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在地下环境中的运移规律和风险评价以及影响核元素迁移的因素等基础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重视。大量研究发现土壤胶体是影响核素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的重要因素。自然界普遍的土壤存在着非均质性和非饱和流,它们是影响与制约污染物和胶体迁移的根本原因,也是长期困扰水文地质学家和土壤学家的难题。大量的研究发现核素可以随土壤胶体穿越非饱和带进入地下含水层。由于土壤的非均质性和非饱和流场引起土壤环境非常复杂,而这种复杂土壤环境对胶体协同污染物迁移的机制还不清楚。因而,本课题针对土壤非均质性和非饱和流问题,应用激光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非均质土壤微观结构,通过室内结构土柱和非饱和土柱模拟野外复杂土壤微观环境,结合胶体迁移模型,来研究改变土壤微观环境对胶体协同核素污染物的迁移影响。本项目有助于揭示胶体协同的核元素污染地下水的发生机制,扩展纳米修复材料在环境治理和修复中的实际应用。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