确定路基稳定性监测方案及系统构建原则;然后,以朔黄铁路典型路基病害地段为例,建立路基稳定性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地温、含水量、冻胀变形及加速度等多参量远程自动连续的传输及采集。结果表明:在大气温度影响下,路基地温和含水量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冻胀融沉变形;监测断面横向存在地温和变形的差异;监测位置的含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冻结期路基刚度和不均匀变形程度均增大,导致列车通过时的振动反应加剧。
为研究季冻区重载铁路路基冻胀融沉变化规律,提出构建路基长期自动监测系统,获取多参量监测数据以全面分析路基变形规律。首先,分析季冻区重载铁路路基稳定性特点,确定路基稳定性监测方案及系统构建原则;然后,以朔黄铁路典型路基病害地段为例,建立路基稳定性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地温、含水量、冻胀变形及加速度等多参量远程自动连续的传输及采集。结果表明:在大气温度影响下,路基地温和含水量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冻胀融沉变形;监测断面横向存在地温和变形的差异;监测位置的含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冻结期路基刚度和不均匀变形程度均增大,导致列车通过时的振动反应加剧。
为研究季冻区重载铁路路基冻胀融沉变化规律,提出构建路基长期自动监测系统,获取多参量监测数据以全面分析路基变形规律。首先,分析季冻区重载铁路路基稳定性特点,确定路基稳定性监测方案及系统构建原则;然后,以朔黄铁路典型路基病害地段为例,建立路基稳定性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实现地温、含水量、冻胀变形及加速度等多参量远程自动连续的传输及采集。结果表明:在大气温度影响下,路基地温和含水量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冻胀融沉变形;监测断面横向存在地温和变形的差异;监测位置的含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冻结期路基刚度和不均匀变形程度均增大,导致列车通过时的振动反应加剧。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的加速趋势日益显著,而这种加速趋势将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流域水资源以及冰冻圈灾害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关于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的研究仍然比较贫乏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实测冰川物质平衡记录和最新的融合实测资料与大地测量法表面高程变化的冰川物质变化数据,对全球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6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经历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在全球尺度上,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分别为(5.76±1.35)Gt a-2(冰量损失加速度)和(0.0074±0.0016)m w.e.a-2(单位面积冰量损失加速度).在区域尺度上,冰川主要分布区(除南极冰盖边缘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大于冰川储量较小的区域,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最大((1.33±0.47)Gt a-2).对单位面积冰量变化而言,冰川分布面积较小的区域和几个主要冰川分布区都呈现出较大的冰川消融加速度,其中欧洲中部的冰川单位面积物质亏损的加速度最大((0.024±0.0088)m w.e.a-2).全...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的加速趋势日益显著,而这种加速趋势将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流域水资源以及冰冻圈灾害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关于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的研究仍然比较贫乏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实测冰川物质平衡记录和最新的融合实测资料与大地测量法表面高程变化的冰川物质变化数据,对全球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6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经历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在全球尺度上,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分别为(5.76±1.35)Gt a-2(冰量损失加速度)和(0.0074±0.0016)m w.e.a-2(单位面积冰量损失加速度).在区域尺度上,冰川主要分布区(除南极冰盖边缘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大于冰川储量较小的区域,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最大((1.33±0.47)Gt a-2).对单位面积冰量变化而言,冰川分布面积较小的区域和几个主要冰川分布区都呈现出较大的冰川消融加速度,其中欧洲中部的冰川单位面积物质亏损的加速度最大((0.024±0.0088)m w.e.a-2).全...
过去几十年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的加速趋势日益显著,而这种加速趋势将对全球海平面上升、流域水资源以及冰冻圈灾害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针对目前关于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的研究仍然比较贫乏的问题,本研究利用实测冰川物质平衡记录和最新的融合实测资料与大地测量法表面高程变化的冰川物质变化数据,对全球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6年全球冰川物质亏损经历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在全球尺度上,冰川物质亏损加速度分别为(5.76±1.35)Gt a-2(冰量损失加速度)和(0.0074±0.0016)m w.e.a-2(单位面积冰量损失加速度).在区域尺度上,冰川主要分布区(除南极冰盖边缘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大于冰川储量较小的区域,其中阿拉斯加地区的冰量损失加速度最大((1.33±0.47)Gt a-2).对单位面积冰量变化而言,冰川分布面积较小的区域和几个主要冰川分布区都呈现出较大的冰川消融加速度,其中欧洲中部的冰川单位面积物质亏损的加速度最大((0.024±0.0088)m w.e.a-2).全...
根据青藏工程走廊北麓河及楚玛尔河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合成年超越概率为1.97%、1.00%、0.21%、0.10%、0.04%、0.02%的人造基岩地震波作为输入地震动,结合场地钻孔剖面及波速资料,和已有的冻土动力学研究成果,建立一维模型,通过等效线性化方法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计算,研究了青藏工程走廊多年冻土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北麓河场地与楚玛尔河场地的人造基岩地震波峰值及持时均存在显著差异,北麓河场地峰值大、持时短,以近震影响为主,楚玛尔河场地峰值小、持时长,以中远震影响为主;多年冻土区场地,夏季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显著大于冬季,活动层融化对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有明显的放大效应;冬季场地冻结后,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随冻土波速增大而减小,最大减小幅度为6.1%,随动剪切模量比减小、阻尼比增大而减小,最大减小幅度为8.9%.活动层的融化有利于放大场地地震动加速度峰值,重大冻土工程抗震设防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