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表中检索

共检索到 2

在全球变暖导致冻土退化的趋势下,对三江源不同冻土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进行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EE)2000~2022年的MODIS数据集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结合变异系数、重心迁移、Theil-Sen斜率估计、Mann-Kendall检验与Hurst指数探索三江源不同冻土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并运用地理探测器对比分析自然和人为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的驱动力。结果表明:①2000~2022年,三江源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冻土区RSEI均值依次为:大片-岛状多年冻土区(0.630)>山地多年冻土区(0.624)>中深季节冻土区(0.587)>大片多年冻土区(0.429)。②23年间,三江源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变好,RSEI上升速率为0.0015 a-1,RSEI各等级重心向大片多年冻土区内部迁移,各冻土区均有超过57.00%的面积呈改善趋势,中深季节冻土区达到73.37%。③未来,三江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呈反持续特征,各...

期刊论文 2024-08-20 DOI: 10.13227/j.hjkx.202406184

多年冻土的分布会受到局地地质、地形地貌和地表覆被等因素的影响。为探究各因子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强弱,选择青藏高原五个典型多年冻土区为研究区,基于MODIS和SRTM DEM数据提取研究区内2003—2012年平均地表温度、NDVI、地表反照率、积雪日数和坡度、坡向等因子,并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研究了各因子对研究区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程度及差异。结果表明:在所有研究区内,地表温度是影响多年冻土分布最强的因子,其次为积雪日数。随着空间尺度范围的增大,坡度和坡向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弱,地表温度的影响则逐渐增强。交互探测结果显示两个因子交互作用对多年冻土分布的影响程度都要大于单因子作用下的影响程度。本研究明确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分布的区域差异规律,为不同尺度多年冻土分布制图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 2019-12-27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2条  共2条,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