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检索到 3

青藏铁路路基创造性采用了主动冷却路基的设计理念修建而成,目前铁路已经安全运营超过10年。青藏铁路路基修筑在多年冻土之上,路基下部冻土温度变化是衡量路基是否稳定的关键因素。基于长期(2008—2019年)地温观测资料,对昆仑山垭口南坡青藏铁路K980+000低温多年冻土区块石路基坡脚至坡脚外30m范围内的冻土上限变化、年际地温变化、季节性地温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路基工程行为对低温多年冻土的长期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冻土地温不断升高,冻土上限逐年下移;与天然孔比较,路基坡脚处地温增温幅度反而较小,主要可能受块石路基冷却效应的影响;冷季与暖季呈现出不对称的增温趋势。冻土路基普遍增温的趋势仍然存在,出于对多年冻土的保护与保证工程稳定性的考虑,应尽量采用冷却路基的思想修建路基。同时,应加强对路基的监测,分析长期增温过程后路基稳定性变化,并对路基下部冻土的变化做出定量研究。

期刊论文 2021-11-04

气候变化和工程活动引起多年冻土温度升高、活动层厚度增大、地下冰融化,导致路基工程稳定性变化.本研究在综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和冻土工程研究重要进展的基础上,利用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沿线冻土与工程监测数据,给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温度和活动层厚度变化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多年冻土对工程活动的响应过程,青藏铁路工程稳定性动态变化以及块石结构路基降温机制和过程.最后,提出了在气候变化下冻土工程将来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期刊论文 2013-02-26

青藏公路沿线工程和气候变化影响下多年冻土变化监测表明, 多年冻土对工程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存在着较大差异, 不同年平均地温的多年冻土使这种差异变得更为明显.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低温多年冻土变化要大于高温多年冻土, 工程状态下低温多年冻土变化要小于高温多年冻土; 气候变化引起的低温多年冻土变化要大于工程对其的影响, 而高温多年冻土正好相反.造成这一结果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工程建设完成初期, 相对于气候影响, 工程作用对多年冻土的影响具有放大作用,这使得工程状态下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基本没有响应. 按照气候影响下多年冻土温度年变化速率来推测, 低温多年冻土表面温度升温到工程状态需要50 a左右时间, 高温多年冻土需要 20 a左右. 6 m深的低温多年冻土温度升温到工程状态需要20 a, 高温多年冻土仅需要5~8 a.

期刊论文 2005-08-19
  • 首页
  • 1
  • 末页
  • 跳转
当前展示1-3条  共3条,1页