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2

2

1
1

2

共检索到 2

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是全球典型脆弱山地区域,该区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区域之一。本研究以位于喜马拉雅山中部山地垂直带谱最为完整的跨境流域-柯西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不同空间尺度的地面调查,综合分析中尼两国在该流域的土地覆被类型分类系统的差异,建立该地区统一的分类标准,并通过对遥感数据解译获取多期不同分辨率土地覆被数据。基于不同尺度的空间分析方法,研究该地区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的土地覆被类型和区域及变化幅度;同时结合地形、气候和社会经济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以及逻辑斯蒂模型等,探讨该地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于LUCC影响的定量关系;利用空间缓冲带分析法,通过边境地区LUCC空间差异对比,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对于LUCC的影响差异以及气候背景下不同社会条件对于覆被类型的影响。为高山地区LUCC研究提供案例,促进世界山地研究发展。

2014-01

【中文摘要】作为"变化环境中的水循环问题"的基础,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生态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覆被变化下的水文响应正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但远没有形成土地覆被变化下水文响应的规律性认识。本项目拟以流域面积适中、研究积累丰富的曹娥江流域为研究区域,在分析流域水文资料序列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时段;依托GIS技术,建立数字流域和数字水文;在此基础上,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并构建基于知识的模型参数率定与优化策略,模拟典型时段不同土地覆被状况下的水文响应过程,预测未来水文土地覆被变化趋势下可能的水文响应。其研究成果不仅将深化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以及与IGBP的结合,为我国东部湿润地区土地覆被变化下的水文响应提供研究案例,而且为今后不同区域、不同尺度土地覆被变化下的水文响应的比较研究奠定基础,为今后土地覆被变化下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奠定基础。

2004-01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