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6

分散性黏土具有遇水分散的特征,对水利工程的堤坝、道路工程的路基产生很大的危害.总结失事工程的教训同时,深入研究分散性黏土,弄清其影响渗透破坏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事故发生.为解决分散土冻融作用后的承载能力下降问题,采用冻融和土体渗透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下分散土冻胀、融沉性能,并分析冻融循环次数对冻胀、融沉的影响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散土的变形特性,以及分散土的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分散性土的应用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分散性土筑堤时,土体含水率适宜控制在小于最优含水率,冻胀性相对较弱;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分散性土的冻胀率和融沉系数呈先减小再增加的变化,土体的残余变形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而降低;分散性土体在一定干密度下试验水头变化相对值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渗透系数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小.

期刊论文 2024-06-03

分散性黏土具有遇水分散的特征,对水利工程的堤坝、道路工程的路基产生很大的危害.总结失事工程的教训同时,深入研究分散性黏土,弄清其影响渗透破坏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事故发生.为解决分散土冻融作用后的承载能力下降问题,采用冻融和土体渗透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下分散土冻胀、融沉性能,并分析冻融循环次数对冻胀、融沉的影响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散土的变形特性,以及分散土的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分散性土的应用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分散性土筑堤时,土体含水率适宜控制在小于最优含水率,冻胀性相对较弱;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分散性土的冻胀率和融沉系数呈先减小再增加的变化,土体的残余变形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而降低;分散性土体在一定干密度下试验水头变化相对值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渗透系数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小.

期刊论文 2024-06-03

分散性黏土具有遇水分散的特征,对水利工程的堤坝、道路工程的路基产生很大的危害.总结失事工程的教训同时,深入研究分散性黏土,弄清其影响渗透破坏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事故发生.为解决分散土冻融作用后的承载能力下降问题,采用冻融和土体渗透试验研究不同含水率下分散土冻胀、融沉性能,并分析冻融循环次数对冻胀、融沉的影响作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散土的变形特性,以及分散土的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为科学指导分散性土的应用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分散性土筑堤时,土体含水率适宜控制在小于最优含水率,冻胀性相对较弱;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分散性土的冻胀率和融沉系数呈先减小再增加的变化,土体的残余变形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而降低;分散性土体在一定干密度下试验水头变化相对值随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大,渗透系数随时间增长逐渐减小.

期刊论文 2024-06-03

复杂循环应力路径下冻土的变形特性与安定性行为研究对寒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不同复杂循环应力路径对冻土变形特性与安定性行为的影响,设计不同温度同一水平下的5种循环应力路径,即三轴循环应力路径(TCSP)、定向循环应力路径(DCSP)、圆形循环应力路径(CCSP)、椭圆循环应力路径(ECSP)和心形循环应力路径(HCSP),分析了粉质黏土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同时利用3种安定性评价准则对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5种循环应力路径下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满足DCSP>ECSP>HCSP>CCSP>TCSP。安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定向循环应力路径对土体的安定性行为影响最大,在3种准则下都属于增量破坏。在-15℃时,心形循环应力路径与椭圆循环应力路径试验结果在Chen-准则评估下也属于增量破坏。

期刊论文 2024-04-22

复杂循环应力路径下冻土的变形特性与安定性行为研究对寒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不同复杂循环应力路径对冻土变形特性与安定性行为的影响,设计不同温度同一水平下的5种循环应力路径,即三轴循环应力路径(TCSP)、定向循环应力路径(DCSP)、圆形循环应力路径(CCSP)、椭圆循环应力路径(ECSP)和心形循环应力路径(HCSP),分析了粉质黏土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同时利用3种安定性评价准则对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5种循环应力路径下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满足DCSP>ECSP>HCSP>CCSP>TCSP。安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定向循环应力路径对土体的安定性行为影响最大,在3种准则下都属于增量破坏。在-15℃时,心形循环应力路径与椭圆循环应力路径试验结果在Chen-准则评估下也属于增量破坏。

期刊论文 2024-04-22

复杂循环应力路径下冻土的变形特性与安定性行为研究对寒区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不同复杂循环应力路径对冻土变形特性与安定性行为的影响,设计不同温度同一水平下的5种循环应力路径,即三轴循环应力路径(TCSP)、定向循环应力路径(DCSP)、圆形循环应力路径(CCSP)、椭圆循环应力路径(ECSP)和心形循环应力路径(HCSP),分析了粉质黏土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同时利用3种安定性评价准则对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温度5种循环应力路径下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满足DCSP>ECSP>HCSP>CCSP>TCSP。安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定向循环应力路径对土体的安定性行为影响最大,在3种准则下都属于增量破坏。在-15℃时,心形循环应力路径与椭圆循环应力路径试验结果在Chen-准则评估下也属于增量破坏。

期刊论文 2024-04-22

由于寒区隧道围岩在冻融及动载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因此研究两者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劣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TS815加载系统对炭质千枚岩试样开展了0、30、60次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三轴多级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冻融及循环荷载对炭质千枚岩力学参数及变形的影响,基于能量计算分析了不同冻融次数岩石在动载下的能量演化规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岩石在静载与冻-动耦合下的破坏形态,揭示了相应的破坏模式。试验研究表明:(1)与静载压缩强度相比,在冻融和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岩石的强度有明显的降低,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同时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该现象也越显著;(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弹性模量会逐渐减小而泊松比却逐渐增大;(3)在循环过程中,轴向和环向不可逆应变均逐渐增加,两者的应变增量均在每一级应力的初始循环内最大而后逐渐减小,而不可逆体积应变先增大后减小,即体积先以压实为主后逐渐转变为以膨胀为主;(4)岩石内部主要以弹性能为主,耗散能占比在第1个循环周期内迅速降低,在之后的循环周期内呈现阶梯式增加而后趋于稳定;(5)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单调加载与循环加载作用下两者的破坏机...

期刊论文 2023-09-13 DOI: 10.13225/j.cnki.jccs.2023.0643

由于寒区隧道围岩在冻融及动载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因此研究两者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劣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TS815加载系统对炭质千枚岩试样开展了0、30、60次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三轴多级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冻融及循环荷载对炭质千枚岩力学参数及变形的影响,基于能量计算分析了不同冻融次数岩石在动载下的能量演化规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岩石在静载与冻-动耦合下的破坏形态,揭示了相应的破坏模式。试验研究表明:(1)与静载压缩强度相比,在冻融和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岩石的强度有明显的降低,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同时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该现象也越显著;(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弹性模量会逐渐减小而泊松比却逐渐增大;(3)在循环过程中,轴向和环向不可逆应变均逐渐增加,两者的应变增量均在每一级应力的初始循环内最大而后逐渐减小,而不可逆体积应变先增大后减小,即体积先以压实为主后逐渐转变为以膨胀为主;(4)岩石内部主要以弹性能为主,耗散能占比在第1个循环周期内迅速降低,在之后的循环周期内呈现阶梯式增加而后趋于稳定;(5)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单调加载与循环加载作用下两者的破坏机...

期刊论文 2023-09-13 DOI: 10.13225/j.cnki.jccs.2023.0643

由于寒区隧道围岩在冻融及动载的作用下会产生严重的损伤和性能退化,因此研究两者耦合作用下岩石的劣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MTS815加载系统对炭质千枚岩试样开展了0、30、60次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三轴多级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冻融及循环荷载对炭质千枚岩力学参数及变形的影响,基于能量计算分析了不同冻融次数岩石在动载下的能量演化规律,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进行对比,分析岩石在静载与冻-动耦合下的破坏形态,揭示了相应的破坏模式。试验研究表明:(1)与静载压缩强度相比,在冻融和循环荷载共同作用下岩石的强度有明显的降低,并且表现出明显的塑性,同时冻融循环次数越多,该现象也越显著;(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弹性模量会逐渐减小而泊松比却逐渐增大;(3)在循环过程中,轴向和环向不可逆应变均逐渐增加,两者的应变增量均在每一级应力的初始循环内最大而后逐渐减小,而不可逆体积应变先增大后减小,即体积先以压实为主后逐渐转变为以膨胀为主;(4)岩石内部主要以弹性能为主,耗散能占比在第1个循环周期内迅速降低,在之后的循环周期内呈现阶梯式增加而后趋于稳定;(5)从宏观与微观角度分析,单调加载与循环加载作用下两者的破坏机...

期刊论文 2023-09-13 DOI: 10.13225/j.cnki.jccs.2023.0643

冻土的变形特性是寒区基础设计中地基变形稳定性验算的重要参数,且随应力方向改变而发生变化,现有研究中鲜有考虑应力主轴方向变化对冻土变形特性的影响。为此,采用冻土空心圆柱仪,对冻结黏土开展一系列纯应力主轴单向旋转试验,探索应力主轴方向角α旋转速度及旋转方向对冻结黏土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纯应力主轴旋转中,即使不改变应力幅值,也会在冻结黏土中产生塑性变形,变形过程中应变峰值滞后于应力峰值;α旋转速度会对单向旋转中冻结黏土的轴向应变及剪应变产生较大影响,存在一临界α旋转速度,在该条件下,冻结黏土能较好发挥其承载能力;α旋转方向不同改变了冻结黏土的受力过程,且冻结黏土中形变量越大,α旋转方向对其变形的发展规律影响越明显。滞回曲线特性分析表明,当α旋转速度较小时,会对冻结黏土的强度有较大影响,当α旋转速度较大时,对冻结黏土强度的影响反而会降低。α旋转方向对冻土强度的影响与所受的应力路径参数选取密切相关。

期刊论文 2023-06-05
  • 首页
  • 1
  • 2
  • 3
  • 4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10条  共36条,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